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阙友雄

作品数:202 被引量:824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55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45篇甘蔗
  • 80篇基因
  • 25篇生物信息
  • 25篇生物信息学
  • 25篇克隆
  • 25篇黑穗病
  • 22篇培养基
  • 22篇甘蔗品种
  • 21篇转基因
  • 20篇培养基配方
  • 20篇病菌
  • 19篇荧光
  • 19篇荧光定量
  • 19篇黑穗病菌
  • 15篇实时荧光
  • 15篇实时荧光定量
  • 15篇组培
  • 14篇甘蔗黑穗病
  • 12篇电子克隆
  • 12篇增殖培养

机构

  • 17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7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玉林师范学院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武夷学院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美国农业部

作者

  • 190篇阙友雄
  • 132篇许莉萍
  • 78篇郭晋隆
  • 69篇陈如凯
  • 56篇苏亚春
  • 47篇高世武
  • 41篇林庆良
  • 28篇徐景升
  • 27篇张木清
  • 25篇罗俊
  • 22篇苏炜华
  • 17篇林剑伟
  • 16篇凌辉
  • 14篇张玉叶
  • 12篇张华
  • 11篇张积森
  • 11篇袁照年
  • 11篇黄珑
  • 9篇游倩
  • 9篇王恒波

传媒

  • 25篇作物学报
  • 20篇热带作物学报
  • 10篇应用与环境生...
  • 7篇生物信息学
  • 7篇中国作物学会...
  • 6篇生物技术通讯
  • 4篇热带亚热带植...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热带生物学报
  • 2篇2014中国...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糖料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3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19篇2015
  • 11篇2014
  • 18篇2013
  • 18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22篇2009
  • 15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基因表达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54
2009年
以甘蔗接种黑穗病菌后0、6、12、24、48、60和72h时间点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qPCR)技术,探讨25SrRNA、GAPDH、β-actin和β-tubulin4个内参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经geNorm程序统计学分析,4种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各异,25SrRNA>GAPDH>β-actin>β-tubulin,其中以25SrRNA表达稳定性最好,且根据该基因设计的两对定量PCR引物都是可行的。同时,甘蔗PPO基因表达特性的定量PCR分析也显示,甘蔗PPO基因与植物的抗病性相关。结果显示,研究中所筛选的内参基因是合适的。
阙友雄许莉萍徐景升张积森张木清陈如凯
关键词:内参基因基因表达实时定量PCR
黑穗病菌胁迫下甘蔗SSH文库构建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甘蔗黑穗病是一种由黑穗病菌引起的气传真菌病害,然而目前甘蔗与黑穗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厘清。本研究以接种黑穗病菌和接种无菌水的甘蔗感黑穗病品种ROC22为材料,利用SSH(Suppression Subtract...
黄宁凌辉张玉叶苏亚春肖新换黄珑吴期滨苏炜华许莉萍阙友雄
关键词:甘蔗黑穗病抑制消减杂交NORTHERN杂交
文献传递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机械压实酸化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5
2020年
探讨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微生物和甘蔗产量的影响,对机械压实后酸性土壤改良策略的制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设置添加松土精(B2)、添加生物菌肥(B3)、添加有机肥(B4)、添加生石灰(B5)4种土壤改良处理,以不添加土壤改良剂作为对照(B1),连续2个作物季对蔗地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微生物和甘蔗产量构成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B4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紧实度、贯入阻力和抗剪强度,提高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毛孔孔隙度,其固相容积率显著低于对照,液相容积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得到显著提升, B2、B3处理紧实度和总孔隙度降低,土壤物理性状得到一定改善, B5处理土壤pH值显著提升,土壤酸性得到改善, B3、B5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得到显著提升。4种土壤改良措施土壤细菌和真菌Shannon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高于对照,均能提升土壤耕层细菌和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降低土壤细菌中Proteobacteria (变形菌门)和Acidobacteria (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真菌中Basidiomycota (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细菌中Actinobacteria (放线菌)和Chloroflexi (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真菌中Ascomycota (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并改变其他真菌群落组成。4种土壤改良措施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成熟期甘蔗有效茎数和单茎重,从而增加甘蔗产量;效果以添加有机肥最好,生物菌肥其次。本研究为筛选适合改良和培肥机械压实酸性土壤措施,提高甘蔗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俊林兆里李诗燕阙友雄张才芳杨仔奇姚坤存冯景芳陈建峰张华
关键词:蔗地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微生物群落结构
一种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甜椒的组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甜椒的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无菌水制备、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甜椒抑菌组培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
苏亚春杨颖颖林庆良阙友雄高世武郭晋隆吴期滨唐柳青
文献传递
甘蔗Ca^(2+)/H^+反向运转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CAX(Ca^(2+)/H^+antiporter)是植物细胞膜Ca^(2+)主动运输体系的一个大类。本研究以高粱的CAX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XM_002441593)为探针,利用电子克隆并结合RT-PCR技术,获得甘蔗CAX1基因的1条cDNA序列,命名为Sc CAX1(GenBank登录号为KT79979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cCAX1基因全长784 bp,包含1个64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21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ScCAX1蛋白被定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蛋白二级结构元件多为α-螺旋,具有1个Na_Ca_ex superfamily。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甘蔗ScCAX1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各组织中均表达,但在茎中表达量最低,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PEG、NaCl、SA、ABA和Me JA胁迫过程中,ScCAX1基因的表达均受到调控。其中ABA、SA和PEG胁迫下表达量上调,均在胁迫24 h达到最大值。SA胁迫24 h的表达量为对照的5.47倍,而ABA胁迫24 h的表达量为对照的3.5倍。NaCl胁迫6 h的表达量达最大值,为对照的2.14倍。推测ScCAX1基因能够响应逆境胁迫,其表达可能与甘蔗的抗盐、抗渗透胁迫性状有关。
苏炜华刘峰黄珑苏亚春黄宁凌辉吴期滨张华阙友雄
关键词:甘蔗电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实时荧光定量PCR
甘蔗脂氧合酶基因ScLOX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LOX属于脂氧合酶超家族(lipoxygenase superfamily),是脂肪氧化途径的重要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和对外界刺激的抵御。本研究基于甘蔗(Saccharumspp.)转录组数据库,通过RT-PCR技术,首次从新台糖22号(ROC22)蔗芽中克隆获得ScLOX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K106188)的cDNA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cLOX1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2813 bp,开放读码框全长2664 bp,编码887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23,不稳定系数为39.77,亲水性平均值为-0.437,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但含有PLATLH2和Lipoxygenase活性位点,与高粱(Sorghum bicolor) LOX (XP002466613.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5.96%。预测ScLOX1基因的编码蛋白为酸性稳定亲水性非分泌蛋白,属于type I类非传统9-LOX。qPT-PCR分析结果显示,ScLOX1基因在蔗芽组织中特异性表达。接种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后, ScLOX1基因的表达量在抗病品种崖城05-179中短暂上升,但在感病品种ROC22中显著下降。分别对瞬时表达ScLOX1基因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植株叶片接种烟草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 coeruleum)和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表型观察、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和烟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显示,ScLOX1基因的过表达能够增强本氏烟对烟草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的防御,但对烟草青枯菌的作用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ScLOX1基因的表达受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抑制下调,但受脱落酸、氯化钠和聚乙二醇诱导上调。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甘蔗ScLOX1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资料。
孙婷婷王文举娄文月刘峰张旭王玲陈玉凤阙友雄许莉萍李大妹苏亚春
关键词:甘蔗脂氧合酶生物信息学实时荧光定量PCR
甘蔗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应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甘蔗中一个过氧化氢酶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命名为S-CAT。该基因全长2160bp,包含一个147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2个氨基酸。通过PSORT工具,预测甘蔗S-CAT蛋白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中。同源比对分析显示,S-CA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玉米、高粱、朝鲜碱茅、葡萄等植物中过氧化氢酶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97%,97%,95%,91%和92%。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实验克隆奠定基础。
陈珊珊郭晋隆李国印阙友雄许莉萍
关键词:甘蔗CAT基因电子克隆生物信息学
甘蔗杂交后代抗黑穗病性评价与抗感池构建
甘蔗黑穗病是世界和我国大陆最重要的真菌性病害,病株无蔗茎,产量损失严重,抗病育种是唯一有用的策略.为研究甘蔗杂交后代抗黑穗病性的遗传变异,构建抗病、感病近等基因池,配置了2个杂交组合,其中组合1为CP84-1198x科5...
阙友雄林剑伟黄文华林玮许莉萍
关键词:甘蔗杂交后代黑穗病抗性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甘蔗割手密种类甜蛋白家族鉴定及栽培种同源基因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类甜蛋白(thaumatin-like protein,TLP)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抗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甘蔗TLP家族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本研究利用甘蔗野生种割手密基因组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首先筛选获得122个SsTLP家族基因并进行蛋白理化性质、基因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和系统进化等分析;其次,从我国大陆主栽甘蔗品种ROC22中克隆到1条SsTLP87的同源基因ScTLP1,并对其基因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瞬时表达和转录自激活活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22个SsTLP家族基因分布在28条割手密染色体上,且存在多基因聚集现象,每条染色体上有1~13个SsTLP基因,多数SsTLP蛋白被预测为定位于细胞质的酸性疏水性不稳定蛋白。SsTLP家族基因结构类型多样,其内含子数目(1~30)、内含子相位(0~2)和Motif(1~5)存在多种类型和分布。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sTLP基因编码蛋白分别聚类在TLP家族的Ⅰ~Ⅹ分支上,其中具有抑菌潜力的第Ⅴ类SsTLP数量最多(36个)。从甘蔗栽培种ROC22克隆获得的ScTLP1基因编码227个氨基酸残基,属于第Ⅴ类进化聚类组,定位于细胞膜,不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其与割手密SsTLP87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56%。qRT-PCR分析表明,ScTLP1基因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组成型表达,且在蔗芽部位的表达量最高。ScTLP1基因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下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但受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氯化钠(sodium chloride,NaCl)、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和4℃低温诱导上调表达。瞬时过表达ScTLP1基因后,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中的DAB染色加深,乙烯合成相关基因NtEFE26和茉莉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NtPR3上调表达,且接种烟草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和烟草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的ScTLP1基因瞬时过
苏亚春李聪娜苏炜华尤垂淮岑光莉张畅任永娟阙友雄
关键词:甘蔗全基因组分析功能分析
甘蔗乙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3
2017年
乙醇脱氢酶基因(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在植物抵御涝害、冷害、干旱等逆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前期已构建的甘蔗受黑穗病菌胁迫后基因差异表达的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文库,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技术,从甘蔗品种ROC22中获得一条ADH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ugarcane Alcohol Dehydrogenase(Sc ADH;Gen Bank登录号为KJ577593).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c ADH基因全长为1 644 bp,含有1 14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37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Sc ADH蛋白为稳定、亲水的酸性非分泌蛋白,定位于叶绿体基质上.蛋白二级结构元件多为无规则卷曲,具有典型的ADH蛋白结构域以及NAD和锌的结合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甘蔗各组织中组成型表达,其中根中表达量最高,而叶中的表达量最低.在SA和Me JA胁迫下,Sc ADH基因的表达趋势为"先扬后抑",均在胁迫6 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7.34倍和11.81倍.在ABA胁迫下,该基因均上调表达,在胁迫12 h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5.53倍.在黑穗病菌胁迫下,该基因在感病品种ROC22中的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抗病品种YC05-179中的表达模式为"先抑后扬".综上推测Sc ADH基因在甘蔗应答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苏炜华黄宁凌辉刘峰曾瑞金苏亚春吴期滨高世武阙友雄
关键词:甘蔗生物信息学实时荧光定量PCR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