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豆状核
  • 7篇肝豆状核
  • 5篇豆状核变性
  • 5篇肝豆状核变性
  • 5篇变性患者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尿酶
  • 3篇尿微量蛋白
  • 3篇微量蛋白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血清
  • 2篇治疗慢性乙型...
  • 2篇疗效观察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机构

  • 5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海安县人民医...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薛明月
  • 7篇吴君霞
  • 6篇胡纪源
  • 5篇刘庆云
  • 3篇杨茜
  • 3篇姜海
  • 3篇马心锋
  • 2篇王训
  • 2篇王华雨
  • 2篇张杰
  • 2篇陈后勤
  • 2篇刘庆云
  • 1篇赵欣
  • 1篇黄茂
  • 1篇程楠
  • 1篇李涛
  • 1篇张杰
  • 1篇韩咏竹

传媒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铜生化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总结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血清铜生化[血清铜离子(Cu2+)、铜氧化酶(SCO)和铜蓝蛋白(CP)]水平,分析其对诊断HLD的价值。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盐酸对苯二胺比色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288例HLD患者和9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Cu2+、SCO和CP水平;对285例血清铜生化水平降低的患者按临床分型(假性硬化型42例、脑内脏混合型49例、肝型138例、Wilson型59例)和年龄(0~10岁、11~20岁、21~30岁和≥31岁)分组后对其铜生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88例HLD患者中有3例血清铜生化水平正常,铜生化异常率为98.96%。285例血清铜生化结果降低的HLD患者的血清Cu2+、SCO、CP水平分别为(2.46±1.73)μmol/L、0.027(0.005~0.248)U/L、(55.07±31.87)m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5.09±2.42)μmol/L、0.492(0.269~0.798)U/L、(306.37±46.84)mg/L](P<0.01)。HLD患者临床分型中Wilson型的SCO水平明显低于肝型及假性硬化型(P<0.01),CP水平明显低于肝型及脑内脏混合型(P<0.05、P<0.01);假性硬化型的血清Cu2+高于其他临床型(P<0.05、P<0.01)。0~10岁组的血清Cu2+最低,≥31岁组血清铜生化结果高于其他年龄组。血清Cu2+、SCO和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5、0.994和0.996;最佳诊断界值分别是6.34μmol/L、0.121 U/L和123.1 mg/L;灵敏度、特异性和误判率均相同,分别为95%、100%和0%。结论血清铜生化检测是诊断HLD最高效、便捷的筛查项目。HLD患者血清铜生化的最佳诊断界值是Cu2+≤6.34μmol/L、SCO≤0.121 U/L和CP≤123.1 mg/L。
吴君霞杨茜薛明月刘庆云胡纪源
关键词:铜蓝蛋白铜氧化酶肝豆状核变性
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CHB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CHB患者分别接受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28天,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异甘草酸镁、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均有显著的下降。结论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酯酰胆碱联用治疗CHB疗效较好。
姜海王华雨薛明月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异甘草酸镁多烯磷酯酰胆碱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酶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在不同类型HLD中测定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mALB和RBP水平,采用连续监测法检测尿NAG水平。结果:各中医证型及西医临床分型HLD组尿mALB、RBP和NAG测定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各中医证型及西医临床分型组组间mALB、RBP及NAG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尿常规尿蛋白定性阴性HLD中阳性率分别为RBP94.74%、mALB78.07%和NAG35.09%。其中mALB与NAG呈正相关(r=0.26,P<0.01),mAL B与RBP水平呈正相关(r=0.232,P<0.01),NAG与RBP水平呈正相关(r=0.180,P<0.01)。结论:尿mALB、RBP和NAG检测对HLD早期肾损害具有诊断价值,其中RBP阳性率最高达94.74%。HLD各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型间尿mALB、RBP和NAG水平无明显差异。
陈后勤胡纪源吴君霞薛明月刘庆云马心锋张杰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肝酶谱的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血清肝酶谱的变化。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77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胆碱酯酶(CHE)的水平。结果 HLD患者血清中各项指标的水平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T(P<0.01)、AST(P<0.01)、GGT(P<0.01)、TBA(P<0.01)、TBIL(P<0.01)、DBIL(P<0.01)和ADA(P<0.0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HE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5'-N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肝酶谱检测对HLD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的早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吴君霞刘庆云薛明月杨茜胡纪源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胆汁酸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酶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HLD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在不同类型HLD中测定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
胡纪源陈后勤吴君霞薛明月刘庆云马心锋张杰
文献传递
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以硫普罗宁加常规护肝降酶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护肝降酶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硫普罗宁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均有显著的下降,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减轻其症状,可有效地缓解其疾病的发作。
姜海薛明月王华雨
关键词:硫普罗宁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酶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 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对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mALB和RBP水平,采用连续监测法检测...
陈后勤胡纪源吴君霞薛明月刘庆云马心锋张杰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肾脏损伤尿酶尿微量蛋白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肾小管损害相关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尿肾小管损害相关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检测196例HLD患者(HLD组,其中假性硬化型45例,脑内脏混合型41例,肝型58例,Wilson型52例)和47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尿常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肾小管损害相关标志物[包括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HLD组中,尿常规正常54例,异常142例;HLD组尿NAG、RBP、α1-MG和β2-M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HLD组各型间尿NAG、RBP、α1-MG和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常规异常的HLD患者尿NAG、RBP和α1-MG水平显著高于尿常规正常的患者(均P<0.01),但尿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D患者尿液中肾小管损害相关标志物水平均显著升高,尿NAG、RBP和α1-MG水平可以更敏感的反映HLD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吴君霞薛明月刘庆云杨茜王训胡纪源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血清Cys C联合尿mAlb监测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球损害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HLD患者Cys C和mAlb水平及其对诊断HLD肾小球损伤的意义。方法使用粒子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11例HLD患者和47名正常对照者,分别检测血清Cys C和尿液mAlb。按尿常规检查是否正常,将211例HLD患者中的150例分为尿常规检查正常组(61例)和尿常规检查异常组(89例);在各组之间进行血清Cys C和尿液mAlb水平比较。结果HLD患者血清Cys C和尿液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尿常规检查异常组尿液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尿常规检查正常组。结论 HLD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存在损害;尿液mAlb反应HLD患者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性高于血清Cys C。
吴君霞薛明月刘庆云程楠王训韩咏竹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胱抑素C微量白蛋白
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疗效分析
2016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40例和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观察两组治疗12 w的疗效。结果在治疗8 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HBe Ag阴转率分别为32.5%和20.0%,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比,无显著性相差(分别为17.5%和5.0%,P>0.05),在治疗12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95.0%对62.5%,P<0.05);在治疗12 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和无应答率分别为57.5%、40.0%和2.5%,而拉米夫定治疗患者则分别为37.5%、45.0%和17.5%,其中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疗效更优。
姜海薛明月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胸腺肽Α-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