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钟波

作品数:24 被引量:20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污染
  • 3篇硝基
  • 3篇硝基苯
  • 3篇降解
  • 3篇催化
  • 2篇对硝基苯
  • 2篇对硝基苯酚
  • 2篇液面
  • 2篇液位
  • 2篇液位控制
  • 2篇有机污染
  • 2篇有机污染物
  • 2篇烧碱
  • 2篇资源回收
  • 2篇资源回收利用
  • 2篇污染物
  • 2篇吸附废水
  • 2篇硝基苯酚
  • 2篇离子
  • 2篇联合毒性

机构

  • 24篇南京大学
  • 2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江苏省渔业技...

作者

  • 24篇魏钟波
  • 4篇裴大平
  • 3篇杨柳燕
  • 3篇于红霞
  • 3篇王连生
  • 3篇翟建平
  • 2篇牟艳艳
  • 2篇江芳
  • 2篇顾春晖
  • 2篇周培国
  • 2篇杨光俊
  • 2篇纪容昕
  • 2篇周涛
  • 2篇唐登勇
  • 2篇帖靖玺
  • 2篇王联红
  • 2篇苏东辉
  • 2篇郭照冰
  • 2篇刘雯
  • 2篇谭巧国

传媒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科技信息
  • 1篇环境科技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对水中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2,4-二氨基酚的共聚物,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该共聚物对废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显著,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其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大,pH 3~6范围内吸附效果较好。吸附后的共聚物可通过1 mol/L HNO3洗液脱附,洗脱效率可达98%。结合动力学实验以及红外图谱分析,该吸附过程以静电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为主。
孙立魏钟波胡秋婵符浩沈立锋翟建平
关键词:苯胺共聚物
养殖塘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状况与风险评价被引量:10
2019年
近年来,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高,对养殖水体环境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重金属作为一种高持久性的污染物,其在环境中的存在可能给人们带来较高的健康风险.测定了虾塘生态系统中水体、动植物、底泥的Cr,Cu,As,Cd,Pb含量,研究了五种重金属在底泥中的赋存形态,用潜在生态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底泥和水体的重金属生态风险.研究发现养殖水体的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微,底泥的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微或中等.比较所研究的几种重金属,水体中Cu的生态风险最高,底泥中Cd的生态风险最高,其他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均为轻微.研究结果表明,虾的As含量较高,而其他金属含量均低于标准值.虾体内Cr,As,Cd,Pb的富集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虾壳>肌肉>虾头,Cu主要在虾头中富集.底泥中Cr,Cu,Cd,Pb主要以络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较难被生物吸收,而30%左右的As以可交换态形式存在,易被生物吸收.
李嘉明邹勇郑浩魏钟波杨柳燕缪爱军
关键词:重金属虾塘底泥生态风险评价
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处理含汞(Ⅱ)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一种含氮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凹凸棒土,对凹凸棒土改性前后的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材料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酸活化增加了凹凸棒土吸附材料的孔道直径,使吸附速度加快,30 min即达到吸附平衡。通过硅烷偶联剂对凹凸棒土的改性,在材料表面引入了大量氨基,提高了材料对汞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大吸附量从改性前的3.8 mg/g提高到92.6 mg/g。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其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同时离子强度、pH值以及各种共存离子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均较小。
符浩魏钟波王翠兰钱言翟建平
关键词:凹凸棒土硅烷偶联剂氨基化汞离子
TiO_2催化的直接枣红染料光化学降解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在光解过程中,直接枣红染料的去除在未添加催化剂时是以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进行,添加不同的TiO2催化剂不会改变染料降解动力学。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形成的TiO2,性能有差异,具有不同的晶型和吸附性能.除在800℃下焙烧的TiO2以外,其余催化剂的添加都可不同程度地增加染料的去除速率.染料的催化光降解效率与催化剂的吸附能力、晶型结构等有关,其中,催化剂晶型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要大于催化剂吸附性能带来的影响.锐钛矿型的TiO2催化活性较高,高的吸附性能也有利于催化效率的提高,表现为在400℃焙烧下获得的TiO2具有最高活性,而具有金红石型的TiO2,催化活性差。
郑寿荣魏钟波方勇王炳坤
关键词:二氧化钛催化光化学降解
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COD和TOC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以废水中COD和TOC测定实验为基础,研究水质监测指标COD和TOC的相关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COD和TOC的概念以及联系和区别,也为水环境监测提供数据转化依据。
魏钟波王遵尧刘红玲裴大平
关键词:CODTOC
基于ICP-AES法测定太湖溶解态有机磷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2010年5月27日太湖水样为测试对象,进行典型溶解性有机磷(草甘膦和植酸)的ICP-AES加标回收试验验证C18柱去除有机磷的能力,探讨了样品消解在ICP-AES法测定TSP过程的作用,使用ICP-AES法测定水样中不同形态磷含量间接定量太湖DOP水平,并与传统方法测得的DOP含量作对比。结果表明,过C18柱可去除水样中96%以上的有机磷,能实现过滤前后水样有机物差异的效果;水样经过消解后测定值(TSP)为0.025~0.095 mg/L,大大高于未消解系列测得值(0.009~0.030 mg/L),ICP-AES法测定有机磷含量较高的水样时需要经过消解的预处理步骤;使用ICP-AES与C18柱相结合的方法测得太湖DOP含量为0.014~0.069 mg/L之间,大大高于传统比色法DOP测得值0.026~0.083 mg/L,前法能更准确的间接定量水体中DOP水平,而后法可能会大大高估DOP在水环境中的实际含量。
魏钟波陶玉炎耿金菊韩超
关键词:比色法ICP-AES法太湖
4-氨基联苯在锦鲤鱼体内的代谢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采用锦鲤半静态实验的方法,将锦鲤鱼暴露于4-氨基联苯水溶液中,并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不同暴露时间下在鱼肝中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暴露3d的锦鲤肝脏中未检出代谢产物,而暴露7d的锦鲤肝脏中发现代谢产物硝基联苯和4-乙酰胺联苯,暴露14d的代谢产物除了4-乙酰胺联苯,还有少量联苯。根据代谢产物的形成过程,推测了4-氨基联苯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转化过程可能涉及到混合功能氧化酶,N-乙酰基转移酶和乙酰辅酶A等不同的酶系。
于红霞徐铁莲魏钟波
纳米TiO_2薄膜在不同陶瓷表面的负载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利用2种不同表面处理的陶瓷作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进行了纳米TiO2光催化薄膜的负载。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粒径、横断面及表面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平均粒径约为15 nm,釉面陶瓷TiO2薄膜分布均匀,膜厚约为300 nm;无釉陶瓷TiO2薄膜分布不均,膜层不明显;2种载体中的一些基质离子在TiO2薄膜有渗透。苯酚的降解实验表明,以2种不同表面处理的陶瓷为载体的TiO2薄膜对苯酚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就催化活性而言,TiO2/釉面陶瓷>TiO2/无釉陶瓷,分析认为基质渗透的Ca2+有降低TiO2光催化活性的作用;该薄膜对实际生产多菌灵废水具有催化降解作用。重复降解实验20次,TiO2/釉面陶瓷和TiO2/无釉陶瓷对苯酚的去除率仅分别降低9%和6%。
任学昌史载锋孔令仁魏钟波
关键词:TIO2薄膜陶瓷光催化降解
氯代苯类有机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7
2003年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具有特定的最敏感毒理学终点;随着苯环上取代氯数目的增加,其毒性也相应增强;其联合毒性对不同的毒理学终点大多呈拮抗作用。同时,本研究也测定了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抗氧化酶(CAT,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抗氧化酶体系影响不显著。
周宇于红霞丁翔王连生魏钟波朱琳史淑洁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斑马鱼胚胎联合毒性效应酶活性
硒对除草剂胁迫下水稻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响应的作用被引量:32
2002年
研究了在除草剂苯噻草胺毒害下硒对水稻幼苗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硒缓解了苯噻草胺对水稻幼苗的毒害 ,表现为株高、根长变化 ,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提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 ,·O2 、H2 O2 等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 ,自氧化速率减慢 .经 2个样本个体差均值的配对t检验 。
张承东韩朔睽魏钟波
关键词:除草剂幼苗苯噻草胺活性氧清除系统药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