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琦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基因
  • 2篇细胞株
  • 2篇克罗恩
  • 2篇克罗恩病
  • 2篇P16基因
  • 2篇磁共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动脉自旋标记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性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系统
  • 1篇血液系统疾病
  • 1篇亚群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增强磁共振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州总医院
  • 1篇解放军17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陈琦
  • 3篇汤一榕
  • 3篇陈康银
  • 3篇曹代荣
  • 3篇陈仁利
  • 2篇芮红兵
  • 2篇唐宝佳
  • 2篇林雪花
  • 2篇郑贤应
  • 2篇佘德君
  • 2篇游瑞雄
  • 2篇朱丽秀
  • 2篇聂成军
  • 1篇黄素丹
  • 1篇林小钦
  • 1篇熊克宫
  • 1篇邢振
  • 1篇陈丽芳
  • 1篇苏津自
  • 1篇康日辉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癌骨髓转移1例
2013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9岁。以“乏力、头晕、消瘦半年,发热、腰痛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倦怠,纳差、体重减轻,贫血就诊外院。行胃、肠镜检查。拟诊:慢性胃炎、多发性结肠息肉、多发性骨髓瘤?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腰痛,双侧大腿外侧麻木、酸胀。1d前症状加剧,
陈康银黄素丹唐宝佳陈琦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髓转移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焦虑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105例SLE确诊患者,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 SLE组经SDS测评判定为抑郁患病率为61.9%,SAS测评判定为焦虑患病率为45.7%,抑郁和焦虑同时存在者患病率为23.8%,SDS和SAS平均总分分别为(49±11.69)和(44±12.84),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发现疾病活动度评分越高,SDS和SAS评分就越高。结论 SLE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且疾病活动越重,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这对及早对SLE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丽秀陈仁利聂成军林新雁汤一榕陈琦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抑郁症
转染p16、p53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HL-60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构建p53,p1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入白血病细胞,观察其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设计并构建包含野生型p53cDNA与p16cDNA的真核双表达载体pBudCE4.1-53-16,用脂质体法转染白血病细胞,用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鉴定外源性p53及p16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结果发现:p53p16基因双表达真核载体构建成功,体外转染入白血病细胞后能检测到外源性P53、P16蛋白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转染48小时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周期阻滞(p<0.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下降,细胞凋亡增加(p<0.001)。结论:重组质粒pBudCE4.1-53-16构建成功,经体外转染白细胞细胞后2个目的基因能够在细胞中同时表达,并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G0期,细胞凋亡增加。
陈琦沈杰芳芮红兵苏津自卓光生康日辉林珺芳
关键词:P53基因P16基因基因转染
3.0TSWI动态评价放射性坏死微出血的价值
邢振佘德君杨谢峰黄欣瑶陈琦曹代荣
共表达p53、p1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构建p53、p1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设计并构建包含野生型p53cDNA、p16cDNA的真核双表达载体pBudCE4.1-53-16,脂质体法转染K562白血病细胞,用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外源性p53及p16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成功p53、p16基因双表达真核载体,体外成功转染入K562细胞,检测到K562细胞外源性p53、p16蛋白的表达。[结论]重组质粒pBudCE4.1-53-16体外转染K562细胞后,目的基因能够在细胞中同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两种基因用于肿瘤治疗奠定基础。
陈琦芮红兵
关键词:基因P53基因P16质粒构建共表达K562细胞
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MRI评估肾脏占位患者肾功能
2024年
目的观察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CASL)MRI评估肾脏占位患者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单发肾脏占位患者,根据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测得肾小球滤过率(GFR)分别将左、右侧肾脏分为肾功能正常组(正常组,≥30 ml/min)及肾功能损伤组(异常组,<30 ml/min);分别采用全肾测量法及肾皮质测量法基于PCASL MRI计算双侧肾血流量(tRBF、cRBF),比较同侧正常组与异常组GFR、tRBF及cRBF;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tRBF及cRBF评估单侧肾功能损伤的效能;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tRBF及cRBF与GFR的相关性。结果左/右侧损伤组GFR、tRBF及cRBF均显著低于各自同侧正常组(P均<0.05)。tRBF及cRBF评估左肾功能损伤的AUC分别为0.823及0.813,评估右肾功能损伤的AUC分别为0.940及0.9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肾tRBF及cRBF值与GFR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PCASL MRI可有效评估肾脏占位患者肾功能;基于全肾测量法与肾皮质测量法所获效能相当。
钟丽婷游瑞雄林诗茜陈琦
关键词:肾肿瘤肾功能不全动脉自旋标记
竹节香附素A对HepG2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竹节香附素A对缺氧条件下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体外低氧环境下HepG2细胞进行不同干预:特定浓度(10μg/ml)竹节香附素A不同作用时间(0 h、6 h、12 h、24 h);不同浓度(0、5、10、20μg/ml)竹节香附素A特定作用时间(24 h)处理,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体外低氧环境下HepG2细胞可见HIF-1αmRNA和蛋白强表达,特定浓度(10μg/ml)竹节香附素A可显著抑制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药物作用0 h、6 h、12 h、24 h时HIF-1αmRNA条带灰度值(A/A_0)分别为0.73±0.08、0.44±0.12、0.24±0.09、0.07±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蛋白A/A_0比值分别为2.31±0.33、1.70±0.17、1.30±0.96、0.09±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竹节香附素A特定作用时间(24 h)处理可显著抑制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药物浓度0、5、10、20μg/ml处理,HIF-1αmRNA A/A_0比值分别为0.65±0.07、0.43±0.08、0.19±0.03、0.08±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蛋白A/A_0比值分别为0.84±0.08、0.39±0.06、0.28±0.04、0.08±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竹节香附素A对缺氧条件下肝癌HepG2细胞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效应。
林小钦熊克宫刘邦陈琦马明史逸娴陈丽芳王成东李东良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株HEPG2缺氧诱导因子-1Α
3.0 T磁共振小肠成像在Crohn病活动性评估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小肠成像(MRE)在Crohn病(CD)活动性评估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CD的26例患者61次MRE检查,通过MRE评分评估CD活动性,采用Spearman法分析MRE评分与Crohn病活动指数(CDAI)分、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相关性;随访临床治疗过程中MRE评分变化,并与相应CDAI评分变化、CRP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RE评分为(12.49±5.31)分,CDAI评分为(134.82±88.15)分,CRP为(21.26±25.71)mg/L。MRE评分与CRP(r=0.764,P〈0.001)及CDAI评分(r=0.662,P〈0.001)均呈中度正相关;临床治疗过程中MRE变化与CDAI评分变化(r=0.678,P〈0.001)、CRP变化(r=0.554,P〈0.001)呈中度正相关。MRE动态随访CD过程中发现增厚的肠壁明显变薄、强化程度减低、T_2WI肠壁信号降低、肠周液性渗出的吸收、梳样征的消失、瘘管缩小或消失等征象均是活动度下降的指标。结论 3.0T磁共振小肠成像较好的评估CD活动性并随访CD活动性变化,推荐做为CD随访的常规影像学检查。
林雪花郑贤应曹代荣游瑞雄佘德君陈潭辉吴吟晨黄欣瑶陈琦
关键词:克罗恩病活动性
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输注红细胞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分为Ⅰ组40例和Ⅱ组20例。观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月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Ⅰ组4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Ⅱ组2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3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输注后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 d内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30 d内CD_3^+CD_4^+、Th/Ts均低于输注前,CD_3^+CD_8^+高于输注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注前后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 d内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30 d内CD_3^+、NKT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治疗,可以激活免疫应答,初期免疫增强,随着时间延长,会出现免疫抑制。
陈琦唐宝佳陈康银汤一榕陈仁利
关键词:输注红细胞血液系统疾病淋巴细胞亚群
46例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慢性病贫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慢性病贫血临床表现、疗效与预后,总结疾病诊治经验。方法:2013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46例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慢性病贫血患者,进行详细的血尿常规、血液生化、ANA谱、唇腺活检、影像学检查,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等,对症及预防性用药,针对贫血,给予口服铁剂,严重贫血者给予输血治疗,同时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关节痛、咳嗽、球蛋白上升、尿蛋白、谷草转氨酶上升、发热、乏力、紫癜样皮疹、雷诺现象、间质性肺炎、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大泡形成;1个规范疗程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总铁结合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善率从高到低前3位为咳嗽、呼吸困难乏力、间质性肺炎,改善率从低到高前三位分别为口干、眼干、关节痛。结论: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慢性病贫血常伴有其他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可控制部分症状,对于贫血短期内疗效较好。
陈琦汤一榕陈仁利陈康银朱丽秀高小娟林莺聂成军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慢性病贫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