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强
-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致猝死尸检1例被引量:2
- 2004年
- 刘伟强冯菲王建军祝峙
- 关键词: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猝死尸检淋巴细胞
- bcl-2和p16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bcl 2和 p16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的良恶性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微波二步法检测 4 0例GIST(良性 2 0例 ,恶性 2 0例 )中bcl 2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4 0例GIST中有 2 9例表达bcl 2 ,2 3例表达 p16 ,阳性率分别为 72 5 %和 5 7 5 %。bcl 2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 ,p16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bcl 2、p16的表达与GIST的良恶性、组织学分型、部位、性别及年龄均无关。结论 bcl 2及p16可能在GIST的早期阶段即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但两者不能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的指标。
- 冯菲白辰光刘伟强马大烈
- 关键词:BCL-2P16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
- 分叶状毛细血管瘤5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观察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HE染色技术对57例分叶状毛细血管瘤进行观察,收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呈单发息肉状,主要发生于头面部和手部,直径多<2 cm,无性别差异。病变大多位于黏膜或真皮内,其中2例位于静脉内,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形成小叶状结构,部分表面有溃疡形成或出血。免疫组化:血管内皮细胞FⅧ、CD31、CD34及SM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细胞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结论分叶状毛细血管瘤主要发生在成人,可自愈,部分复发。组织学特征是毛细血管瘤样增生形成小叶状结构,需与包括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在内的多种血管病变鉴别。
- 王洋吴丽莉刘伟强吴晓辉林万和
- 关键词:病理分析
- 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基因突变的检测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检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PDGFRα基因的突变位点及类型,探讨其在GIS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CR-SSCP法和DNA测序检测22例GIST标本中PDGFRαexon12和exon18的基因突变,并以3例平滑肌瘤、1例神经鞘瘤、20例正常胃肠道组织作为对照。结果22例GIST中共有5例发生了PDGFRα突变(22.7%),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和正常胃肠道组织中未检测出PDGFRα的突变。PDGFRα的突变在良恶性、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PDGFRα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GIST的发生发展,但突变是否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和提示预后,仍需更多的研究和观察。
- 刘伟强冯菲马大烈白辰光
- 关键词:胃肠肿瘤间质瘤PDGFRADNA突变分析
- 妇产科手术过程中抑制死致医疗纠纷2例尸检分析
- 本文对两例妇产科手术过程的抑制死(立即性生理死亡)进行了分析,认定为宫颈刺激致反射性心脏抑制而猝死,并探讨了其死亡机制.
- 刘伟强吴丽莉白辰光
-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抑制死
- 文献传递
- 浅谈尸检在医学教育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简要概述尸检在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了当前尸检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尸检率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尸检工作。
- 王洋朱明华郑建明刘伟强
- 关键词:尸检病理学医学教育
- 主动脉夹层猝死尸解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致猝死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提高其早期诊断及防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02-2007年7例主动脉夹层猝死病例进行临床尸检病理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结果:7例主动脉夹层猝死患者50岁以上4例,40岁以下3例,年龄30~71岁,平均(50.5±15)岁;多有主动脉粥样硬化和(或)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最初大多为非心血管疾病症状。结论:主动脉夹层致病因素复杂,起病隐匿,常导致猝死;伴有长期高血压病、主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人群出现突发性胸痛或休克表现时应警惕该病的发生并进行早期干预处理,降低患者病死率。
- 刘伟强杨文山冯菲朱明华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猝死尸体解剖病理学
- 新生儿尸检779例分析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分析新生儿尸检资料 ,总结新生儿的常见死亡原因及死因与日龄、胎龄的关系。方法 分析整理779例新生儿尸检的尸体解剖记录、尸检结果和相关病历资料。结果 新生儿的常见死亡原因依次为窒息性因素、感染、出血性疾病、畸形及产科因素 ,不同日龄与胎龄的新生儿死因排序略有差异。而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感染性疾病和畸形在死因中的比例有下降趋势。将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误诊率为 15 % ,以窒息性因素最多见。结论 加强产后护理、预防感染、积极防治早产、强化产前检查及孕期保护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 刘伟强冯菲郑唯强白辰光王洋吴丽莉
- 关键词:新生儿尸检死因日龄胎龄
- 胸腺原发性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8年
- 王洋吴晓辉刘伟强朱明华
- 关键词:胸腺肿瘤精原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 猝死致医疗纠纷269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分析猝死致医疗纠纷的原因、特点及疾病分布。方法收集涉及医疗纠纷的猝死尸检病例269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部分做了法医学的毒物分析。结果269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高发年龄段为15—60岁。其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但其中以肺栓塞多见;其下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一些其它系统(如内分泌、免疫等)疾病。病例多发生于二、三级医院且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偏低。结论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对致死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和合理解释,而尸体解剖对于明确死亡原因及准确鉴定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引起医疗纠纷的猝死病例在年龄、性别和死因的疾病分布方面有其特殊性。
- 刘伟强冯菲白辰光朱明华
- 关键词:猝死医疗纠纷尸体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