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翔

作品数:2 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有机污染
  • 2篇有机污染物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1篇毒性效应
  • 1篇盐度
  • 1篇有毒有机污染...
  • 1篇有机物
  • 1篇生物模拟
  • 1篇胚胎
  • 1篇联合毒性
  • 1篇联合毒性效应
  • 1篇酶活性
  • 1篇极性有机物
  • 1篇斑马
  • 1篇斑马鱼
  • 1篇斑马鱼胚胎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2篇于红霞
  • 2篇王连生
  • 2篇丁翔
  • 1篇冯建芳
  • 1篇刘征涛
  • 1篇许妍
  • 1篇史淑洁
  • 1篇周宇
  • 1篇魏钟波
  • 1篇刘蓓蓓
  • 1篇朱琳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氯代苯类有机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7
2003年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具有特定的最敏感毒理学终点;随着苯环上取代氯数目的增加,其毒性也相应增强;其联合毒性对不同的毒理学终点大多呈拮抗作用。同时,本研究也测定了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抗氧化酶(CAT,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抗氧化酶体系影响不显著。
周宇于红霞丁翔王连生魏钟波朱琳史淑洁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斑马鱼胚胎联合毒性效应酶活性
取代酚类极性有机物C_(18)膜/水分配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C18膜模拟生物体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探讨了极性有机化合物取代酚在C18膜与水相之间的分配规律,研究了pH和盐度对分配的影响,测定了取代酚的C18膜/水分配系数KSD。结果表明,取代酚达到分配平衡的时间很短,其C18膜/水分配系数不会因分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取代酚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增大,化合物从水中向C18膜转化的比例逐渐增加,其相应的C18膜/水分配系数也随之增加;盐度的增加对极性化合物C18膜/水分配系数的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pH的增大将降低化合物的分配系数。通过C18膜/水分配规律的研究,可以推测生物体或环境介质对取代酚类化合物的积累程度,由此可以较直观地评价该类化合物的环境持久性,以及因脂溶性所产生的生物基线毒性。为取代酚类化合物的生态风险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于红霞丁翔刘蓓蓓许妍冯建芳王连生刘征涛
关键词:极性有机物盐度生物模拟有毒有机污染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