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永昌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食管肿瘤
  • 3篇肿瘤
  • 2篇疗法
  • 2篇放疗
  • 2篇放射疗法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变化
  • 1篇散射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切除
  • 1篇食管切除术
  • 1篇术前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放疗
  • 1篇屏蔽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外放疗
  • 1篇微波

机构

  • 4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秦永昌
  • 2篇苏国荣
  • 2篇张楚敏
  • 1篇赵玉林
  • 1篇张景伟
  • 1篇石涛
  • 1篇李岳虹
  • 1篇李红霞
  • 1篇王保胜
  • 1篇刘海龙
  • 1篇闫根尚
  • 1篇陆寓非
  • 1篇李定杰
  • 1篇沙永慧
  • 1篇桑玫
  • 1篇宋伟
  • 1篇李鼎九
  • 1篇陈娜
  • 1篇郭燕
  • 1篇李然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铅衣屏蔽消除散射线对放疗病人影响的研究
1996年
作者采取加铅衣屏蔽放疗组与无铅衣屏蔽放疗组对126例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提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两组正常率分别为:92.4%和51.7%、91%和65%、98.5%和70%,均P<0.01;两组胃肠道反应,一级分别为75.8%和41.7%(P<0.01),二级分别为19.2%和38.3%(P<0.05),三级分别为6%和20%(P<0.05)。
张景伟陆寓非张楚敏李定杰苏国荣秦永昌石涛徐建华李然宋纬
食管腔内加温合并体外放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1996年
1986年2月~1988年2月,作者开展了前瞻性食管腔内微波加温合并体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研究。随机分食管腔内加温合并体外照射(R+H)和单纯照射(RT)两组,R+H组外照射DT40Gy,腔内加温每周1~2次,每次45分钟,要求肿瘤表面温度>43℃。RT组仅体外照射DT60Gy,每次2Gy,每周5次。近期疗效显示,R+H组CR率达46.0%,RT组为24.0%,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1、3、5年生存率R+H组分别为81.2%、42.4%、23.7%,RT组为59.0%、24.2%、16.7%,两组比较,1、3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加温热剂量T90<43℃者定为加温不合格,仅将平均T90≥43℃的病例进行计算,其5年生存率为26.9%。因标本数较少,与RT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加温次数与疗效无明显相关因素。
王建华李鼎九陈娜李岳虹张楚敏苏国荣秦永昌宋伟王保胜
关键词:食管肿瘤微波疗法放射疗法
食管癌术后放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放疗的价值。方法  1990~ 1992年 ,行根治性切除胸段食管癌 97例 ,其中单纯手术 49例 ,术后放疗 48例 ,同时合并化疗 10例。结果 单纯手术与术后放疗和/或化疗的 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5 9%和 89% ,5年生存率为 19%和 2 5 %。2年局部控制率术后放疗组显著高于手术组 (P<0 .0 1)。 5年生存率术后放疗虽优于单纯手术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术后放疗是提高食管癌局部控制率的重要手段。
桑玫郭燕李红霞秦永昌沙永慧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切除术放射疗法
X线影像变化在食管癌术前加速放射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X线影像变化在食管癌术前加速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18例直接手术困难的晚期食管癌接受术前加速放射治疗及手术。将放射治疗后的X线分级及变化 ,结合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加速术前放射治疗结束后第 2d的食管钡餐造影与第 14d的比较 ,后者的X线分级有明显的升级现象 ;其中由Ⅲ、Ⅳ级上升为Ⅱ、Ⅲ级者最多 ,但无越级上升或降级者。放射治疗后第 14d的X线分级与手术切除率、术后病理反应分级、长期生存率均呈正相关 ,即X线分级越好 ,临床疗效越好。结论 食管癌术前加速放射治疗后的X线影像变化 ,对食管癌的治疗方法选择。
闫根尚刘海龙赵玉林秦永昌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摄影术X线影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