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波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成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转归的影响
- 目的: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可以选择性的造成肌肉疲劳的现象,对大多数的病例而言,免疫攻击的靶点是骨骼肌的乙酰胆碱受体。约一半的MG患者在初始症状为眼睑下垂,复视,很多人会从单纯的...
- 吴元波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重症肌无力临床转归
- 文献传递
- 抗癫痫药物的致畸作用被引量:9
- 2016年
- 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的致畸作用是指母体妊娠期间应用抗癫痫药物对其胎儿产生的任何有害效应。AEDs可产生各种毒副作用和致畸作用,并会对胎儿以后的认知和情感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如何为癫痫孕妇合理选择AEDs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常琦任明山吴元波
- 关键词:癫痫胎儿畸形药物毒性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被引量:1
- 2006年
- 陆景红余锋任明山王文静吴元波朱守政
- 关键词: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影像学特征脑脊液压力MRI增强扫描体位性头痛SIH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清心肌酶及NO变化研究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7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的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类及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NO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K、CK-MB、LDH、α-HBDH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型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分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疾病严重程度和分型的了解也有一定的价值。
- 徐炽天胡志涛吴元波任明山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清心肌酶NO
- 手机版斯特鲁谱测试在筛查轻微型肝性脑病中的应用
- 目的:评价手机版斯特鲁谱测试在筛查轻微型肝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感染科自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均无显性肝性脑病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体检中心健...
- 王黎赵江明李洁吴元波张丽
- 关键词:轻微型肝性脑病
-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8
- 201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采用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评估DPN病情严重程度,根据VPT评分将DPN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与无DPN组比较临床特征、血生化及常规指标等的差异;采用Ordinal回归分析探讨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资料DPN的总发生率为57.2%,其中轻、中、重度3组患者DPN的发生率分别为22.4%、21.0%、13.8%。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生率在轻、中、重度DPN组和无DP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lc、BMI、AST、RDW-CV、DR、PAD为DPN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病程、HbAlc、BMI、AST、RDW-CV、并发PAD及并发DR可能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 常琦吴元波任明山吴元洁叶山东杨光伟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震动感觉阈值
- 麻痹性痴呆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GPI)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熟悉神经梅毒。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麻痹性痴呆早期以认知及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影像上主要为脑萎缩,血及脑脊液TRUST和TPPA阳性,脑脊液常规检查示WBC20×106/L,蛋白1.0g/L。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2个月后患者症状渐渐消失。结论本例患者诊治经过提示对痴呆综合征患者进行梅毒检查的必要性。对早期神经梅毒,大剂量青霉素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
- 王文静余锋吴元波任明山
- 关键词: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
- 异常肌反应检测对面肌痉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估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检测在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眼轮匝肌痉挛就诊于作者医院的50例患者,其中41例最终经临床诊断为HFS,7例为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2例为特发性眼睑-口下颌肌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回顾性分析以上三组患者面肌的AMR检测结果,检测方法为刺激面神经下颌缘后,记录同侧眼轮匝肌的AMR检测结果。分析这三种疾病的AMR阳性率,如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进一步分析HFS患侧组AMR阳性率分别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根据HFS患者及非HFS患者AMR的检测结果,计算出AMR诊断HF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在41例HFS患者中患侧面肌AMR阳性率为95.12%(39例),眼睑痉挛组、Meige综合征组中AMR阳性率均为0%(0例),三组间AM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S患侧组分别与其余两组比较,AMR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7)。应用AMR检测来诊断HFS,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35%,约登指数为0.95%。结论 AMR检测对HF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沈萍庄战强吴元波
- 关键词:面肌痉挛异常肌反应
- 氧化应激促进凋亡相关因子在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选取成模大鼠17只作为模型组(M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组)大鼠15只。8周后,取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采用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发动相关蛋白-1(Drp-1)和Bax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M组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明显,体重增加不明显,血糖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p-1、Bax、8-OHdG及Caspase-3表达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8-OHdG与Caspase-3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98,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促进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增多,最终促发细胞凋亡可能是DPN发病原因之一。
- 施丽丽任明山吴元洁吴元波沈玲玲
-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8-OHDG凋亡相关因子
- 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的机制被引量:2
- 2012年
- 近年来,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问题。线粒体作为凋亡调控中心和活性氧自由基(ROS)来源的细胞器可能与DPN发病密切相关。
发动相关蛋白-1(Drp-1)是Dynamin超家族成员,是介导线粒体分裂的执行分子之一.
- 施丽丽任明山吴元波吴元洁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蛋白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