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晓亮

作品数:20 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双馈
  • 10篇谐振
  • 10篇次同步谐振
  • 8篇双馈风机
  • 8篇风机
  • 5篇阻尼控制
  • 5篇串补
  • 4篇电磁暂态
  • 4篇电磁暂态仿真
  • 4篇电压
  • 4篇端电压
  • 4篇暂态
  • 4篇暂态仿真
  • 4篇双闭环
  • 4篇双闭环控制
  • 4篇机端电压
  • 4篇风电
  • 4篇风电场
  • 4篇闭环
  • 4篇闭环控制

机构

  • 14篇清华大学
  • 8篇东北电力大学
  • 8篇国家电网公司...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国家电网公司
  • 4篇国网内蒙古东...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河北省电力研...
  • 1篇北方联合电力...
  • 1篇大连科技学院
  • 1篇南方电网科学...
  • 1篇国网冀北电力...
  • 1篇四方电气(集...

作者

  • 20篇董晓亮
  • 9篇谢小荣
  • 5篇李江
  • 4篇韩英铎
  • 4篇李国庆
  • 4篇唐健
  • 3篇田旭
  • 2篇侯金鸣
  • 1篇柳百成
  • 1篇石伟
  • 1篇郭锡玖
  • 1篇李军徽
  • 1篇沈厚发
  • 1篇黄天佑
  • 1篇姜齐荣
  • 1篇孟凡超
  • 1篇袁朝龙
  • 1篇张景利
  • 1篇马庆贤
  • 1篇刘全

传媒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高电压技术
  • 2篇电力系统自动...
  • 2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研究与测试被引量:14
2014年
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接入串补输电系统面临的次同步谐振问题,研制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generator terminal subsynchronous dampingcontroller,GTSDC)。它由多模态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和基于链式结构的高压大容量电流跟踪变流器构成,通过向机组定子侧注入幅值和相位可控的扭振模态互补频率的电流,实现抑制轴系扭振的目标。阐述GTSDC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研发一套等效容量为10 MVA、输出电压为22 kV的装置,并在上都电厂660 MW机组上进行现场参数整定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GTSDC能大幅提高扭振模态阻尼并有效抑制持续激励引发的强迫性轴系扭振,为解决次同步谐振和振荡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技术手段。
谢小荣郭锡玖吴景龙赵永林刘全康君董晓亮
关键词:次同步谐振电流跟踪控制
基于非线性规划方法的PSS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1年
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参数配置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按照工程中要求,电力系统稳定器(PSS)通过励磁系统产生的电磁力矩在所考虑的频率范围内(0.2~2.0 Hz)与机组转速的相位差应在±30°范围,亦即超前电磁功率偏差60°~120°。通过检测振荡过程中PSS输出信号和机组功率振荡信号中各个模式之间的相位差即可评价PSS的控制效果,进而实现预警,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对PSS参数进行校正。采用非线性规划法(NLP)对PSS现场实测原有参数进行优化,使优化后的结果满足工程上的需要,使之更有效的抑制低频振荡的发生。
董晓亮李江李国庆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器低频振荡PRONY分析
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影响因素及稳定区域分析被引量:67
2015年
以华北地区某风电场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为原型,首先通过特征值灵敏度分析得到影响风机次同步谐振的主导因素。然后研究了对包含最大功率跟踪在内的风机全运行区域的稳定性,说明了各种主导因素变化对风机稳定性和安全运行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串补度越高,次同步谐振风险越大,稳定区面积越小。风机转子侧变流器电流环比例系数对次同步谐振起负阻尼,若将该系数降低会对次同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该系数越小,稳定区的面积越大。研究还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降低风机台数会消除次同步谐振风险并且谐振频率随着风机台数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风机参数设置和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建议。
董晓亮谢小荣杨煜韩英铎
关键词:双馈风机次同步谐振影响因素
大型铸锻件关键共性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马庆贤康进武张景利石伟董晓亮沈厚发钟约先柳百成荆涛黄天佑袁朝龙高建军曹志远刘晓光杨小兵李华炜孙凤先宋恩余
研究成果来源于"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型铸锻件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项目编号为2007BAF02B00)中的三个核心课题.该研究成果应用于重大装备成形制造领域.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采取有力...
关键词:
基于域方法的饱和励磁控制器设计
2012年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受到物理结构的限制,励磁电压的输出含有饱和环节,其具有非线性特征。基于域方法,提出饱和励磁控制器的设计思路。首先,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模型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进行动态补偿,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然后,引入饱和指示器,将含饱和环节的线性化模型转化为多面体模型,并将饱和系统的二次稳定性条件用不等式表示出来;引入初始状态域,将初始状态域含于椭球吸引域内的几何关系表示为不等式;最后,为使系统在给定初始状态域、吸引域和线性矩阵不等式区域内满足二次稳定条件,将控制器设计问题转化为双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问题。算例研究表明:设计的控制器是有效的,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
李江李军徽王利猛李国庆董晓亮
一种基于WAMS/PMU的PSS在线评估方法被引量:11
2012年
提出一种基于WAMS/PMU技术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在线评估方法,给出了判断PSS控制效果的评估指标,该指标综合了PSS增益和相移对控制效果的作用。PMU连续采集待评估机组的输出及其PSS/励磁的控制输出;低频振荡时,WAMS通过高速通信网络采集机组和电网的PMU录波信号,并采用Prony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各主导振荡模式及其对应PSS输出信号和开环系统的幅频、相频特性,计算各模式的评估指标。对两机等值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孟凡超董晓亮高志强李国庆谢小荣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稳定器PRONY分析广域测量系统
基于定转子转矩分析法的双馈风机次同步谐振机理研究被引量:34
2015年
从双馈风机电磁转矩表达式出发,将转速变化时导致的电磁转矩变化量分为定子转矩变化量和转子转矩变化量两部分。在推导定子、转子电磁转矩与转速的关系式后,利用关系式的幅频和相频响应,分别研究定子、转子电磁转矩及总电磁转矩对转速变化量的作用,从而解释双馈风机串补系统发生次同步谐振的原因。按照此方法,研究了转速、串补度、控制器参数对风机串补系统次同步谐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电磁转矩对次同步谐振起正阻尼的作用,定子电磁转矩对次同步谐振作用的性质与振荡频率有关。风机转速及转子侧变流器内环比例系数变化主要影响转子电磁转矩,串补度变化主要影响定子电磁转矩。
董晓亮谢小荣韩英铎李江
关键词:双馈风机次同步谐振
沽源风电场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典型事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6
2017年
针对沽源风电场串补输电系统的次同步谐振(SSR)特性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沽源风电场串补输电系统及其SSR事件,通过典型振荡现象的分析和各次振荡事件的统计,总结得到该系统SSR问题的特性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建立沽源风电场串补系统的等效模型,利用PSCAD/EMTDC对典型事件进行仿真复现,结合特征值分析,对SSR机理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接着,利用特征值灵敏度分析法确定了风力机全运行区域内影响SSR特性的主导因素,并对其影响大小进行量化分析,并且进一步区分影响稳定性和谐振频率的主导因素。发现转速的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输出功率,风力机台数,串补度、转子侧内环电流比例系数。影响谐振频率的主导因素是串补度,其次为风力机台数、转速、输出功率。最后,根据现场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为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合理化建议。
董晓亮田旭张勇宋佳
关键词:固定串补次同步谐振影响因素
采用SEDC和GTSDC抑制SSR的控制参数优化设计与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目前次同步谐振问题的研究现状,分别对次同步谐振产生的机理,分析方法和抑制措施进行了讨论。以上都电厂出现的次同步谐振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大量的仿真和分析。在一二期工程上应用“SEDC+TS...
董晓亮
关键词:次同步谐振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遗传退火算法
双馈风力发电机串补输电系统全运行区域的次同步特性分析被引量:41
2014年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串补输电系统中出现的次同步谐振(subsychronous resonance,SSR)问题,现有研究多是针对风机处于最大功率跟踪运行区域的情况进行的,不够全面;风机还有恒转速运行区域和定功率等其它运行区域。对双馈风机全部运行区域进行了分析,以华北地区某风电场实际的风机参数及运行方式为原型,建立了双馈风机与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和PSCAD仿真模型,进而利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方法对双馈风机串补系统全运行区域的次同步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SSR稳定区。结果表明:在低风速条件下,风机无论运行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还是其他运行状态都会发生SSR现象;随着风速增大,风机稳定运行区域的面积逐渐增大。据此,对实际风电场的稳定运行提出建议。
董晓亮谢小荣刘辉李雨韩英铎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机串联补偿次同步谐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