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式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恶性疟
  • 5篇原虫
  • 5篇疟疾
  • 5篇疟原虫
  • 5篇恶性疟原虫
  • 2篇探针
  • 2篇咯萘啶
  • 2篇磺胺
  • 2篇磺胺多辛
  • 2篇恶性
  • 2篇DNA探针
  • 2篇伯氨喹
  • 1篇单剂
  • 1篇血源
  • 1篇乙胺嘧啶
  • 1篇荧光抗体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生物素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机构

  • 8篇海南省热带病...
  • 3篇海南省疾病预...
  • 2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符式刚
  • 4篇邢奇芬
  • 3篇庞启滨
  • 3篇蔡贤铮
  • 2篇陈锡欣
  • 1篇华德
  • 1篇王香凤
  • 1篇程义亮
  • 1篇史金端
  • 1篇赵中平
  • 1篇蒙锋
  • 1篇付斌
  • 1篇谢永慧
  • 1篇杨宝金
  • 1篇管惟滨
  • 1篇韩广东
  • 1篇刘克义
  • 1篇何建文
  • 1篇邢翀
  • 1篇王佳燕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DNA探针监测疟疾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含恶性疟原虫DNA片段的质粒pBF4探针,通过核酸分子杂交试验,探针的敏感性为20pg靶DNA和0.001%原虫血症;并可从多种疟原虫DNA标本中特异地检出恶性疟原虫DNA.显示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样,与镜检的符合率为95.4%(123/129),表明本探针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陈锡欣黄炳成杨宝金韩广东赵中平付斌符式刚
关键词:光敏生物素DNA探针疟疾流行病学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在体外存活时间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在体外存活时间 ,分析其培养虫血的感染活力。 方法 采用Tragers等常规体外培养方法 ,待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的原虫率达到 15 %~ 2 0 %时 ,吸取含虫血于保存液置 4℃贮存 ,以后每天吸取少量虫血培养 ,2 4h观察原虫生长情况。 结果 恶性疟原虫血 4℃贮存 2d疟原虫减虫率 80 6% ,10d几乎为10 0 % ;11d已未发现疟原虫。 结论 估算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在体外 4℃贮存 ,存活时间不超过 11d。
符式刚邢奇芬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培养存活时间
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7—2016年收录热带医学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近10年(2007—2016年)SCI收录热带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论文发表情况、热带医学交叉涉及的学科门类、相关的重要研究机构、项目资助等情况。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中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库(JCR)中的学科分类为依据,对热带医学、公共环境职业健康、传染病、寄生虫病学4门学科的期刊在2007—2016年间发表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4门学科相关的310本期刊共检索得到480 413篇研究论文,分析表明这些研究与免疫学、微生物、药理学与药学、环境科学等存在较大的交叉。SCI数据库收录的热带医学及相关学科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美国是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和高被引论文最多的国家,中国在热带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参与论文占比从2007年2.17%激增到2016年的5.98%,是所有国家中增幅最大的。国际上主要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是加州大学系统、哈佛大学、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中国排名最靠前的是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资金资助方面,大部分是来自各国国家机构的资助,国外有一部分来自慈善资金和生物制药公司的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的主要资助来源,占20.58%。结论目前,美国在热带医学相关科研方面的总体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热带医学相关领域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产出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在自主创新方面亟待加强。从资金资助模式来看,国外的民间慈善机构和生物制药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王佳燕史金端符式刚谢永慧黄艳邢翀
关键词:SCIJCR文献计量分析
抗氯喹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及其抗性程度的变化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建立抗氯喹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株 ,观察其对氯喹和喹哌的抗性变化。 方法 按 Trager等常规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方法和 Reckmann等分别进行体外连续培养和药效测试。 结果 所解冻培养的 3虫株 ,在培养初期疟原虫生长细弱 ,且能产生配子体 ,并以低配子体率维持一定时间 ,随着配子体消失 ,疟原虫无性体健壮 ,繁殖良好 ;对药敏测定 ,3株疟原虫对氯喹皆具高程度抗性 (分别为 32、6 4和 32 pmol/ # ) ;对喹哌也具抗性 (分别为 6 4、6 4和 32pmol/ # ) ,但连续培养一定时间后 ,对氯喹抗性程度逐渐下降 ,最后皆转变为敏感 (分别为第 170、110和第 80 d)。而对喹哌抗性则无变化。 结论  3株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不稳定 ,可能与原抗性程度不高和易逆有关。
符式刚邢奇芬庞启滨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疟疾
咯萘啶与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单剂及两天疗法加伯氨喹治疗恶性疟的效果被引量:3
1996年
目的:在海南省多重抗性恶性疟流行区,观察咯萘啶加伯氨喹与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加伯氨喹两种方案治疗恶性疟的效果。方法:采用咯萘啶与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各500mg、1000mg、50mg单剂口服以及3药各800mg、1000mg、50mg2d分服,同时各加伯氨喹45mg2d分服,治疗恶性疟各50例。结果: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9.8±27.2h和42.1±20.5h,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46.9±13.3h和51.0±14.2h,24h减虫率分别为80%和78%。28d治愈率皆为100%。药物副反应较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两组各有3例发生溶血反应,心电图有窦性心动过缓或伴窦性心律不齐。结论:表明两种方案均可治愈抗性恶性疟。
黄在松蒙锋符式刚
关键词:咯萘啶磺胺多辛乙胺嘧啶
应用免疫荧光抗体直接法鉴定蚊胃血源的实验观察
1993年
以免疫荧光抗体直接法检测蚊胃血,结果201份蚊胃人血及10份人血均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0%。33份蚊胃鼠血及牛、猪、鸡、鸭血各10份为阴性。表明该法检测蚊胃人血特异性高,结果准确、操作简单。
符式刚
关键词:荧光抗体
DNA探针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用我国自己克隆的恶性疟原虫DNA,分别用同位素和生物素标记后用作探针,检测了采自海南、云南和山东省的血样。镜检的符合率:恶性疟98.3%,间日疟88.9%,混合感染血100%,正常人血99.9%。探针检测敏感度为84个原虫/μ1血;同位素标记比生物素标记敏感100倍;可用放置2年的血样,不必提取DNA直接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可进行检测,效率比镜检提高10倍以上。研究表明,DNA探针技术可做为疟疾监测的重要手段。
刘克义陈锡欣黄炳成程义亮蔡贤铮符式刚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DNA探针
体外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生长状况的快速判定
2006年
目的寻找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简便的培养方法。方法按Tragers等常规体外培养方法,在每培养24h换液时观察培养上清液颜色和测试pH值并采样镜检原虫感染率和疟原虫形态,分析疟原虫生长状态与培养上清液颜色的关系。结果上清液颜色为紫黄色、淡黄色、黄色、淡棕黄色、深棕黄色时,其PH值约分别为7.50~8.00、7.20~7.50、7.20~7.50、6.97~7.12和6.78~7.00,当上清液颜色为淡黄色、黄色、淡棕黄色时显示疟原虫生长形态最好,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83%~4.12%、5.00%~10.80%和8.00%~20.60%、退化原虫率分别为3.12%~5.15%、1.25%~2.25%和1.87%~2.98%,上清液为淡紫黄色和深棕黄色时显示培养液过碱和过酸,恶性疟原虫生长不佳、原虫感染率分别为0.25%和3.08%~11.34%,退化原虫率分别为75.50%~80.43%和35.68%~58.45%。结论培养上清液为淡黄色、黄色、淡棕黄色时显示疟原虫生长好,上清液为淡紫黄色和深棕黄色时显示不适合恶性疟原虫生长,根据上清液的颜色,可快速判定疟原虫生长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
符式刚邢奇芬庞启滨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PH值
聚合酶链反应用于恶性疟疾诊断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合成一对恶性疟原虫特异引物,用聚合酶链的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岛恶性疟病人滤纸血滴30例,结果28例阳性,在206bp处可见一条清晰易辨的扩增条带,2例阴性经血片复查,其中1例为间日疟原虫;同时检测间日疟病人血滴和未发现原虫的发热病人血滴各16例,均为阴性,与镜检符合率达98.4%(61/62例)。初步表明PCR法具有准确、敏感、特异、简捷等优点,采用滤纸血滴方便现场采样、保存和送检,且易批量检测,在疟疾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将可替代血片镜检法,逐步扩大应用。
蔡贤铮王香凤华德符式刚何建文管惟滨陈历昌
关键词:PCR疟疾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初步检测被引量:3
1999年
以3-乙酰吡啶(APAD)作为辅酶而设计的微量酶比色法检测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PLDH的OD值随恶性疟原虫率的提高而明显升高,特别是当原虫率达1%以上时,PLDH的OD值更显著,但在低原虫率(0.4%以下)时,阳性血样与阴性血样OD值有时错位或不能区别。同时显示,同样的原虫率血样裂殖体(S)和滋养体(T)期比环状体(R)期PLDH的OD值明显升高。
符式刚邢奇芬庞启滨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