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文凤
- 作品数:22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蛋白质芯片飞行质谱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与转染HBV的肝癌细胞株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运用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与转染乙肝病毒的肝癌细胞株(HepG2.2.15)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常规培养上述两种细胞,细胞状态良好时收集细胞,裂解细胞后采用SELDI—TOF—MS技术用WCX2 芯片检测HepG2、HepG2.2.15蛋白质组学的差异. 结果:WCX2芯片共捕获91个蛋白,其中HepG2、HepG 2.2.15细胞差异蛋白共19个,9个蛋白在HepG2 细胞中表达量增高,10个蛋白在HepG2细胞中表达量降低.通过在Swiss蛋白数据库中搜索,发现Mr 11 081 蛋白与钙结合蛋白S100 A10相符,其他几种蛋白暂时寻找不到. 结论:SELDI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细胞株与转染乙肝病毒的肝癌细胞株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方法简便,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本文发现的这些组织特异性蛋白生物标记对我们从血清或组织标本中筛选和鉴定不同型别肝癌细胞之间的标志蛋白有重要意义.
- 丁守怡钱冬萌闫志勇宋旭霞牟文凤王斌
- 关键词:体外培养肝癌
- 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在支原体肺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预防价值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预防价值,并依据胱抑素C水平变化制定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疗程及康复时间,以减少支原体肺炎的复发。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9例为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的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患儿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病愈患儿中有39例胱抑素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并有统计学意义,尿素氮水平及肌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39例胱抑素C水平高的患儿在随访中有27例再次感染支原体肺炎,而90例随访结果正常者仅有9例复发支原体肺炎入院。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患儿进行胱抑素C的检测有助于预知肺炎支原体对肾脏的早期肾损伤及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愈后判断并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再次感染复发。
- 陈艳萍孙雪荣魏涛蒋玉红牟文凤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胱抑素C肾损伤
- SARS冠状病毒S基因序列克隆的构建
- 2005年
- 构建SARS冠状病毒S基因序列克隆p-SARS-S,作为自行设计、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的阳性对照,并为该基因的表达奠定基础。设计合成了位于病毒基因21504~22136位的长633bp的序列片断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与T-Easy载体连接,经过转化提取重组质粒DNA。对构建的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测序鉴定。对经EcoRⅠ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表达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段大小、方向、碱基匹配与预期一致。构建的阳性对照克隆p-SARS-S有助于建立严格的SARS病毒基因室内质控措施。
- 丁守怡宋旭霞牟文凤闫志勇钱冬萌王斌
-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S基因基因检测
- CMV感染新生儿尿DNA含量和血T细胞亚群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新生儿尿DNA含量和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CMV症状性感染新生儿20例,CMV无症状性感染新生儿23例,健康查体新生儿16例,检测各组尿DNA含量和血T细胞亚群的水平,并对CMV感染病儿进行随访。结果 CMV症状性感染组尿DNA含量明显高于CMV无症状性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t=3.698,P〈0.01)。CMV症状性感染组CD3+、CD4+的水平和CD4+/CD8+的比值较无症状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均降低,CD8+水平较其他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3.74~42.34,q=3.21~11.76,P〈0.05、0.01)。随访显示CMV症状性感染组病儿中6例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持续异常,并且肝功能反复,其中4例病人尿CMV DNA含量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CMV症状性感染组尿DNA含量和血T细胞亚群较无症状性感染组有明显变化,此在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意义。
- 牟文凤苏乃伦李海峰蒋玉红王斌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
- Ⅰ:肝癌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Ⅱ:运用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Vero细胞感染HSV-1后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 ①目的:运用基于SELDI/(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时间飞行质谱仪和配套的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株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从而...
- 牟文凤
- 关键词:SELDI蛋白质芯片肝癌细胞株HEPG2
- 文献传递
- 沉默RRS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BT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沉默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egulator of ribosome synthesis 1,RRS 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BT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乳腺癌BT549细胞及正常乳腺HMEC细胞中RR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构建携带有RRS1-sh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感染BT549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RRS 1基因的沉默效率。MTT法、FCM法、DAPI染色法以及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沉默RRS 1基因表达后BT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并再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BT549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p53和小鼠双微体2同源物(mouse double minute 2 homolog,MDM2)表达的影响。结果:乳腺癌BT549细胞中RR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正常乳腺HME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P值均<0.01)。RRS1-shRNA转入BT549细胞后,RR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0.01)。RRS 1基因沉默后,BT549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1),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期(P<0.01),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RRS 1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RRS 1作为一个新发现的乳腺癌相关基因,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功能相关。
- 华亚男牟文凤宋金莲许军婷侯琳
- 关键词:乳腺肿瘤RNA小分子干扰肿瘤转移
- 免疫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在EV71相关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中的作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细胞、体液免疫应答以及相关的细胞因子在EV71相关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经鉴定为EV71感染患儿分为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组38例,手足口病无并发症组52例,并设查体健康对照组28例。ELISA法检测90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IL-10、TNF-α及IFN-γ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血液中CD3+T、CD4+及CD8+T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90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及补体C3、C4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组患儿血清IL-6、IL-10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同时伴随CD4+及CD8+T细胞百分比下降;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组,无并发症组及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IgM分别为1.85±0.73,1.46±0.790和0.88±0.39,三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14.967,P<0.05)。而IgG与IgA在三组之间无明显变化(X2=5.535,P>0.05;F=1.988,P>0.05);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3及C4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F=46.079;62.794,P<0.05)。结论:由IL-10及IFN-γ的异常释放而引起的广泛的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衰竭是引起EV71合并肺水肿病程进展的重要原因;在EV71感染后引发的手足口病进程中存在IgM的大量释放,且伴随补体C3、C4的消耗。
- 蒋玉红宋金莲王亚秋牟文凤陈艳萍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肺水肿免疫反应细胞因子
- 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株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运用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分析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与正常肝细胞株(L02)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在体外培养HepG2和L02细胞株,收获细胞,将细胞用细胞裂解液裂解后,采用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用IMAC3 及WCX2芯片检测HepG2、L02的蛋白质谱.结果: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株的蛋白质存在差异表达,IMAC3芯片共捕获61个蛋白,发现差异峰7个,与 L02细胞相比,其中3个差异蛋白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4个差异蛋白在肝癌细胞中低表达.WCX2芯片共捕获91个蛋白, 发现差异峰14个,其中3个差异蛋白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11 个差异蛋白在肝癌细胞中低表达.结论:SELDI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株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方法简便,敏感性高,重复性好.
- 宋旭霞闫志勇王斌牟文凤钱冬萌丁守怡姚宗良
-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肝癌细胞株差异蛋白
- PCR和血清学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探讨PCR与血清学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疑似EB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245例,根据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VCA IgM、EA IgG及NA IgG的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全血和血浆中EBV-DNA载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原发感染组、再激活组和既往感染组,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感染组间EBV血清学和PCR法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血浆EBV-DNA阳性率和拷贝数均明显低于全血(P=0.00);在原发感染组和再激活组,全血DNA阳性率均高于血浆DNA和血清学阳性率(P=0.00);按年龄组分类,血清学阳性率在婴儿组低于其他年龄组(χ2=12.38,P=0.00);在婴儿组、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全血DNA阳性率均高于血清学(P<0.05),在学龄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R与血清学检测EBV感染的阳性率和意义不同,应尽量采用两种方法结合来检测儿童EBV感染。
- 牟文凤杨丽于华徐莉莉王亚秋
- 关键词:EB病毒血清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儿童
- 不孕不育夫妇CT、UU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同时了解不孕不育夫妇之间的交叉感染情况,为生殖医学提供相关的医学依据,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有效预防措施,提高受孕率。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0对夫妇(不孕不育组100对,正常对照组100对)女性宫颈分泌物、男性精液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一DNA和沙眼衣原体一DNA含量,并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孕不育组女性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46%,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25%,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总感染率为55%,男性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21%,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20%,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总感染率为36%,一对夫妇同时感染同一种病原体者32%;正常对照组女性则分别为15%、9%、20%,男性分别为12%、6%、15%,一对夫妇同时感染同一种病原体者1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男女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应引起生殖医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同时积极加强不孕不育夫妇之间交叉感染的预防,也是提高不孕不育夫妇受孕率的方法之一。
- 王亚秋蒋玉红刘薇牟文凤
- 关键词:不孕不育CT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