吴磊磊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下注射尼古丁对大鼠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尼古丁对大鼠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分析椎间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其影响的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对照组各10只。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皮下注射尼古丁稀释液1.5 mL/(kg·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周。实验1组和对照组于实验5周后、实验2组于实验10周后处死,取L4/L5椎间盘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椎间盘退变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椎间盘组织AQP1、AQP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和实验2组椎间盘组织结构模糊紊乱,严重炎性水肿、黏液样变性、层次不清,退变严重;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的椎间盘各组织结构同样模糊紊乱,层次不清,但椎间盘纤维环有不同程度的基质填充。实验1组、实验2组AQP1、AQP3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实验2组AQP1、AQP3表达水平较实验1组升高(P均<0.05)。结论尼古丁可加速椎间盘退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QP1、AQP3表达有关。
- 吴磊磊邱玉金王学文赵司顺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尼古丁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
- 斜外侧入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早期疗效及影像学对比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行OLIF与MIS-TLIF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OLIF治疗28例(OLIF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7~84(63.00±9.38)岁;采用MIS-TLIF治疗30例(MIS-TLIF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8岁(61.13±11.10)岁。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椎间盘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OLIF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少于MIS-TLIF组(P<0.05)。两组术后椎间盘高度、椎间孔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OLIF组腰椎前凸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MIS-TLIF组腰椎前凸角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后椎间盘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的纠正优于MIS-TLIF组(P<0.05)。OLIF组术后1周、1个月VAS和术后1个月ODI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OLIF组术后发生左下肢感觉异常及屈髋无力1例,终板塌陷1例。MIS-TLIF组发生术后减压侧下肢放射痛2例。结论:与MIS-TLIF相比,OLIF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腰椎术后康复及功能恢复更快,影像学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 陈晓吴磊磊杨泽城邱玉金
- 关键词:腰椎脊椎滑脱脊柱融合术
- 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对邻近节段退变情况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分析颈椎间盘置换术( CADR )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ACDF )对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10月手术治疗的62名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CADR组与ACDF组。采用颈椎JOA、NDI评分评价症状及神经功能,C2~7 Cobb角和手术相邻节段活动度评价颈椎活动范围及退变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CADR组C2~7 Cobb角和手术相邻上、下节段活动度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ACDF组内比较与两组间末次随访时比较C2~7 Cobb角和手术相邻上、下节段活动度,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CADR术后对邻近节段的退变影响较ACDF小。
- 王鲲鹏邱玉金王玉凤刘守勇吴磊磊
- 关键词: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
-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ACDF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为(54.75±8.60)岁(40~78岁)。收集比较98例病人术前及随访时的C_(2-7) Cobb角、T_1倾斜角、C_(2-7) 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颈倾角(NTA)、胸廓入口角(TIA)等矢状位参数,以及其手术前后的颈肩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估治疗分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98例病人根据T_1倾斜角是否大于30°分为高T_1倾斜角组和低T_1倾斜角组,比较两组病人的JOA评分改善率及后凸畸形发生率。结果本研究所观察的矢状位参数中,术后T_1倾斜角、C_(2-7) Cobb角较术前显著增大,NTA、cSVA较术前显著减小;功能相关指标中,VAS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JOA评分显著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T_1倾斜角组和低T_1倾斜角组的JOA治疗改善率(56.06%vs. 53.12%)及后凸畸形发生率(12.50%vs. 1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8,P=0.001;χ~2=10.895,P=0.003)。且高T_1倾斜角组病人中,单节段、双节段、多节段病人的后凸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低T_1倾斜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确切,T_1倾斜角>30°病人的JOA治疗改善率较高,后凸畸形发生率较低。
- 郭山强王帅盖利吴磊磊王晓鹏邱玉金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与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比较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椎间盘切除(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与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术(Quadrant-channel discectomy,QC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本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61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UBED,另外29例采用QCD。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两组各发生1例硬脊膜撕裂,无不良后果。虽然UBED组手术时间[(58.3±7.0)min vs(42.0±6.7)min,P=0.039]、术中透视次数[(4.5±1.0)次vs(3.6±1.2)次,P=0.003]显著大于QCD组,但前者切口总长度[(2.7±0.2)cm vs(3.3±0.2)cm,P<0.001]、术中失血量[(45.8±12.6)ml vs(56.2±13.5)ml,P=0.003]、术后首次下地行走时间[(2.2±0.5)d vs(2.9±0.7)d,P<0.001]均显著优于QCD组。所有患者随访12~14个月,平均(12.8±0.7)个月,UBED组恢复至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明显早于QCD组[(6.0±1.1)周vs(6.7±1.1)周,P=0.023]。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的椎管占位率均显著减少(P<0.05),而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之间以上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UBE手术虽然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但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 郭翔徐磊赵司顺王生滕海军吴磊磊朱宝启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
- C2椎弓根C3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
- 2012年
- 目的探讨C2椎弓根C3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g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不稳定性Hangmag骨折32例,根据Levine-Edwards分型法:Ⅱ型14例,ⅡA型15例,Ⅲ型3例,均行C2椎弓根C3侧块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术中未出现椎动脉脊髓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7个月,所有患者均为获得骨牲融合。 术前C2-3椎体间移位(5.7±1.6)mm,术后6个月C2-3椎体间移位(2.3±1.7)mm,P〈0.05;术前C2-3椎体间成角(12.6±1.4)°,术后6个月C2-3椎体成角(7.3±1.7)°,P〈0.05;JOA17分法脊髓功能评判标准术前评分(6.3±0.3)分,术后6个月评分(13.5±1.1)分,术后恢复率为67%。
- 吴磊磊邱玉金李攀
- 关键词:HANGMAN骨折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内固定术
- 前后路联合与单纯前路术式对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比较
- 2015年
- 目的 比较分析前后路联合不使用钢板( CAPF)与单纯前路融合器加用钢板( AFA)两种术式对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60名患者. A组患者接受前路融合器加用钢板融合术(AFA),B组患者接受前路融合器联合后路钉棒系统融合术( CAPF). 角度矫正程度及维持情况、融合率以及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临床效果通过颈椎VAS,NDI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 结果 平均矫正角度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在末次随访中A组病例在颈椎曲度矫正丢失度方面较B组病例高(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有更高的假关节发生率、融合器下沉发生率、植入物相关并发症以及吞咽困难发生率. 上肢疼痛的平均VAS分值以及平均NDI分值,B组要优于A组(P〈0.05),但是颈后痛的平均VAS分值,A组优于B组(P〈0.05). B组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A组长(P〈0.05). 结论 尽管前后路联合融合术比单纯前路融合术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前后联合融合术提供了更好的维持颈椎曲度、高融合率、低融合器下沉和低邻近节段退变率及更好的VAS和NDI评分,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相元岭邱玉金盖利吴磊磊
- 关键词:颈椎后凸畸形
- 23例脊柱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回顾我院收治的脊柱布氏杆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脊柱布氏杆菌病诊断方法、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23例脊柱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病例资料特点。结果男15例、女8例,颈椎2例、胸椎2例、腰椎19例、骶椎3例、髂腰肌1例(其中1例同时累及胸腰椎,3例同时累及腰骶椎);23例患者均有颈、胸或腰背部疼痛病史,有牛羊接触史,MRI检查提示存在感染性病变,23例患者经血清学检查、细菌培养确诊后,行药物保守治疗(19例)或手术治疗(4例),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颈胸腰背部疼痛患者伴有发热,MRI提示存在感染性病变,既往有牛羊接触史,在诊断时要高度怀疑脊柱布氏杆菌病,该类患者可行相关血清学检查、细菌学检查明确诊断,大多数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伴有脓肿形成压迫神经或脊髓压迫者经积极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也可获得满意效果。
- 郎益宝邱玉金孙海滨盖利段康颖吴磊磊
-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脊柱血培养
- 内镜减压与后路扩大融合治疗腰椎邻椎病的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融合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9月对57例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患者行手术治疗,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1例行UBE减压术治疗,26例行扩大P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相关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发生神经根外膜撕裂,出现术后下肢一过性疼痛,给予激素、脱水等对症治疗。减压组在手术时间[(84.1±11.5)min vs(149.2±11.4)min,P<0.05]、切口总长度[(2.3±0.4)cm vs(12.3±1.5)cm,P<0.05]、术中失血量[(27.9±4.0)ml vs(266.5±16.0)ml,P<0.05]、术中透视次数[(3.1±0.5)次vs(5.4±0.5)次,P<0.05]、下地时间[(2.5±0.5)d vs(3.6±0.6)d,P<0.05]、住院时间[(5.4±0.6)d vs(9.6±0.6)d,P<0.05]、完全负重活动时间[(49.7±3.3)d vs(60.2±1.1)d,P<0.05]均显著优于融合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及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面积及侧隐窝矢状径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组的椎管面积[(160.3±6.6)mm^(2)vs(179.9±1.8)mm^(2),P<0.05]、侧隐窝矢状径[(3.9±.01)mm vs(4.2±0.1)mm,P<0.05]均显著小于融合组。[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治疗腰椎邻椎病,安全可行,创伤小,不破坏腰椎后方张力带结构,恢复快,临床效果好。
- 徐磊刘晓伟魏明哲郭翔吴磊磊刘道文刘文华
-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