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正钦
- 作品数:34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云南高原籼粳交错区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质量控制技术探讨被引量:3
- 2021年
- 利用云南高原籼粳交错区气候生态的立体多样性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是一条成功的高效途径。分析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质量风险形成原因,提出了种子质量控制技术,简要阐述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纯度鉴定的有效方法。
- 康洪灿李国生王锦艳周兴王杨钏杰尹正钦谢艳芬何荣满钏兴宽
- 关键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繁殖种子质量纯度控制技术
- 岫粳11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 2006年
- 孙文涛李国生尹正钦
- 关键词:栽培技术条纹叶枯病杂交选育抗稻瘟病
- 常温条件下稻种资源简易保存方法的研究与运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研究常温条件下保存稻种资源的简易方法,并贮存1 700份稻种资源,对贮存4.5年3种类型的8个水稻品种进行发芽率和发芽势测定,结果表明:研究成功的稻种资源保存方法实用有效,贮存4.5年的稻种资源发芽率为82.9%~98.8%,发芽势为73.3%~98.7%,均达到GB 4404.1-2008种用发芽率质量标准,贮存4.5年发芽率下降0~2.7%,发芽势下降0.1%~7.2%。不同品种间和不同品种类型之间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发芽势下降较发芽率下降明显。
- 钏兴宽孙文涛康洪灿李国生陈国松尹正钦王锦艳徐光
- 关键词:稻种资源发芽率发芽势
- 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技术试验初探
-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化肥用量,改进施肥方法,探讨了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减肥10%的处理产量最高,正常施肥处理其次,减肥20%的处理第3;正常施肥与减肥10%~20%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
- 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王锦艳王硕尹正钦
- 关键词:水稻化肥利用率
- 文献传递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76两优5号被引量:2
- 2019年
- 76两优5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不育系N95076S与恢复系保恢5号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钏兴宽王锦艳李国生康洪灿王硕陈国松尹正钦杨钏杰
-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 高产优质两系高原杂交粳稻新组合保粳杂2号被引量:5
- 2013年
- 保粳杂2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湖北省农科院育成的N95076S与自育两系粳稻恢复系BR-4配组育成的两系高原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田间生长繁茂,产量高,稻米品质达国标3级,抗性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50~1 900 m的中高海拔粳稻区种植。2012年通过云南省审定。
- 钏兴宽康洪灿李国生尹正钦王锦艳孙文涛陈国松
-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选育
- 岫系粳稻品种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 2019年
- 以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育成并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0个常规粳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全生育期、有效穗、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作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0.603 4)>全生育期(0.334 3)>穗长(0.236 7)>千粒重(0.206 2)>株高(-0.369 3)>穗实粒数(-0.319 4);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有效穗(1.445 8)、穂实粒(0.737 5)、穂长(0.556 7)、千粒重(0.401 2)、株高(-0.143 9)、全生育期(-0.215 2)。研究结果对高原粳稻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硕钏兴宽康洪灿李国生王锦艳尹正钦何荣满
- 关键词:常规粳稻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 高配合力两系杂交粳稻恢复系BR-4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选育高配合力亲本是育成强优势组合的基础。介绍高配合力恢复系BR-4的选育过程和主要性状表现以及繁殖技术要点。简要介绍配组组合保粳杂2号应用表现情况和制种技术要点。
- 钏兴宽李国生康洪灿王锦艳尹正钦孙文涛陈国松
-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恢复系
- 粳稻新品种岫粳2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3年
- 岫粳20号是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常规粳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云南省审定。介绍了岫粳20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 康洪灿孙文涛钏兴宽李国生王锦艳陈国松尹正钦
- 关键词:常规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 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栽培
- 康洪灿李玉华李志杨李国生杨和团钏兴宽蔺应达王锦艳杨丽娟周兴王尹正钦何荣满邢贵荣庆李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