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建文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5篇合酶
  • 3篇原虫
  • 3篇疟疾
  • 3篇疟原虫
  • 3篇DNA
  • 3篇病毒
  • 2篇疫苗
  • 2篇致病
  • 2篇致病机制
  • 2篇片段
  • 2篇重叠延伸PC...
  • 2篇酶切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工程疫苗
  • 2篇基因片段
  • 2篇庚型

机构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海南省热带病...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0篇何建文
  • 4篇蔡龙荣
  • 4篇于洋
  • 3篇叶芳耘
  • 3篇辛宏
  • 2篇华德
  • 2篇王香凤
  • 2篇朱诗应
  • 2篇邵力
  • 2篇朱分禄
  • 2篇蔡贤铮
  • 2篇戚中田
  • 2篇宋燕斌
  • 2篇潘卫
  • 2篇管惟滨
  • 2篇崔晓红
  • 1篇米庆胜
  • 1篇郑兆鑫
  • 1篇符式刚
  • 1篇辛宏

传媒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是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构建方法。以覆盖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的5个较小的基因片段为起始材料,经过重叠延伸PCR、酶切、连接和转化等,完成GBV-C/HGV基因组全...
戚中田朱分禄邵力何建文潘卫崔晓红朱诗应宋燕斌
文献传递
淋病奈瑟菌隐蔽性质粒的克隆及PCR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7
1995年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自淋病奈瑟菌标准分离株中克隆了4.2kb的隐蔽性质粒,并根据该质粒DNA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淋病奈瑟菌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标本处理简单、反应程序优化,可在2.5小时内完成一次检测。对21株淋病奈瑟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全为阳性;而对22株其它菌株检测均为阴性,证实了该法的特异性。与涂片、培养法比较,PCR阳性率最高。结合临床检测了706例性病患者,总阳性率为28.6%(202/706)。实验表明该PCR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对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所克隆的含有4.2kb隐蔽性质粒DNA还可用作制备探针和PCR阳性对照。
叶芳耘蔡龙荣施少林何建文辛宏于洋晏碧君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质粒克隆聚合酶链反应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5年
选择覆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核蛋白(NP)基因的保守区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抽提RNA,建立了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临床血清样本中HFRSVRNA的方法。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及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了其具有特异性。结果显示HFRSV阳性细胞培养液、16份患者血清均为阳性,而1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该方法具高特异、高敏感的特点,为临床早期、快速诊断,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鉴定HFRSV提供了新手段。
辛宏于洋蔡龙荣何建文叶芳耘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聚合酶链反应RNA出血热病毒
反意寡核苷酸的治疗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1991年
反意寡核苷酸作为治疗的新方法正受到广泛重视。它设计合理,合成及纯化方便,作用敏感、特异。由于其作用机制的多重性及普遍性,应用范围较广。目前,在原核及真核生物中的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反意寡核苷酸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况。
何建文于洋
关键词:药理
硬红斑皮损中结核杆菌特异DNA的观察被引量:5
1994年
顾军米庆胜何建文牟贤龙陈明张永生
关键词:硬红斑结核杆菌DNA
聚合酶链反应用于恶性疟疾诊断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合成一对恶性疟原虫特异引物,用聚合酶链的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岛恶性疟病人滤纸血滴30例,结果28例阳性,在206bp处可见一条清晰易辨的扩增条带,2例阴性经血片复查,其中1例为间日疟原虫;同时检测间日疟病人血滴和未发现原虫的发热病人血滴各16例,均为阴性,与镜检符合率达98.4%(61/62例)。初步表明PCR法具有准确、敏感、特异、简捷等优点,采用滤纸血滴方便现场采样、保存和送检,且易批量检测,在疟疾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将可替代血片镜检法,逐步扩大应用。
蔡贤铮王香凤华德符式刚何建文管惟滨陈历昌
关键词:PCR疟疾
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是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构建方法。以覆盖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的5个较小的基因片段为起始材料,经过重叠延伸PCR、酶切、连接和转化等,完成GBV-C/HGV基因组全...
戚中田朱分禄邵力何建文潘卫崔晓红朱诗应宋燕斌
文献传递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在海南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效果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 建立适合疟疾流行区现场应用的PCR 检测间日疟的方法, 并在现场与常规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方法: 通过改良血样的采集及模板处理, 设计引物及优化反应条件等, 建立简便、敏感与特异的PCR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方法, 并在海南省疟疾流行区对310 例间日疟患者与镜检法进行比较。结果: PCR 检测间日疟原虫具有特异性, 其敏感性为10 个原虫/μl。PCR检测和镜检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4.2% 和31.9% , 与PCR比较, 镜检法有5 例误诊或漏诊。结论: 此PCR 法可用于现场检测间日疟患者。
何建文蔡贤铮张永生王香凤华德王赛梅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聚合酶链反应疟疾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特异基因片段的克隆及部分序列分析
1994年
本研究通过分离、培养恶性疟原虫FCC1/HN分离株,提取、纯化其基因组DNA,用BamH1部分酶切,并克隆pUC18载体,转化受体菌株大肠杆菌JM103,用基因组DNA探针筛选转化子,对杂交信号最强的克隆片段pHF1作部分序列分析,在国内首次明确恶性疟原虫FCC1/HN特异DNA部分序列。pHF1克隆片段约1.2kb,两端分别测定了328和271个碱基。G+C含量为26.8%,并有较多的酶切位点,便于作亚克隆,该序列还可用作DNA探针或PCR扩增模板有较大实用价值。
于洋何建文郑兆鑫管惟滨周元昌蔡龙荣叶芳耘辛宏
关键词:疟原虫克隆DNA疟疾
用固相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恶性疟原虫DNA特异片段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建立了固相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并对培养的FCCl/HN株及西双版纳恶性疟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对FCCl/HN株DNA敏感到0.2pg,相当于10个疟原虫,对西双版纳疟疾患者检测恶性疟30例,间日疟4例,证实PCR仅特异扩增恶性疟原虫DNA。提示固相PCR是早期、敏感、特异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方法。
于洋何建文蔡龙荣叶芳耘辛宏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疟原虫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