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惠芝

作品数:42 被引量:200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手术
  • 14篇斜视
  • 10篇眼肌
  • 7篇外科
  • 7篇外科手术
  • 6篇动眼肌
  • 6篇眼外科
  • 6篇眼外科手术
  • 6篇综合征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6篇斜肌
  • 5篇眼球震颤
  • 5篇震颤
  • 5篇手术治疗
  • 5篇下斜肌
  • 5篇疗效
  • 4篇眼球后
  • 4篇眼球后退综合...
  • 4篇眼球运动

机构

  • 36篇天津市眼科医...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眼科研...
  • 1篇天津职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二...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作者

  • 38篇马惠芝
  • 31篇赵堪兴
  • 24篇郭新
  • 18篇陈霞
  • 17篇朱丽娜
  • 14篇岳以英
  • 13篇张伟
  • 10篇李月平
  • 9篇李宁东
  • 8篇杜翠琴
  • 5篇宋坤英
  • 4篇张伟
  • 3篇杨士强
  • 3篇丁娟
  • 3篇张伟
  • 2篇孙侠
  • 2篇杨振海
  • 2篇钱学翰
  • 2篇崔丽红
  • 1篇邱辉

传媒

  • 15篇中华眼科杂志
  • 9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眼科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2012年斜...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侧眼球后退综合征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双侧眼球后退综合征(DRS)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7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DRS患者123例,其中双侧DRS24例(19.5%),回顾性分析双侧DRS的类型、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24例双侧DRS中男14例(58.3%),女10例(41.7%),年龄2~23岁。Ⅰ型16例(66.7%),Ⅱ型1例(4.2%),111型7例(29.1%),其中Ⅲ型内斜3例,Ⅲ型外斜4例。伴有内转眼急速上转或下转现象11例,术后8例(73%)明显改善或消失。合并异常头位者15例,术后均消失或明显改善。有眼或全身合并症者7例(29%)。水平斜视手术行单眼内或外直肌减弱术13例,双眼手术者11例;术后视远视近水平斜视均≤10者21例(91%),水平斜视欠矫1例,过矫2例;并且所有患者术前眼球运动受限和眼球后退情况不同程度改善。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10者7例(64%),均伴内转眼急速上转或下转现象,其中行垂直肌或斜肌手术者4例。结论双侧DRS男性较常见,水平斜视明显,合并垂直斜视多见,明显的垂直斜视与内转眼急速上转或下转现象有关。双侧DRS的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前对是否存在水平直肌和垂直肌异常神经支配因素的评价;术前术中被动牵拉试验比较,判断是否解除了机械性限制因素。
李月平赵堪兴马惠芝郭新张伟陈霞朱丽娜
关键词: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眼外科手术
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和效果。 方法 通过行被动牵拉试验,对 12例静止期TAO患者牵拉作用最明显的眼外肌施行后退术或悬吊术,手术前后检查眼位、眼球运动、双眼视等情况。 结果 11例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复视消失,眼球运动各方向到位, 4例立体视恢复或改善, 1例患者原在位复视消失,眼球运动有改善,但向某方向运动时仍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结论 对静止期TAO患者眼外肌病变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手术方法为解除限制性因素,退后或悬吊病变眼外肌。
张伟赵堪兴郭新杜翠琴马惠芝朱丽娜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复视手术治疗
内直肌与外直肌同时后徙治疗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治疗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对16例因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而采用内、外直肌同时后徙的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观察项目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类型和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效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到1年。结果单眼受累15例,双眼受累1例。I型患者共3例,其中内斜视1例,原在位无斜视2例;m型患者共13例,其中内斜视6例(7只眼),外斜视1例,原在位无斜视6例。10例患者存在明显的代偿头位,所有患者患眼企图内转时存在急速上转和(或)下转现象及不同程度的眼球后退症状。所有患者均行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根据斜视类型不同,内直肌后徙量为5~7mm,外直肌后徙量为3—9mm,其中2例联合外直肌Y形劈开。术后患者原在位眼位均为正位,代偿头位明显改善或消失,眼球后退现象及睑裂变化明显改善。患眼内转时急速的上转、下转现象改善或消失,联合外直肌Y形劈开加后徙术式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单眼内、外直肌同时后徙能有效的改善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的眼球后退症状及内转时急速的上转、下转现象,对于Ⅲ型原在位无明显斜视及代偿头位但伴有明显眼球后退的患者可采用此法改善外观。内、外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Y形劈开对解决患眼内转时急速的上转、下转现象作用明显。
刘明美赵堪兴张伟张伟张伟马惠芝郭新朱丽娜马惠芝岳以英
关键词: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眼外科手术动眼肌
头位照相法与量角器法测量代偿头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相对参照点头位照相法和骨科量角器法在临床测量代偿头位角度的应用,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1年3至4月及8至9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有代偿头位患者30例,分别采用头位照相法和骨科量角器法先后测量患者头位在3个轴向(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扭转的角度。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结果头位照相法测量代偿头位扭转角为15.62°±7.48°;骨科量角器法测量代偿头位扭转角为15.50°±6.99°,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之间积矩相关系数r=0.955(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6,P=0.777)。结论相对参照点头位照相法和骨科量角器法操作简便,是适合临床应用的测量代偿头位的方法。两种方法测量代偿头位扭转角度结果一致性好。
杨士强赵堪兴郭新马惠芝岳以英陈霞朱丽娜张伟
关键词:体位摄影术斜视
改良Tenon氏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水平斜视矫正术NRS疼痛评分的研究
杨士强李月平赵堪兴郭新马惠芝岳以英张伟李宁东陈霞朱丽娜
复杂代偿头位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复杂代偿头位即两个及两个以上轴位存在代偿头位的眼球震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38例复杂代偿头位同时不合并斜视的眼球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代偿头位以水平面向左、右侧转为主的患者29例(76.32%),以下颌上抬或内收为主的3例(7.89%),分别行水平中间带移位术以及垂直中间带移位术;以头向一侧肩倾斜为主2例(5.26%),行垂直肌肉退后联合水平方向移位一个肌肉宽度;水平及垂直方向头位扭转角基本相等4例(10.53%),2例行一组水平配偶肌伴垂直配偶肌退后手术,2例联合减弱双眼协同斜肌。行Parks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头位扭转角两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于改良Parks和Anderson手术患者因样本量小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在29例代偿头位以水平面向左、右侧转为主的患者中,术前头位扭转角25°-30°的15例患者行Parks术后面向左、右侧转消失,术前头位扭转角35°-40°的7例患者Parks术后残余5°-15°面向左、右侧转头位,术前头位扭转角〉40°的3例患者行改良的Parks手术术后残留10°-15°面向左、右侧转头位,术前水平头位扭转角15°-20°的4例患者行Anderson术后面向左、右侧转消失。对术前头位扭转角在25°-40°的22例代偿头位以水平面向左、右侧转为主的患者进行分析,行Parks手术后水平、垂直、旋转3个轴向头位扭转角分别为3.18°±1.01°、4.32°±1.14°、4.55°±1.95°,均较术前减小(t=63.13,3.57,3.95;P〈0.01)。3例代偿头位以下颌上抬或内收为主的患者,行一组垂直肌肉退后5mm或合并斜肌手术,可矫正垂直头位扭转角20°患者的头位,对其他轴向头位改善5°-10°;2例头向一侧肩倾斜合并下颌上抬或内收患者,垂直肌肉退后5mm合并水平移位一个肌肉宽度能矫正10°旋转�
丁娟赵堪兴马惠芝陈霞李月平
关键词:眼震先天性体位眼外科手术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FEOM)病历进行临床总结,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对40例(75只眼)CFEOM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包括性别、手术年龄、屈光状态、视力、分型、斜视度、眼部和全身合并症、家族史和手术方法。结果在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性别比约为2:1;手术年龄2~36岁;在有屈光记录的60眼中,单纯远视7只眼,占11.67%;单纯近视2只眼,占3.33%;散光51只眼,占85.oo%;在有矫正视力记录(不包括高度近视及视神经病变者)的56只眼中,弱视占94.64%。CFEOM1型29例,占72.5%;CFEOM3型10例,占25.0%;CFEOM2型1例,占2.5%。有家族史者10例,占25%。手术方式:根据斜视方向及肌肉纤维化情况选择肌肉后徙、后徙悬吊或断腱减弱及相应结膜后徙术,相应的拮抗肌若被动牵拉试验没有明显限制,可考虑该肌的加强术;62只眼术后斜视改善,3只眼术后斜视无变化,2只眼垂直斜视改善水平斜视过矫。结论CFEOM属于少见的先天性颅神经支配异常性疾病(CCDDs),在本资料中,散光性屈光不正者比例较大,弱视发生率较高,CFEOM1型居多,多数患者手术可使斜视明显改善。
陈霞郭新马惠芝
关键词:眼球运动障碍动眼肌斜视屈光不正眼外科手术
垂直斜视引起的假性上睑下垂患者眼肌影像学特征及处理
2010年
目的 探讨垂直斜视引起的假性上睑下垂患者的眼外肌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2007年8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假性上睑下垂伴垂直斜视患者12例,对其行眼眶CT检查,根据CT表现及临床检查结果设计不同手术方式,观察手术前后的上睑下垂和垂直斜视变化.结果 术前CT检查,75%(8/12)患者的眼外肌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受累眼上直肌-提上睑肌群最大截面积为(15.11±7.11)mm^2,明显小于对侧眼[(24.93±6.43)mm^2,P<0.01].全部患者经个性化斜视矫正手术,垂直斜视均得到治愈;斜视术后上睑下垂治愈10例,好转2例.结论 上直肌-提上睑肌群萎缩性改变是垂直斜视引起的假性上睑下垂的影像学特征之一;伴有假性上睑下垂的垂直斜视需要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眼外肌CT检查可为临床分析垂直斜视引起的假性上睑下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钱学翰马惠芝杨振海
关键词:眼外肌外科手术
Knapp手术与Foster缝线改良Knapp手术在双上转肌麻痹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单纯Knapp手术与联合Foster缝线技术的改良Knapp手术在双上转肌麻痹(DEP)治疗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7年1月至2015年6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DEP患者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3~25岁。患者行Knapp斜视矫正手术或联合Foster缝线技术改良Knapp手术治疗,分析术前术后眼位、斜视度数、患眼上转和下转功能及双眼视功能的变化。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秩和检验行组间比较、两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行术前和术后比较。正态分布数据采用方差齐性检验、两独立样本间t检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Knapp手术组15例,术前、术后原在位平均垂直斜视度数分别为(34.7±8.6)和(6.5±6.5)三棱镜度(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1,P=0.00)。联合Foster缝线技术改良Knapp手术组7例,术前、术后原在位平均垂直斜视度分别为(38.6±14.6)和(5.7±9.3)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3,P=O.00)。改良Knapp手术组垂直斜视平均矫正量为(32.9±5.7)PD,较单纯Knapp手术组的(28.1±3.6)PD显著增加(t=-2.39,P=0.03),且对眼球上转运动分级改善程度(2.8±0.5)较单纯Knapp手术(1.9±0.6)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二者对下转运动的影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3.00,P=0.54)。术前7例代偿头位下有双眼视功能患者,术后代偿头位消失或〈5°,于功能眼位(原在位和下方阅读)获得双眼视觉。Knapp与改良Knapp手术对DEP一次手术的治愈率为72.7%,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数/〉40PD患者欠矫明显,需要二次手术。结论单纯Knapp手术与联合Foster缝线技术的改良Knapp手术均适用于下无下直肌限制因素或已经解除限制因素的DEP,均显著矫正原在位垂
李月平张伟丁娟马惠芝赵堪兴
关键词:眼肌麻痹动眼肌眼球运动
Marcus-Gunn综合征1例
2002年
李月芝赵丽华马惠芝
关键词:MARCUS-GUNN综合征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术病例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