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消化道肿瘤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陈仁利毛文灏宋一凡汤一榕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贫血
- 2-甲氧雌二醇对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2-甲氧雌二醇对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2-甲氧雌二醇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随着2-甲氧雌二醇的浓度增高,HL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对照组凋亡率为(1.2±0.3)%,实验组2-ME210μmol/L为(9.7±2.1)%,2-ME230μmol/L为(11.6±3.0)%,2-ME250μmol/L为(15.8±2.9)%。白血病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2-ME对IK60细胞增殖有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 陈琦汤一榕陈仁利陈康银
- 关键词:2-甲氧雌二醇流式细胞仪
- 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检测112例 SLE 患者,男性7 例,女性105例,年龄14~75岁,平均(35±12)岁。所有 SLE 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
- 陈仁利汤一榕宋一凡
- 文献传递
- SAPHO综合征个案1例
- 患者叶XX,男,41岁,宁德人,以“反复多关节肿痛3年,再发2天”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前3年无明显诱因多关节肿痛、烧灼感,疼痛难忍伴活动受限,数天后自行缓解,初次发作关节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足第1跖趾关节,后累及踝关节...
- 朱丽秀陈仁利陈琦王修康汤一榕林烨聂成军
- 关键词:SAPHO综合征
-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焦虑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105例SLE确诊患者,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 SLE组经SDS测评判定为抑郁患病率为61.9%,SAS测评判定为焦虑患病率为45.7%,抑郁和焦虑同时存在者患病率为23.8%,SDS和SAS平均总分分别为(49±11.69)和(44±12.84),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发现疾病活动度评分越高,SDS和SAS评分就越高。结论 SLE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且疾病活动越重,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这对及早对SLE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朱丽秀陈仁利聂成军林新雁汤一榕陈琦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抑郁症
- 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与单独沙利度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单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沙利度胺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每位患者均总共治疗6个月,每2周记录患者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状况,并用疼痛模拟评分方法来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和疗效差异。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治疗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于不良反应,对照组20例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20例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微。结论沙利度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联合甲氨蝶呤可改善疗效并提高安全性。
- 汤一榕黄秀娟陈仁利
- 关键词: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
- 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疼痛程度及SF-36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疼痛程度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6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腰椎骨密度,血清钙(Ca)、磷(P)、肌酐(Scr)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0.89±0.14)g/cm^(2)高于对照组的(0.75±0.12)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血清Ca、P、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SF-36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1.71±0.25)分低于对照组的(2.84±0.38)分、SF-36评分(88.25±9.38)分高于对照组的(72.42±8.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腰椎的骨密度,改善其疼痛等临床症状,且该药物不会对患者机体内的生化指标代谢造成影响。
- 陈琦陈坤松宋一帆汤一榕黄芳王修康黄开敏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唑来膦酸腰椎骨密度疼痛程度
- 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输注红细胞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分为Ⅰ组40例和Ⅱ组20例。观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月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Ⅰ组4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Ⅱ组2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3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输注后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 d内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30 d内CD_3^+CD_4^+、Th/Ts均低于输注前,CD_3^+CD_8^+高于输注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注前后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 d内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30 d内CD_3^+、NKT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治疗,可以激活免疫应答,初期免疫增强,随着时间延长,会出现免疫抑制。
- 陈琦唐宝佳陈康银汤一榕陈仁利
- 关键词:输注红细胞血液系统疾病淋巴细胞亚群
- 反复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白塞病个案1例
- 患者刘XX,男,27岁,宁德人,以“反复外阴、口腔溃疡1年余,加重1月”为主诉入院。缘于1年余前外阴皮肤破损后出现胸闷、腹痛,在我院心胸外科检查CTA发现心包积液、右冠状动脉近段及远段假性动脉瘤形成,于外院行“心脏脓肿切...
- 朱丽秀陈仁利汤一榕
- 关键词:白塞病假性动脉瘤
- 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 2017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手足口病患儿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水平测定。结果 327例手足口患儿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CD4^+/CD8^+比值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患儿具有明显的免疫功能下降及免疫调节紊乱。
- 唐宝佳叶作东蒋煌舟陈康银汤一榕
- 关键词:手足口病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