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雨清

作品数:109 被引量:361H指数:9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腺癌
  • 22篇乳腺
  • 22篇细胞
  • 21篇免疫
  • 21篇病理
  • 18篇肿瘤
  • 17篇乳腺癌
  • 15篇蛋白
  • 15篇组织化学
  • 15篇病理学
  • 13篇免疫组织
  • 13篇免疫组织化学
  • 11篇腺肿瘤
  • 11篇教学
  • 9篇乳腺肿
  • 9篇乳腺肿瘤
  • 8篇肾小球
  • 8篇肾小球肾炎
  • 8篇肾炎
  • 7篇增生

机构

  • 105篇潍坊医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胜利油田中心...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消化疾病...
  • 1篇潍坊市妇幼保...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 1篇平度市人民医...
  • 1篇泰安市肿瘤防...
  • 1篇潍坊市第二人...

作者

  • 107篇刘雨清
  • 30篇吴洪娟
  • 25篇李媛媛
  • 24篇张伟栋
  • 21篇吕世军
  • 19篇郭爱华
  • 14篇张宝刚
  • 13篇尹崇高
  • 12篇张伟栋
  • 12篇周风华
  • 11篇黄文波
  • 10篇李文通
  • 9篇郭文君
  • 9篇李洪利
  • 7篇田红艳
  • 7篇刘清华
  • 6篇李小龙
  • 6篇孙磊
  • 6篇姜红心
  • 6篇孙永红

传媒

  • 26篇潍坊医学院学...
  • 10篇中国组织化学...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解剖学报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2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病理学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9
2014年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为培养未来高水平医学人才实施的重大医学教育改革举措。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模式探索与构建,不仅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卓越医生"的重要平台,从而达到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的目标。
郑洁刘雨清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模式
ARK5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张宝刚吕世军史立宏李洪利刘雨清
该研究属于肿瘤学科内的肿瘤病理学相关研究。肿瘤细胞在体内向邻近部位侵袭和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影响治疗效果及愈后判断的重要因素,在肿瘤转移的起始阶段,恶性肿瘤细胞往往首先向周边组织内侵袭浸润。肿瘤细胞内...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侵袭转移肿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
急性氯化汞中毒后mmu-miR-429-5p靶向调控Aqp1致肾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小鼠急性氯化汞(Mercury dichloride,HgCl_(2))中毒模型,研究肾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及mmu-miR-429-5p的表达变化,从而探究其可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急性HgCl_(2)中毒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靶点以及为司法鉴定提供更多思路。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肾功能指标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Aqp1蛋白定量及定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能与Aqp1靶向结合的微小RNA(MicroRNAS,miRNAS)。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mu-miR-429-5p与Aqp1之间是否存在结合靶点,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Aqp1及mmu-miR-429-5p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HgCl_(2)中毒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及变性坏死,Aqp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表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mu-miR-429-5p与Aqp1之间存在靶点结合。QRT-PCR结果显示Aqp1基因表达降低而mmu-miR-429-5p表达升高,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急性HgCl_(2)中毒后mmu-miR-429-5p表达升高并可能通过靶向结合Aqp1致Aqp1蛋白表达降低,从而引起肾损伤。
车兴念王杰敏胡雅琼白俊陈新璐陈琳李洪利刘雨清
关键词:氯化汞肾损伤
一种新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被引量:8
2007年
刘雨清张伟栋李媛媛
关键词:动物模型帕金森病神经疾病多发病常见病进行性
慢性肝炎的新分类被引量:1
1996年
任何疾病的分类和相应的术语都是随着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而不断更新的。由于慢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慢性病,大量的医疗文件和研究文章都存在着对慢性肝炎的分类和术语上的混乱,为了及时了解国外动态,有必要将目前的新认识予以介绍。 1 传统的类型 慢性肝炎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被认识的,多数患者是欧洲东部、两部和南部前线的士兵,经过10多年研究后,第1个国际工作组在该地区汇集,并于1968年主要依据两种临床形态学表现提出了慢性肝炎的分类方法,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慢性持续性肝炎(CPH),后来,又加上了第三种慢性小叶性肝炎(CLH)。
刘雨清纪小龙
关键词:肝炎疾病分类病毒
小RNA干扰降低COX-2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趋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利用小RNA干扰技术降低COX-2表达对高度恶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趋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合成的小RNA干扰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株,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X-2mRNA的表达。通过趋化运动实验检测细胞的运动能力;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和DNA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干扰质粒pSUPER-siCOX-2,转染后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MDA-MB-231/pSUPER-basic(对照组)和MDA-MB-231/pSUPER-siCOX-2(实验组)。转染后48h,与MDA-MB-231/pSUPER-basic细胞相比,MDA-MB-231/pSUPER-siCOX-2细胞的COX-2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COX-2减低的乳腺癌细胞的趋化运动能力比对照组细胞降低(P<0.01);COX-2减低的乳腺癌细胞侵袭并穿透Matrivgel膜基质的细胞数量比对照组细胞少(P<0.01)。结论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COX-2表达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的趋化和侵袭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赵云李媛媛张宝刚刘秀静徐滨赵一诺刘雨清王琳
关键词:环氧合酶-2乳腺肿瘤RNA干扰
CCR7和VEGF-C蛋白与乳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联合检测CCR7和VEGF-C蛋白分别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并分析二者与乳腺癌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来评估CCR7及VEGF-C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CCR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68%)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3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而VEGF-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71%)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4%),差异也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且在乳腺癌组织中,CCR7与VEGF-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13,P<0.01)。CCR7和VEGF-C蛋白的高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无关。CCR7及VEGFC蛋白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期低于阴性表达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CCR7与VEGF-C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二者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刘清华于国华刘雨清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乳腺癌
COX-2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和CD44v6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与CD44v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联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54.3%,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OX-2表达明显高于阴性者,而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无关。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7.4%,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而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无关。在CD44v6表达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67.7%,而CD44v6表达阴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26.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COX-2和CD44v6的表达,且两者成正相关,提示COX-2与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相互调控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
李媛媛吴洪娟卞海燕刘雨清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COX-2CD44V6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CR7、mTOR表达变化及意义
2013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CC类趋化因子受体7(CCR7)、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42例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CCR7、mTOR,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CCR7阳性表达率59.5%,mTOR阳性表达率为50.0%。CCR7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病变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但在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2.6%(19/23),鳞状细胞癌为31.6%(6/19),P<0.01;在肿瘤直径≤3.0 cm者阳性表达率为82.4%(14/17),而>3.0 cm者仅为44.0%(11/25),P<0.05。mTOR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变部位均无关(P均>0.05)。NSCLC组织中,CCR7与mTO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0,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均有CCR7、mTOR表达,且CCR7表达与病理类型和肿块大小有关,有助于鳞癌和腺癌的鉴别。
陈朝晖徐滨李媛媛刘雨清李前仁丁洪基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三乙醇胺对染毒大鼠的病理性损伤作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实验观察三乙醇胺染毒后实验动物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32只实验大鼠分别染毒不同剂量的三乙醇胺 (2 50 ,50 0 ,750 mg/kg) ,每周 1次 ,7周后断头处死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50 0 ,750 mg/kg染毒组脏器系数增大 ,肝、脾、肾等器官有细胞水肿和嗜酸性变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接触一定量的三乙醇胺对大鼠肝、脾。
李锋杰范志涛崔群孙风祥刘雨清
关键词:三乙醇胺病理学毒理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