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钏兴宽

作品数:71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标准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2篇粳稻
  • 30篇水稻
  • 19篇栽培
  • 18篇杂交
  • 14篇选育
  • 12篇杂交粳稻
  • 11篇栽培技术
  • 11篇高产
  • 10篇不育
  • 10篇不育系
  • 9篇性状
  • 9篇两系杂交
  • 8篇水稻两用核不...
  • 8篇两系杂交粳稻
  • 8篇两用核不育系
  • 8篇核不育
  • 8篇核不育系
  • 7篇繁殖
  • 6篇粳稻品种
  • 6篇粳稻新品种

机构

  • 69篇保山市农业科...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种子管...
  • 1篇龙陵县农业技...
  • 1篇保山市农业环...

作者

  • 69篇钏兴宽
  • 61篇康洪灿
  • 58篇李国生
  • 57篇王锦艳
  • 32篇尹正钦
  • 22篇孙文涛
  • 21篇陈国松
  • 19篇王硕
  • 13篇何荣满
  • 12篇周兴王
  • 4篇金寿林
  • 4篇尹开庆
  • 2篇方国成
  • 2篇杨和团
  • 2篇谭学林
  • 2篇徐华山
  • 2篇李培德
  • 1篇杨勤忠
  • 1篇段家友
  • 1篇黄大军

传媒

  • 9篇杂交水稻
  • 7篇种子
  • 7篇云南农业科技
  • 6篇农业科技通讯
  • 6篇中国稻米
  • 5篇中国种业
  • 3篇作物杂志
  • 2篇耕作与栽培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云南农业
  • 2篇全国第十七届...
  • 1篇河南农业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吉林农业(下...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当代农机
  • 1篇北京农业(下...
  • 1篇时代农机
  • 1篇生物化工
  • 1篇全国第十六届...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镇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被引量:2
2022年
分析了当前乡镇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阐述了乡镇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乡镇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王锦艳康洪灿钏兴宽周兴王何荣满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农机推广
水稻生产几个技术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简述保山市水稻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保山市水稻生产的三条关键措施,即:因地制宜搞好区划和分类指导;搞好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
王锦艳钏兴宽
关键词:水稻生产良种栽培技术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中自生稻的成因及防控技术
2021年
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繁殖中,自生稻的发生会对种子纯度构成较大质量风险。通过对自生稻的产生原因及对亲本种子危害的分析,结合保山当地农业生产现状,提出“创新作物种植模式、做好品种布局规划、强化前茬作物管理、推广集中育秧技术、栽前灌溉促进发芽、严格进行田间除杂”等措施,以预防自生稻的发生及危害,确保水稻种子纯度。
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王锦艳周兴王王硕尹正钦何荣满
关键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繁殖种子纯度
岫系粳稻品种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2019年
以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育成并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0个常规粳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全生育期、有效穗、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作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0.603 4)>全生育期(0.334 3)>穗长(0.236 7)>千粒重(0.206 2)>株高(-0.369 3)>穗实粒数(-0.319 4);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有效穗(1.445 8)、穂实粒(0.737 5)、穂长(0.556 7)、千粒重(0.401 2)、株高(-0.143 9)、全生育期(-0.215 2)。研究结果对高原粳稻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硕钏兴宽康洪灿李国生王锦艳尹正钦何荣满
关键词:常规粳稻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高配合力两系杂交粳稻恢复系BR-4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选育高配合力亲本是育成强优势组合的基础。介绍高配合力恢复系BR-4的选育过程和主要性状表现以及繁殖技术要点。简要介绍配组组合保粳杂2号应用表现情况和制种技术要点。
钏兴宽李国生康洪灿王锦艳尹正钦孙文涛陈国松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恢复系
云南粳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对云南20世纪60年代到2013年以来引进或育成的188个粳稻品种(系)开展稻瘟病抗性测定分析。【方法】采用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合室内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接种的方法进行抗性评价分析。【结果】田间自然病圃鉴定表明,其中146个品种(系)感或高感穗瘟,占鉴定品种(系)的77. 66%;利用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室内进一步接种在田间叶瘟和穗瘟均表现抗病的32个材料,发现楚粳13号、凤稻16号、岫03-8和合系20号等13个品种表现良好的抗性。楚粳23号、楚粳25号和凤稻21号等12个品种表现出抗叶瘟但感染穗瘟;而昌粳8号、昌粳9号、昌粳11号和丽粳4号等4个品种则感叶瘟但抗穗瘟。【结论】田间表现抗病且室内接种表现良好抗性的品种,可用作开展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叶瘟表现感病,但穗瘟表现抗病的4个品种是否持有抗穗瘟的基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董丽英李国生赵秀兰刘树芳李迅东钏兴宽康洪灿杨勤忠
关键词:粳稻稻瘟病抗性
高原两系杂交粳稻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和相关性分析
2024年
以3个两系粳稻不育系、5个恢复系及其配组的15个组合为研究材料,以滇Ⅰ型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滇禾优203为对照,分析高原两系杂交粳稻组合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杂交组合主要经济性状间相关性以及杂交组合主要经济性状与亲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原两系杂交粳稻组合的产量和经济性状差异较大,与对照滇禾优203相比,高原两系杂交粳稻组合产量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库容量全部表现为负值,有效穗数、结实率表现正向优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负向优势。高原两系杂交粳稻组合产量与有效穗数、库容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组合的株高、穗长与父本及父母本的交互效应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株高上无超亲现象;有效穗数与母本和父母本的交互效应呈极显著正相关;每穗总粒数与父本和父母本交互效应呈极显著正相关。初步确立了高原两系杂交粳稻以矮秆多穗不育系与高秆大穗恢复系配组为最佳方式,同时确立了多穗、中高秆、高结实、穗粒协调的高原两系杂交粳稻理想株型模式。
钏兴宽杨钏杰李国生尹鹏熙王锦艳康洪灿张义段浩平
关键词:经济性状杂种优势
粳稻新品种岫粳2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3年
岫粳20号是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常规粳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云南省审定。介绍了岫粳20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康洪灿孙文涛钏兴宽李国生王锦艳陈国松尹正钦
关键词:常规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栽培
康洪灿李玉华李志杨李国生杨和团钏兴宽蔺应达王锦艳杨丽娟周兴王尹正钦何荣满邢贵荣庆李姗姗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中自生稻的成因及防控技术
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繁殖中,自生稻的发生会对种子纯度构成较大质量风险。通过对自生稻的产生原因及对亲本种子危害的分析,结合保山当地农业生产现状,提出"创新作物种植模式、做好品种布局规划、强化前茬作物管理、推广集中育秧技术...
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王锦艳周兴王王硕尹正钦何荣满
关键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繁殖种子纯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