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 作品数:94 被引量:62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评价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的长期OS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2007-2013年间共46例食管鳞癌患者入组,化疗方案为顺铂75 mg/m2分3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0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共1个周期.同期3DCRT常规分割40 Gy.放疗结束后4周行手术切除.结果 全组46例患者均完成术前放化疗,44例接受手术切除.术前放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轻微.R0切除率为96%,pCR率为30%.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声嘶、颈部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4%、7%、5%、2%、2%.全组1、3、5年样本数分别为38、29、27例,OS率分别为84%、54%、45%.pCR组与非pCR组1、3、5年OS率分别为89%、49%、49%和82%、60%、44% (P =0.681).37例放化疗后降期的1、3、5年OS率分别为94%、68%、57%,稳定+上升的7例分别为43%、0、0(P=0.000).结论 术前同期放化疗能提高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术后疗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放化疗后降期患者的长期OS显著提高,但还需大样本观察证实.
- 吴小源邢文群刘劲松王雯贺春语陈永顺杨原源郝大选王建华
- 关键词:预后
- 放射治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合并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 86例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 :综合组 46例 ,外照射同常规放射治疗组 ,放射治疗当日及外照射达DT40Gy时 ,同时合并化疗 ,化疗方案 :氟尿嘧啶 ( 5 -FU)5 0 0mg·d-1,5d ;顺铂 (DDP) 3 0mg·d-1,5d ;亚叶酸钙 (CF) 2 0 0mg·d-1,5d ;常规放射治疗组 46例 (单放组 )食管癌常规外照射总量DT60~ 64Gy/ 6~ 7周 ,每次 2Gy ,每周 5次。均采用 8MVX线照射。结果 全部病人随访 3年以上 ,随访率 98 4%。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综合组和单放组分别为 40 3 %和 2 9 0 % ( χ2 =1 2 6P >0 0 5 ) ;综合组和单放组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5 8%、5 1 61%、3 7 10 %和 5 8 10 %、3 2 2 6%、2 0 97%。 2、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的毒副反应综合组高于单放组。结论 放疗合并DF方案加CF化疗优于单纯放疗 。
- 张景伟刘劲松王建华
- 关键词:化疗预后
- 放射治疗合并心理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张楚敏李定杰王建华
- 关键词:肺肿瘤心理治疗
- 负压真空垫对胸部肿瘤放疗时的固定作用被引量:8
- 2004年
- 王保胜王祥宋伟王建华
- 肿瘤诊疗网络建设探讨
- 2005年
- 文章主要介绍河南省肿瘤诊疗网络建设的基本情况,诊疗网络组织主要职责、运行管理以及工作经验和体会。
- 李刚王建华马保根
- 关键词:肿瘤
-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联合肠内营养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同步放化疗是非手术食管癌标准治疗方案,但患者放化疗过程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影响精确放疗,加重毒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降低治疗疗效.本研究主要对比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的食管鳞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期间联合或不联合肠内营...
- 李涛李杰朱广迎祝淑钗王建华刑力刚谢丛华申良方杨道科吕家华
- DF方案化疗合并放射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DF方案化疗合并放射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将50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两组行前瞻性临床研究.一组25例放射治疗开始行DF方案化疗(综合组),另一组25例行单纯放疗(单放组).放射治疗均采用6 MV X线常规分割外照射,靶区剂量为50~60 Gy.结果综合组和单放组放疗半量时有效率(CR+PR)分别为68.0%和36.0%(P<0.05);放疗全量时有效率分别为88.0%和64.0%(P<0.05).综合组食管炎发生率为48.0%,单放组为24.0%(P<0.05).综合组52.0%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单放组20.0%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P<0.05).其他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DF方案化疗合并放射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局控率,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明显加重,但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可以耐受.
- 吴慧邱荣良王雯王建华刘海龙
- 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比较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CRT)和调强放疗(IMRT)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三种射野设计计划中靶区剂量及正常组织受量。方法选取10例在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定位,正确定义GTV、CTV、PTV,设计三种照射方式:三野适形,为前后对照射野加一个侧野,加楔形板;5野调强,角度选择为均匀5野的变化型态;7野调强,角度选择为均匀分摊。处方剂量为50Gy,主要比较以下观察指标:PTV≥95%剂量,适合度(CI);肺总的V5、V10、V20、Dmean,脊髓的Dmax,心脏的V40。结果靶区剂量分布,三种方法差异不明显。正常组织心脏受量无差异性;脊髓受量三野适形计划比两种调强计划稍高;肺各项观察指标无差异性,综合比较三野适形计划优于两种调强计划。结论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调强放疗无优势,适形放疗稍优。
- 李定杰刘海龙毛荣虎刘如郭小奇雷宏昌王建华
- 关键词:剂量学
- 食管腔内加温合并体外放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1996年
- 1986年2月~1988年2月,作者开展了前瞻性食管腔内微波加温合并体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研究。随机分食管腔内加温合并体外照射(R+H)和单纯照射(RT)两组,R+H组外照射DT40Gy,腔内加温每周1~2次,每次45分钟,要求肿瘤表面温度>43℃。RT组仅体外照射DT60Gy,每次2Gy,每周5次。近期疗效显示,R+H组CR率达46.0%,RT组为24.0%,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1、3、5年生存率R+H组分别为81.2%、42.4%、23.7%,RT组为59.0%、24.2%、16.7%,两组比较,1、3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加温热剂量T90<43℃者定为加温不合格,仅将平均T90≥43℃的病例进行计算,其5年生存率为26.9%。因标本数较少,与RT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加温次数与疗效无明显相关因素。
- 王建华李鼎九陈娜李岳虹张楚敏苏国荣秦永昌宋伟王保胜
- 关键词:食管肿瘤微波疗法放射疗法
- 食管癌腔内微波加温合并放疗的剂量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对用腔内微波加温合并体外放疗的55例食管癌进行了临床热剂量分析,观察T90能否作为食管癌腔内微波加温的热剂量。材料与方法1986年~1988年55例食管癌用腔内微波加温并体外放疗(RT+H)。放疗采用8MVX前后两野对穿,剂量4周40Gy,每周5次,每次2Gy。热疗:915MHz微波食管腔内辐射器加温,每次45分钟,每周1~2次,共3~8次。用3个热电偶测量肿瘤表面温度,从温度曲线得出每次的T20、T50、T90值和数次平均值。结果当T90在42℃~42.9℃,43℃~43.9℃和44℃~44.9℃时局控率分别为0%,44.4%和68.8%。随着T90升高局控率也提高,呈S状曲线。近期疗效显示:疗后X线Ⅰ级:T90≥43.5℃的病例,局控率60%,T90≥44℃局控率78%;Ⅱ级:T90≥43.5℃的局控率为47%,T90≥44℃的为67%,显示X线Ⅰ级又T90≥44℃的预后好。T90<43℃的3例病人在3年内死亡。T90>43℃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6.5%(45/52)、46.2%(24/52)和26.9%(14/52)。结论食管癌腔内热疗时测量3个点可作为分析热剂量的依据。T90作为食?
- 王建华李鼎九陈娜
-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微波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