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反应蛋白
  • 2篇蛋白原
  • 2篇心病
  • 2篇血分
  • 2篇血同型半胱氨...
  • 2篇血压
  • 2篇射血分数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综合征
  • 2篇纤维蛋白
  • 2篇纤维蛋白原
  • 2篇绝经后女性
  • 2篇急性冠脉
  • 2篇急性冠脉综合...
  • 2篇高血压
  • 2篇冠脉
  • 2篇冠脉综合征
  • 2篇冠心病
  • 2篇高敏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作者

  • 6篇郅青
  • 4篇杨帆
  • 4篇赵洛沙
  • 2篇李艳凤
  • 2篇李梦
  • 2篇李海禹
  • 2篇杜江川
  • 2篇杜琳
  • 1篇张文萍
  • 1篇朱记法
  • 1篇张晓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6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型高血压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性高血压组,比较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性高血压组中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比例及血脂、脑钠肽(BNP)情况。结果 H型高血压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02);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H型高血压是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相关性,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常规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会更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改善预后。
师强伟赵洛沙李海禹杨帆李梦李艳凤郅青
关键词:H型高血压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功能
甲亢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及冠脉特点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探讨甲亢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住院诊断的甲亢合并ACS患者(甲亢组)64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ACS患者(对照组)56例,分析其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甲亢组静息性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纤维蛋白原(FI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零病变及冠状动脉痉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合并ACS患者常发生静息性心绞痛,冠心病危险因素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有所不同,零病变及冠脉痉挛比例高,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其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机制。
李梦杨帆师强伟李艳凤郅青赵洛沙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痉挛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左房内径与心功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imer)、左房内径(LAD)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5例为试验组,非房颤患者55例为对照组,并记录其年龄(age)、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s-CRP、D-二聚体、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试验组的年龄、hs-CRP、D-二聚体、LAD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VEF与年龄(r=-0.196)、hs-CRP(r=-0.486)、D.二聚体(r=-0.209)、LAD(r=-0.741)呈负相关(P〈0.05)。年龄、hs-CRP、D-二聚体、LAD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炎症因子、纤溶系统因子以及心脏结构改变可能共同导致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功能的下降。
郅青杜江川杨帆李海禹张文萍杜琳赵洛沙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并且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高血压在全球内的发病率超过了2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
郅青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雌二醇高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
文献传递
不同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因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20例,将其分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剂量他汀治疗组,每组40例,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渗透压。结果①三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及冠脉介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BUN、Scr、尿渗透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FR均降低(P〈0.05),CysC、α1-MG、mALB均有明显升高,两高剂量他汀组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且两高剂量他汀组CysC、α1-MG、mALB升高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高剂量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三组患者BUN、Scr、尿渗透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FR升高(P〈0.05),CysC、α1-MG、mALB降低,两高剂量他汀组GFR升高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两高剂量他汀组CysC、α1-MG、mALB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高剂量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s-CRP在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以及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及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两高剂量他汀组的hsCRP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给予高剂量他汀治疗比常规剂�
杜琳张晓朱记法张由健郅青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雌二醇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雌二醇(E2)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收缩压≥140mmHg(1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Hg、入选前未服用降压药或已停用降压药至少4周的患者70例为高血压组,选取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的患者60例为非高血压组,采集其年龄、绝经年龄,并统计其空腹血糖(FPG)、hs-CRP、血HCY、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IB、雌二醇。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空腹血糖、hs-CRP、血HCY、甘油三酯、FIB均较高,而雌二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雌二醇与年龄(r=-0.736)、空腹血糖(r=-0.279)、hs-CRP(r=-0.324)、HCY(r=-0.662)、甘油三酯(r=-0.24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89)、FIB(r=-0.655)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组患者雌二醇水平与hs-CRP(95%CI-4.176^-0.164)、HCY(95%CI-4.423^-0.707)及FIB(95%CI-70.963^-11.883)呈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雌二醇水平与hs-CRP、HCY、FIB相关。
郅青杨帆杜江川贾亚丹赵洛沙
关键词:雌二醇高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