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细胞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肥胖
  • 1篇动脉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抑素
  • 1篇婴儿
  • 1篇婴儿巨细胞病...
  • 1篇婴儿巨细胞病...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机构

  • 6篇青岛市妇女儿...
  • 4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6篇陈艳萍
  • 4篇魏涛
  • 3篇蒋玉红
  • 3篇孙雪荣
  • 2篇牟文凤
  • 2篇刘慧
  • 1篇段文若
  • 1篇王亚秋
  • 1篇李海峰
  • 1篇王斌
  • 1篇宋金莲
  • 1篇马永秀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免疫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在EV71相关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细胞、体液免疫应答以及相关的细胞因子在EV71相关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经鉴定为EV71感染患儿分为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组38例,手足口病无并发症组52例,并设查体健康对照组28例。ELISA法检测90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IL-10、TNF-α及IFN-γ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血液中CD3+T、CD4+及CD8+T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90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及补体C3、C4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组患儿血清IL-6、IL-10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同时伴随CD4+及CD8+T细胞百分比下降;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组,无并发症组及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IgM分别为1.85±0.73,1.46±0.790和0.88±0.39,三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14.967,P<0.05)。而IgG与IgA在三组之间无明显变化(X2=5.535,P>0.05;F=1.988,P>0.05);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3及C4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F=46.079;62.794,P<0.05)。结论:由IL-10及IFN-γ的异常释放而引起的广泛的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衰竭是引起EV71合并肺水肿病程进展的重要原因;在EV71感染后引发的手足口病进程中存在IgM的大量释放,且伴随补体C3、C4的消耗。
蒋玉红宋金莲王亚秋牟文凤陈艳萍
关键词:手足口病肺水肿免疫反应细胞因子
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在支原体肺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预防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预防价值,并依据胱抑素C水平变化制定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疗程及康复时间,以减少支原体肺炎的复发。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9例为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的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患儿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病愈患儿中有39例胱抑素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并有统计学意义,尿素氮水平及肌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39例胱抑素C水平高的患儿在随访中有27例再次感染支原体肺炎,而90例随访结果正常者仅有9例复发支原体肺炎入院。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患儿进行胱抑素C的检测有助于预知肺炎支原体对肾脏的早期肾损伤及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愈后判断并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再次感染复发。
陈艳萍孙雪荣魏涛蒋玉红牟文凤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胱抑素C肾损伤
凝血因子Ⅶ5'F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基因5'F7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43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和116例冠心病患者5'F7多态性,确定其基因型;统计分析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与对照组之间5'F7多态性的基因型P0P0与(P0P10+P10P10)频率分布差异总体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416,P<0.05),P0、P10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频率分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2,P<0.05)。结论:FⅦ基因5'F7多态性中P10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遗传保护因子,但与其病变支数无关。
魏涛孙雪荣陈艳萍
关键词:冠状动脉基因多态性
女性单纯性肥胖与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探讨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液中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胰岛素(insulin)、皮质醇(cortisol)、醛固酮(aldosterone)等水平的变化及与肥胖程度(BMI)的变化关系、相关关系及其对肥胖的调节,为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早期干预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对象分为:女性肥胖前期患者〈BMI范围23~24.9kg/m2〉48例,肥胖者〈BMI≥25kg/m2〉40例,对照组〈BMI范围18~22.9kg/m2〉42例.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瘦素、脂联素、胰岛素、醛固酮水平,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先进行相关分析,然后用直线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前期组和肥胖组血清瘦素、胰岛素、皮质醇、醛固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各变量值之间呈密切相关;血清脂联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血清水平变化与BMI呈直线正相关的激素为:瘦素(P=0.0001)、胰岛素(P=0.0034)、皮质醇(P=0.0469)、醛固酮(P=0.0001),均随着BMI升高而升高;与BMI呈直线负相关的激素有脂联素(P=0.0001),随着BMI升高而降低.在各种激素的相关关系中,瘦素、脂联素的变化与其他激素有明显相关.结论:激素间的互相作用使'瘦素-胰岛素'平衡、'胰岛素-脂联素'调节、'瘦素-胰岛素'调节等反馈环自身适应性调节,当机体体重大量病理性增加后,其机体内分泌体系为减少体内能量的蓄积作出适应性调节,这会改变各种平衡环的相互间动态平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
魏涛陈艳萍段文若马永秀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脂联素皮质醇醛固酮内分泌激素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及母乳喂养在各不同年龄分组中的作用;讨论携带A组轮状病毒的母体母乳喂养潜在的危险.方法:选用胶体金方法作为筛查实验,所有阳性标本再用RTPCR方法检测确认.结果:在青岛地区的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率为31.2%;其中母乳喂养阳性率为26.8%,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45.2%;母乳喂养在(0~6)个月和(7~12)个月年龄段的感染率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组.在母乳喂养组中,母乳轮状病毒阳性的患儿其粪便轮状病毒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母乳轮状病毒阴性组的乳儿.结论:(1)母乳喂养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2)母乳在给婴幼儿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和保护性物质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危害因素.
陈艳萍魏涛刘慧孙雪荣王斌
关键词:轮状病毒母乳喂养轮状病毒抗原RT-PCR婴幼儿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肾功能变化被引量:7
2008年
刘慧蒋玉红陈艳萍李海峰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肾功能变化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肝炎综合征肝功能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