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德松

作品数:42 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唐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对刺
  • 14篇中风
  • 11篇脑中风
  • 7篇眩晕
  • 7篇中风患者
  • 7篇通脉
  • 7篇逐瘀通脉胶囊
  • 7篇卒中
  • 7篇下肢
  • 7篇关节
  • 7篇感觉性
  • 6篇缺血
  • 6篇慢性
  • 6篇脑中风患者
  • 6篇脑卒中
  • 5篇血性
  • 5篇注射液
  • 5篇项针
  • 5篇慢性脑供血不...
  • 5篇脑供血

机构

  • 37篇河北联合大学
  • 9篇河北联合大学...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市肿瘤研...

作者

  • 41篇郑德松
  • 37篇李旗
  • 34篇田福玲
  • 31篇刘国荣
  • 28篇王洪彬
  • 28篇李雪青
  • 28篇马树祥
  • 28篇崔建美
  • 28篇陈金铭
  • 7篇王凤玲
  • 6篇张文丽
  • 5篇王大力
  • 4篇安亚臣
  • 4篇李倩
  • 3篇张江
  • 3篇姚林
  • 2篇李玉梅
  • 2篇高素玲
  • 1篇蒋守芳
  • 1篇闫红梅

传媒

  • 4篇中医药学报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科技信息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5篇2015
  • 28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穴埋豆法在乳腺癌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法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21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5例患者。A组在常规进行术后功能康复操锻炼的基础上,应用耳穴埋豆法;B组采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锻炼方法即患肢渐进式功能康复操。术后康复期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数字疼痛量表(NRS-10)及睡眠疗效进行测评,分析患者乳腺癌术后康复效果。结果:A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NRS-10疼痛评分较B组低,疼痛缓解疗效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睡眠状况总有效率为89.52%,优于B组的3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耳穴埋豆法,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肢疼痛不适、焦虑等有明显的疗效,此方法简单易行,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熊秀英翟晓蓉李华玉熊秀兰张文丽郑德松
关键词:乳腺癌康复
小儿推拿对小儿哮喘急性期肺功能损害预防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对小儿哮喘急性期肺功能损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急性期哮喘患儿100例,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应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未作任何治疗。待患儿急性发作时未作任何治疗前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两组患儿进行急性期肺功能损害程度评价并对发生率进行统计观察,两组FVC、FEV1、PEF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FEF25~7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大气道功能改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推拿手法可以改善急性期哮喘大气道肺功能。
田福玲李旗崔建美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哮喘小儿推拿肺功能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平衡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干预,观察下肢平衡功能变化。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上,未作其他相关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8 d,应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进行检测: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结果:2组治疗前后比较,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均有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除矩形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有效的提高脑卒中下肢平衡功能。
田福玲李旗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脑卒中
针刺对慢性脑缺血脑皮质区自由基相关指标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明确针刺对慢性脑缺血的脑皮质区自由基相关指标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慢性脑缺血(IR)和针刺组,对比观察各组动物慢性脑缺血5周时脑皮质病理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含量的影响。结果:IR组SOD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刺组的SOD活性表达明显高于IR组,ROS、XOD活性低于IR组,而MDA的活性明显低于IR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对慢性脑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此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应激而保护慢性脑缺血的神经功能损伤。
张文丽詹宇豪沈俊明蒋守芳王寒李旗郑德松刘国荣李倩
关键词:针刺自由基慢性脑缺血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偏瘫患者髋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偏瘫运动与静止髋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8 d,使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定系统对患者进行运动与静止髋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参数测定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足跟着地时,髋关节的屈曲角度值,髋关节的屈伸角度最大值和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中风偏瘫步态髋关节运动,提高步行功能。
李旗田福玲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关节角度脑中风
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对颈本体感觉性眩晕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对本体感觉性眩晕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颈本体感觉性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1次/d。治疗21天后应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检测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2组比较,除矩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可改变颈本体感觉性眩晕症状,提高平衡功能。
李旗田福玲王凤玲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步态时间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比较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与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步态时间周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阴阳对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针刺组取足阳明胃经穴位(髀关、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行平补平泻法;阴阳对刺组采用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阴经取足五里、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阳经取髀关、梁丘、阳陵泉等,阴经腧穴运用呼吸补泻法的泻法,阳经腧穴运用呼吸补泻法的补法。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学时间参数测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步行周期、患(健)侧支撑相时间(%)、患(健)侧单支撑相时间(%)、患(健)侧摆动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步行周期(1.75±0.21vs 2.02±0.37)、患(健)侧支撑相时间[(65.41±5.20)%vs(68.37±6.24)%,(70.99±6.47)%vs(74.51±5.19)%]、患(健)侧摆动相时间[(36.08±4.86)%vs(33.65±2.94)%,(31.04±3.41)%vs(26.77±2.67)%]、双支撑相时间[(36.91±5.10)%vs(41.22±5.39)%],阴阳对刺组较常规针刺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均P<0.05);两组支撑相时间(%)、单支撑相时间(%)、摆动相时间(%),治疗后患、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中风偏瘫患者步态运动周期,提高步行功能,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李旗田福玲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脑中风步态分析
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调脂作用。方法:将1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治疗;B组43例患者在A组用药基础上口服逐瘀通脉胶囊;C组45例患者在A组用药基础上静脉输入长春西汀注射液;D组51例患者在A组用药基础上采用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D组总有效率为96.07%,显著高于A组(60.97%)、B组(72.09%)和C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T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B组和C组(P<0.05),且血管事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更好地改善症状,调节血脂;可以稳定和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预防血管事件发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逐瘀通脉胶囊或长春西汀。
刘国荣王大力张文丽李旗安亚臣郑德松李倩张江
关键词:逐瘀通脉胶囊长春西汀注射液慢性脑供血不足颈动脉疾病颈动脉斑块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膝关节屈伸角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偏瘫运动与静止膝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使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定系统对患者进行运动与静止膝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参数测定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足跟着地时膝关节的屈曲角度值,膝关节的屈伸角度最大值、膝关节支撑相和摆动相关节的屈曲角度最大值和膝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中风偏瘫膝关节运动,提高步行功能。
李旗田福玲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关节角度脑中风
逐瘀通脉胶囊对中风恢复期下肢痉挛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对中风恢复期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实验组采用逐瘀通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应用Ashworth量表,对首次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测定患者的下肢肌痉挛,并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82.4%,对照组为75.6%;两组治疗后痉挛改善均明显,并有统计意义(#P﹤0.01,★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可有效的降低中风恢复期患者患侧下肢肌痉挛。
刘国荣李旗田福玲郑德松
关键词:中风痉挛逐瘀通脉胶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