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英铎

作品数:204 被引量:3,998H指数:3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8篇电气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14篇电力
  • 95篇电力系统
  • 28篇电压
  • 22篇输电
  • 18篇无功
  • 18篇广域
  • 17篇电网
  • 16篇电平
  • 16篇控制器
  • 15篇暂态
  • 14篇电机
  • 14篇电能
  • 14篇电能质量
  • 14篇相量
  • 14篇励磁
  • 13篇电力系统稳定
  • 13篇振荡
  • 13篇系统稳定
  • 12篇相量测量
  • 11篇同步相量

机构

  • 197篇清华大学
  • 15篇澳门大学
  • 4篇河海大学
  • 4篇西门子股份公...
  • 3篇北京四方继保...
  • 3篇中国南方电网
  • 3篇南方电网科学...
  • 2篇东北电力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国家电力调度...
  • 2篇河南省电力试...
  • 2篇北京四方同创...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作者

  • 204篇韩英铎
  • 43篇谢小荣
  • 42篇姜齐荣
  • 37篇王仲鸿
  • 28篇陆超
  • 16篇崔文进
  • 16篇闵勇
  • 16篇刘文华
  • 14篇魏应冬
  • 12篇袁志昌
  • 12篇张树卿
  • 10篇乐健
  • 9篇唐义良
  • 7篇陈建业
  • 7篇宋强
  • 7篇杨潮
  • 7篇黄志刚
  • 6篇黄民聪
  • 6篇李函
  • 5篇王心丰

传媒

  • 48篇电力系统自动...
  • 29篇清华大学学报...
  • 27篇中国电机工程...
  • 13篇电网技术
  • 4篇电工技术学报
  • 4篇电力自动化设...
  • 3篇电力系统及其...
  • 2篇中国电力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电力电子技术
  • 2篇电力设备
  • 2篇南方电网技术
  • 2篇首届全国青年...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气传动自动...
  • 1篇国际电力
  • 1篇电气时代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汉字文化
  • 1篇中国电力企业...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20篇2003
  • 12篇2002
  • 14篇2001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力系统综合负荷模型简化方案及辨识参数集选取被引量:12
2015年
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合理的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和实时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综合负荷模型被广泛采用,但完整描述其动态特性需要十余个参数,在线辨识全部参数几乎不可能。文中从综合负荷模型状态方程入手,在保证暂态响应近似相等的准则下提出一种综合负荷模型简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参数对负荷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及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最终选取了感应电动机比例、电动机暂态电抗、电动机稳态滑差以及电动机转子时间常数组成辨识参数集,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
于松泰张树卿韩英铎陆超汪际峰苏寅生
关键词:电力系统负荷综合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电力系统稳定
悬浮电容多电平逆变器的通用PWM控制方法被引量:25
2003年
多电平逆变器及其PWM控制是近年来电力电子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悬浮电容多电平逆变器因为不需要独立的直流电源来维持每级电平电压和电平数容易扩展等优点而备受青睐,但是悬浮电容电压的平衡问题却制约其推广应用。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理论上适用于任意电平悬浮电容逆变器的通用PWM控制方法,该方法由“波形优化电压合成算法”和“开关状态选择法则”两部分组成。前者基于“伏秒等效”原则,以优化输出线电压波形为目标,由参考波直接确定各相电压电平和相应的持续时间及输出顺序;后者则用于选择合适的冗余开关状态,以同时控制悬浮电容电压的平衡,而且还能保证功率开关频率的均衡,便于实现数字化。该方法在悬浮电容五电平逆变器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并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严干贵刘文华陈远华韩英铎
关键词:悬浮电容多电平逆变器PWM电力电子技术
调度员培训仿真器中三相不对称系统的稳态仿真
2001年
针对调度员培训仿真器 (DTS)的特点 ,提出了一个在以单相仿真为主的 DTS中嵌入三相不对称系统稳态仿真的方法 ,包括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该方法基于相分量模型 ,除对变压器和线路采用详细模型外 ,还能够考虑多项式负荷。算法在不收敛情况下以误差最小解为计算结果 ,提高了DTS的鲁棒性。以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仿真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在 DTS中的重要作用 ,并揭示出负荷特性对消弧线圈运行整定有重要影响。
段刚王心丰袁启海韩英铎
关键词:调度员培训仿真器消弧线圈三相不对称系统稳态仿真电力系统
双馈风力发电机串补输电系统全运行区域的次同步特性分析被引量:41
2014年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串补输电系统中出现的次同步谐振(subsychronous resonance,SSR)问题,现有研究多是针对风机处于最大功率跟踪运行区域的情况进行的,不够全面;风机还有恒转速运行区域和定功率等其它运行区域。对双馈风机全部运行区域进行了分析,以华北地区某风电场实际的风机参数及运行方式为原型,建立了双馈风机与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和PSCAD仿真模型,进而利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方法对双馈风机串补系统全运行区域的次同步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SSR稳定区。结果表明:在低风速条件下,风机无论运行于最大功率跟踪状态还是其他运行状态都会发生SSR现象;随着风速增大,风机稳定运行区域的面积逐渐增大。据此,对实际风电场的稳定运行提出建议。
董晓亮谢小荣刘辉李雨韩英铎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机串联补偿次同步谐振
FACTS装置控制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被引量:11
1999年
在归纳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FACTS装置控制器设计中会遇到的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诸如快速信号采集处理、控制的多目标、直流偏磁问题、不对称问题、控制与保护、控制器之间的协调等,做了较全面的综述。
王强姜齐荣梁旭刘文华王仲鸿韩英铎
关键词:控制器FACTS装置交流输电系统
STATCOM无功电流的鲁棒自适应控制被引量:82
2001年
从器件级、装置级和系统级 3个层次讨论电压源型STATCOM的数学建模和控制器设计 ;提出了一种鲁棒型直接自适应控制算法 ,以解决STATCOM模型参数未知情况下无功电流的追踪控制问题。在对象系统严格正实性得以验证的基础上 ,系统地选择了控制器的设计参数 ,并考虑了输入输出噪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从而使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数字仿真结果表明 。
谢小荣崔文进唐义良韩英铎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功电流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
美国大停电事故启示及我国电网安全稳定对策
首先简要介绍了8·14美国大停电事故,分析了该事故对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安全稳定对策,分析了动态无功功率补偿对提高稳定性的作用,介绍了基于PMU的新一代电网动态监测和控制系统及以PMU系统为基础的阻尼控...
韩英铎姜齐荣谢小荣沈斐
关键词:大停电事故电网安全
文献传递
并联电容投切对孤立系统低频减载设计的影响被引量:22
2002年
进行系统低频减载方案设计时 ,简单的频率响应模型由于未考虑系统电压对频率过程的影响而导致不少情况下无法适用。文中针对孤立小受端系统 ,通过仿真表明在大有功缺额扰动下此类系统极易出现低电压问题 ,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频率行为 ,并影响了低频减载装置的动作。通过比较不同的并联电容投切模式对频率过程的影响 ,提出了合理抑制电压升高基础上的更为合理的减载方案 ,以更有效地恢复系统频率和电压。
时伯年黄志刚韩英铎
关键词:并联电容电压偏差电力系统可靠性
基于广域测量噪声信号的电力系统节点相位关系辨识方法
基于广域测量噪声信号的电力系统节点相位关系辨识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向电力系统负荷处注入小幅度随机扰动时序,测量系统的响应时序信号,再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法辨识低频振荡模式的频率、阻尼比参...
陆超吴超韩英铎
文献传递
基于GPS同步相量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控制被引量:21
2002年
首先简要回顾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最近 10年的发展 ,研究了基于 GPS同步相量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的实现前提和理论模式。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在利用 GPS同步相量技术研究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时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基于简化模型、同调组法、角度曲线外推法、能量函数法和人工智能法等 ;总结了 GPS技术与电网稳定控制结合的多种途径 ;并提出了基于同步相量实现电力系统的区域暂态稳定控制是 GPS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最高形式 。
时伯年崔文进吴京涛韩英铎黄志刚
关键词:GPS同步相量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控制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