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玲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偏侧
  • 4篇偏侧咀嚼
  • 4篇咀嚼
  • 3篇电图
  • 3篇肌电
  • 3篇肌电图
  • 2篇咀嚼肌
  • 2篇嚼肌
  • 1篇第一磨牙
  • 1篇医生
  • 1篇张口
  • 1篇正畸
  • 1篇正畸治疗
  • 1篇特性分析
  • 1篇同侧
  • 1篇片状结构
  • 1篇下颌
  • 1篇下颌运动
  • 1篇磨牙
  • 1篇咀嚼肌肌电

机构

  • 6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6篇贾玲
  • 4篇王云
  • 3篇汪萌芽
  • 1篇李秀
  • 1篇柳海
  • 1篇邓超
  • 1篇柳雯
  • 1篇黄晓瑜

传媒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偏侧咀嚼者咀嚼肌肌电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者在下颌运动中的肌电特征。方法通过咀嚼肌表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正常咀嚼人群在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最大张口运动和咀嚼运动中咬肌(MM)和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偏侧咀嚼组大张口运动中左二腹肌前腹(LDA)、右二腹肌前腹(RDA)平均肌电峰值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咀嚼运动中左咬肌(LMM)平均肌电峰值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2)偏侧咀嚼组在MPP、最大张闭口运动和咀嚼运动中MM活动不对称指数高于双侧咀嚼组(P<0.05),MPP、咀嚼运动时DA活动对称性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结论长期偏侧咀嚼造成了MM和DA对称性的改变,咀嚼肌做功下降。
贾玲王云邓超
关键词:偏侧咀嚼咀嚼运动肌电图
用于缝合的镊子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缝合的镊子,包括镊子本体,所述的镊子本体的两个尖端同侧的对称位置各设有一个月牙片,所述月牙片为开口向外的弧形片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生缝合创口...
柳海黄晓瑜姚思文贾玲李秀柳雯朱彤辉
文献传递
偏侧咀嚼患者的下颌运动特性分析
目的:通过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偏侧咀嚼患者,分析偏侧咀嚼发生率;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Electrognathography,简称EGN)和咀嚼肌表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简称EMG)同步检测技术,比较...
贾玲
关键词:偏侧咀嚼咀嚼肌肌电图
文献传递
偏侧咀嚼对张闭口运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患者在最大张闭口运动中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正常咀嚼人群在大张口运动中的运动轨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偏侧咀嚼组在大张口运动时开闭口轨迹多数分离,开口型与与双侧咀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偏侧咀嚼组张闭口运动时垂直向和矢状向位移显著低于双侧咀嚼组(P<0.01)。结论:最大张闭口运动中偏侧咀嚼组开口型多数偏向工作侧,50%的人群开闭口轨迹分离,开口度减小,说明长期偏侧咀嚼会导致张闭口运动轨迹的异常。
贾玲王云汪萌芽
关键词:偏侧咀嚼
临床浅析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临床研究分析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临床疗效以及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等。方法:本组病例为伴第一恒磨牙严重病变或缺失的牙列拥挤患者20例(男5人,女15人),平均年龄为(17.9±3.9)岁,拔除病变的第一磨牙,运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解决牙弓拥挤或前突后,剩余拔牙间隙则前移第二磨牙关闭,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特点和适应证。结果:20例患者经过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20.5±4.8)月,上下牙列排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接触良好,牙弓间隙全部关闭,面部侧貌改善。结论: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有一定的可行性,把握矫治方法和技巧,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贾玲王云汪萌芽
关键词:第一磨牙正畸治疗
偏侧咀嚼患者大张口运动特性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患者在最大张闭口运动中的下颌运动特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2级在校本科学生进行偏侧咀嚼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偏侧咀嚼者30名,双侧咀嚼者30名。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electrognathography,EGN)和咀嚼肌表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同步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双侧咀嚼人群在大开口运动中的运动轨迹和肌电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偏侧咀嚼组左二腹肌前腹(left anterior digastric muscle,LDA)、右二腹肌前腹(right anterior digastric muscle,RDA)平均肌电峰值(the average electromyogram peak,Amp)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偏侧咀嚼组在大张口运动时开闭口轨迹多数分离,开口型与与双侧咀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咀嚼组张闭口运动时垂直向和矢状向位移明显低于双侧咀嚼组(P〈0.01)。咬肌Amp与右侧方位移呈正相关。结论:最大张口运动中偏侧咀嚼组LDA,RDA,左咬肌的Amp降低;开口型多数偏向工作侧,50%的人群开闭口轨迹分离,开口度减小;偏侧咀嚼导致肌肉性能改变的同时引起运动轨迹的异常。
贾玲王云汪萌芽
关键词:偏侧咀嚼肌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