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爱丽

作品数:66 被引量:487H指数:13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小麦
  • 10篇基因
  • 8篇胁迫
  • 7篇绿色器官
  • 7篇基因型
  • 6篇细胞
  • 6篇光合作用
  • 5篇萱草
  • 4篇植物
  • 4篇气孔特性
  • 4篇小偃麦
  • 4篇基因型差异
  • 4篇干旱
  • 4篇八倍体
  • 4篇八倍体小偃麦
  • 4篇倍体
  • 3篇氧化硫
  • 3篇叶片
  • 3篇栽培
  • 3篇普通小麦

机构

  • 53篇太原师范学院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山西省农业科...
  • 5篇山西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4篇魏爱丽
  • 18篇王志敏
  • 10篇燕平梅
  • 6篇曹冬梅
  • 5篇王云山
  • 5篇张小冰
  • 4篇赵文婧
  • 4篇邢勇
  • 4篇李艳晖
  • 3篇郝雪峰
  • 3篇张超
  • 3篇张英华
  • 3篇翟志席
  • 3篇范仲学
  • 3篇畅志坚
  • 3篇宋敏丽
  • 2篇刘献诚
  • 2篇戴惠君
  • 2篇曹坳程
  • 2篇穆跃军

传媒

  • 7篇太原师范学院...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太原师范学院...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八倍体小偃麦与不同需水性小麦气孔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在温室大棚中对八倍体小偃麦(TAI 7045、中1)和不同需水性普通小麦(晋麦66、晋麦67、晋麦70和晋太170)开花期的气孔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八倍体小偃麦的气孔频率显著低于高水肥小麦晋麦66(P<0.01),而与中水肥及抗旱性小麦的差异不显著(P>0.05);八倍体小偃麦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P<0.05),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高水肥品种晋麦66造成的,虽然八倍体小偃麦的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高于普通小麦,但差异不显著;光合速率与气孔频率呈负相关,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
魏爱丽畅志坚邢勇李建
关键词:八倍体小偃麦普通小麦气孔特性
大花萱草不同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及结实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以不同品种大花萱草为材料,研究了其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和结实状况。结果表明,大花萱草自交亲和性很低,杂交亲和性也普遍偏低。在17个杂交组合中,金娃娃与不同品种的杂交坐果率相对较高,其中金娃娃♀×红运■坐果率最高,为27.9%;黄绣客,太谷红最低。不同授粉方法对大花萱草杂交亲和性影响效果依次为:2g/L赤霉素>2g/L NaCl>4g/L赤霉素>切割柱头>蕾期授粉>1g/L赤霉素>常规授粉。大花萱草结实率的高低与父本的花粉活力、母本柱头可授性、花粉管萌发生长状态及胚败育等因素相关。
张超魏爱丽黄花花段九菊曹冬梅
关键词:大花萱草杂交亲和性结实率
提高作物单产的途径与对策被引量:12
2001年
分析了作物产量提高过程中 ,增加叶面积指数 (扩源 )和收获指数 (增库 )及提高生物量 (扩源增库 )给作物单产提高带来的巨大效益及其存在的生理限制因子 ,提出了今后提高作物单产的对策—培育生理生态理想型植株、提高生物量。
魏爱丽张俊平王志敏
关键词:单产作物产量叶面积指数生物量
小麦苗期盐胁迫下DREB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从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鉴定响应盐胁迫的小麦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DREB)基因,该研究对小麦耐盐材料CH7034苗期施加盐胁迫后的根部样本进行Illumina转录组测序,从中分离TaDREB家族成员的表达数据和可变剪接信息,并对其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利用qRT-PCR对盐胁迫响应TaDREB成员和预测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从小麦中共鉴定出48个DREB成员(204个拷贝序列),命名为TaDREB1~TaDREB48,分布于21条染色体。(2)TaDREB家族分为14组(G1~G14),位于G2、G5、G10和G14的TaDREB成员受NaCl胁迫后转录水平均无显著变化,其余组中共有25个(52%)TaDREB成员表现出对盐胁迫不同程度的响应;其中有9个成员在盐胁迫后持续上调(含5个新报道基因),有2个成员表现为持续下调;蛋白互作预测结果显示,下调成员TaDREB35的编码蛋白可能会受到1个小麦RING型E3泛素连接酶作用而降解。(3)盐胁迫后有9个成员TaDREB3、TaDREB6、TaDREB16、TaDREB19、TaDREB21、TaDREB24、TaDREB25.12、TaDREB43和TaDREB47发生了可变剪切变化。(4)从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中进一步鉴定出3个起始密码子上游2000 bp序列,包含DRE/CRT元件且在A/B/D组间表达趋势一致的候选靶基因TaRD29、TaGLOS和TaCKX。(5)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上调成员中,除TaDREB19外,其余成员以及TaDREB16均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下调成员中只有TaDREB25和TaDREB35的表达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3个预测靶基因的表达量均持续上升,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该研究鉴定出的11个盐胁迫响应TaDREB成员以及预测的3个下游靶基因为小麦耐盐机制解析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张蕾魏爱丽张晓军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盐胁迫转录组DREB基因
小麦不同进化材料叶与非叶器官C4光合酶活性及δ^(13)C值差异被引量:4
2021年
为明确小麦进化过程中C_(4)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以二倍体小麦种(野生一粒小麦、栽培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四倍体小麦种(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阿拉拉特、提莫菲维小麦)及六倍体小麦种(斯卑尔脱小麦、普通小麦)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染色体倍数小麦种不同绿色器官光合碳同化酶(PEPC、RuBPC、NADP-MDH、NADP-ME、NAD-ME)活性及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种内,非叶器官(叶鞘、穗下节间、芒、护颖、外颖)RuBPC活性显著低于旗叶,除六倍体小麦品种外,其余小麦材料的PEPC及其他C_(4)途径酶活性均高于叶片。在小麦进化过程中,随着染色体倍数的增加,旗叶片的C_(3)和C_(4)同化酶活性均上升,且PEPC/RuBPC活性比值显著增加;非叶器官的RuBPC活性增加,但PEP羧化酶及其他C_(4)途径酶活性下降,PEPC/RuBPC活性比值显著降低。旗叶和穗器官的δ^(13)C值均在C3途径范围内,穗器官的δ^(13)C值高于叶片;随染色体倍数的增加,旗叶δ^(13)C值增高,而穗器官的δ^(13)C值下降。综合来看,小麦非叶器官具有较强的C_(4)光合酶活性,在进化过程中,其C4酶活性趋向减弱,而旗叶的C_(4)酶活性则趋向增加。
魏爱丽杨茂黄琴张英华王志敏
关键词:小麦非叶器官PEP羧化酶
冬小麦“四统一”技术体系-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
王志敏王璞李绪厚李建民鲁来清龚金港穆跃军张连照刘献诚王润正李世娟周顺利张永平兰霞居辉王宏伟吴永成戴惠君魏爱丽薛绪掌
该研究发现拔节前控水,创造上层土壤适度水分亏缺环境,可以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氮肥一次性基施可以提高氮素生理效率;利用并扩大小麦初生根群、高效吸收利用下层土壤水肥资源的“根系泵”原理及其充分发挥初生根功能的...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
小麦不同光合器官对穗粒重的作用及基因型差异研究被引量:54
2001年
通过剪叶、包穗、包秆等处理研究了小麦不同器官对粒重的作用 ,并对其基因型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器官对千粒重的贡献在器官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 ,而在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 ,对穗粒重的贡献在器官之间及基因型与器官的互作间呈极显著差异 (穗和叶之间差异不显著 ) ,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各器官对粒重的贡献与株高有一定关系。在一定株高范围内 ,叶片对粒重的贡献随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穗对粒重的贡献随穗面积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茎鞘光合的贡献与穗面积和株高呈正相关 ,贮藏物质的贡献与叶片的贡献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千粒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单茎叶面积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穗面积。
魏爱丽王志敏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光合器官穗粒重
小麦不同绿色器官光合速率与碳同化酶活性及其基因型差异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比较了小麦不同基因型籽粒生长期旗叶与穗、茎、鞘等非叶绿色器官光合速率及光合碳同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籽粒生长早期非叶器官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低于旗叶,但后期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于旗叶。各器官RuBPC活性和PEPC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RuBPC活性表现为旗叶>芒>叶鞘>穗下节间>颖片(护颖、外颖),其中芒的酶活性与叶片差异很小;PEPC活性表现为穗颖、叶鞘、穗下节间均明显高于旗叶。各基因型各非叶器官不同时期PEPC/RuBPC活性平均比值均明显高于旗叶,后期非叶器官中PEPC活性甚至超过RuBPC活性。暗示在小麦生长后期的碳同化、特别是非叶器官的碳同化过程中,PEPC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后期非叶器官光合速率的相对稳定性可能与其较高的PEPC活性及活性下降缓慢有密切关系。在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叶片而且要重视非叶绿色器官光合性能,特别是PEPC活性的选择。
魏爱丽张英华黄琴王志敏
关键词:小麦PEPC
不同安祖花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揭示不同安祖花的抗热性差异,以安祖花栽培品种红掌和火鹤为材料,采用英国PPS公司生产的TP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FMS-2荧光仪等研究了45℃高温胁迫3h、5h后不同材料叶片的生理特性.
魏爱丽成峰赵跃平
关键词:高温胁迫红掌火鹤生理特性
高师院校生物实验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2007年
根据生物科学发展趋势和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把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整合到传统教学体系中,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尝试,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魏爱丽张虎芳李砧邢勇高晋花
关键词:实验课教学体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