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梁江
-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1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视神经脊髓炎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特征。结果患者为21岁女性,表现为腹泻后急性起病的下肢麻木无力、昏睡、视物模糊;MRI示双侧基底节、海马、桥臂、齿状回、延髓背侧多发异常信号,同时伴有颈髓多发条片状长T2异常信号。脑脊液NMDA受体抗体阳性,血清和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合并心动过缓并发症,筛查未发现肿瘤;经激素冲击、丙种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至痊愈。结论视神经脊髓炎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可以在感染后起病,症状和影像学主要表现为两种疾病的叠加,可出现心动过缓并发症,早期积极行免疫治疗效果较好。
- 黄梁江邓春初李大勇熊永洁张苏明黄晓江
- 关键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水通道蛋白4视神经脊髓炎心动过缓
- 误诊为脑炎的神经系统梅毒5例报道及文献回顾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首诊时被误诊为"脑炎"的神经系统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神经梅毒的发病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被误诊为脑炎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以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回顾。结果:5例患者中有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5~78岁;均未合并HIV感染;其中4例在就诊时否认梅毒感染病史。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检查可发现蛋白量和(或)白细胞数升高,头颅磁共振主要提示颞叶病变,可伴有脑萎缩和脑积水。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测阳性。经规范治疗后,3例反应较好,2例预后不佳。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脑脊液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早期易误诊,尽早行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 黄梁江熊永洁黄晓江张苏明
- 关键词:神经梅毒脑炎误诊
- 团队学习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康复医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BL)结合标准化病人(SP)的教学方法在康复医学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本研究历时2个学年完成,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8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58名),2015级临床医学8年制学生作为实验组(5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实行TBL联合SP的教学模式,总学时均为4个学时。教师采用问卷星软件对两组学生进行随堂测试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见习结束后1周进行期末理论考试,记录学生的成绩,比较TBL联合SP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随堂测试成绩[(88.23±4.56)分]分数较高(P<0.05)。在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方面,实验组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团队协作意识、学习主动性、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交流表达能力较对照组好(P<0.05),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也较为优异(P<0.05)。结论TBL联合SP可以有效提升康复医学科临床见习带教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团队意识、提高知识理解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是康复医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 李倩郭风黄梁江陆敏
-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康复医学教学方法
- 误诊为缺血性卒中并溶栓治疗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报道
- 2020年
-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右利手。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麻木2小时”于2017年7月8日入当地医院。患者于2017年7月8日15:00左右打完麻将回家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手开门拧钥匙困难,伴有颈部、后背部及右侧肋部疼痛,合并小便失禁。送至当地医院急查头颅CT提示“脑白质病变”。
- 黄梁江黄晓江张苏明
-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颈段脊髓卒中溶栓治疗
-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历程及展望被引量:9
- 2020年
- 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是支架辅助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现已成为一种新的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方式,并获得了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但所有技术的推进和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曲折历程,熟悉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历程,准确掌握其当前阶段的临床适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亦值得我们每一位认真思考。
- 黄梁江张苏明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
-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0例A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发病特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5类AE患者,共40例(男19,女21),年龄2~68岁,高峰期16~30岁,中位确诊时间达24. 5 d,合并肿瘤者5例(12. 5%),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55%)、痫性发作(65%)、头痛(35%)、认知功能下降(32. 5%)、意识模糊(27. 5%)等。治疗方面,14例仅使用小剂量激素,10例采用单纯激素冲击,16例采用激素冲击+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方案。血清和脑脊液致病抗体滴度均与初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 014、0. 043)。出院时,26例(65%)患者短期预后良好。随访结束时,30例(75%)患者长期预后良好。脑脊液异常、进ICU、脑脊液抗体滴度升高是短期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24、0. 037、0. 047),而年龄> 60岁、认知功能下降、气管插管是影响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27、0. 026、0. 017)。结论:AE以青少年为主,临床表现多样,致病抗体滴度与初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脑脊液抗体滴度是反映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与长期预后无关。
- 黄梁江朱纪玲严雅维刘茂熊永洁张苏明
- 关键词:脑炎自身免疫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长期预后
- 感染性与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比较感染性与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揭示创伤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发病特征。方法:收集17例创伤相关性GBS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将同期收治的34例感染相关性GBS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脑脊液检查、神经节苷酯抗体检测、神经电生理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7例创伤相关性GBS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4.7±13.3)岁,创伤至起病的中位潜伏时间为10 d,10例合并呼吸肌麻痹,8例行血清神经节苷酯抗体筛查,其中5人为阳性,13例肌电图提示轴索损害。经积极免疫治疗后,仅有2人恢复良好,15例患者恢复不佳。与感染性GBS相比,创伤相关性GBS患者的起病年龄(岁)更大(54.7±13.3 vs 44.5±17.1,P=0.036),呼吸机麻痹发生率更高(58.8%vs 11.8%,P=0.001),轴索型损害更常见(76.5%vs 26.5%,P=0.002),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比率更高(52.9%vs 14.7%,P=0.004),住院时间(d)更长[27(14,38)vs 17(12,21),P=0.030],病情好转率更低(11.8%vs 70.6%,P=0.000)。而神经节苷酯抗体的出现率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62.5%vs 61.5%,P=0.965)。结论:外伤或手术后能够诱发GBS,与感染性GBS相比,创伤相关性GBS具有起病年龄大,轴索型损害比率高,症状重,预后差的特点。
- 朱纪玲黄梁江杨晓旭熊永洁宋建新张苏明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创伤
-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方法与应用
- 唐洲平黄梁江张苏明
- 昆明小鼠iPS细胞传代培养方法的优化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索不同胰蛋白酶序贯传代方法对小鼠诱导多潜能干(iPS)细胞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胰蛋白酶序贯方法消化小鼠iPS细胞(实验组),与传统的单一胰蛋白酶传代方法(对照组)进行比较,利用流式细胞学计数技术比较2组消化后的细胞中iPS细胞的比例。结果:iPS细胞所占比例在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60.25%、47.0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不同胰蛋白酶序贯消化方法对小鼠iPS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可提高小鼠iPS细胞的纯度,有利于小鼠iPS细胞的扩增培养。
- 黄晓江胡文涛盛鑫黄梁江张苏明
- 关键词:IPS细胞传代培养胰蛋白酶
-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在C57BL小鼠光化学脑梗塞中的应用
- 目的: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C57BL小鼠在进行光化学脑梗后的脑血流改变规律.方法:12只10-12周C57BL小鼠进行光化学模型制作,尾静脉注射玫瑰红后,利用50mw的532nm激光照射,制作成直径为2m大小的脑梗塞...
- 张苏明方瑜熊永洁闵哲邱占东黄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