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江 作品数:21 被引量:13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椎体成形手术单侧与双侧入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6月,9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并胸腰椎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不同,随机分为单侧组(48例)和双侧组(50例),前瞻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者受伤到手术的时间、术后随访时间、手术时间,观察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Lee法),测量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法)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d、术后1年分别采用VAS、ODI(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全部获得完整随访,两组中患者性别、年龄、患者受伤到手术的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治疗48例,手术时间(34.87±5.91)min,骨水泥注入量(6.20±0.66)mL,术中发现骨水泥渗漏16例(33.3%),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10.19±2.12)%,椎体后凸角度改善(13.23°±1.58°);术后1d及1年VAS评分较术前分别改善(4.05±0.12)、(5.42±0.12),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后1d改善(1.40±0.11);术后1d及1年ODI评分较术前分别改善(35.46±1.89)%、(47.88±2.21)%,术后1年ODI评分较术后1d改善(11.42±0.24)%;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发生10例(20.9%)。双侧组治疗50例,手术时间(41.66±6.90)min,骨水泥注入量(4.88±0.52)mL,术中发现骨水泥渗漏9例(18.0%),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10.48±1.43)%,椎体后凸角度改善(13.04°±2.03°);术后1d及1年VAS评分较术前分别改善(4.06±0.11)、(5.30±0.10),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后1d改善(1.34±0.08);术后1d及1年ODI评分较术前分别改善(36.08±2.13)%、(47.54±1.97)%,术后1年ODI评分较术后1d改善(11.26±0.54)%;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6例(12.0%)。两组发生� 刘春磊 胡懿郃 王贵清 汤勇智 王湘江 侯瀚涛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环状RNA circAZIN1在骨关节炎中调控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研究环状RNA(circRNA)hsa_circ_0003304(circAZIN1)在骨关节炎(OA)中调控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基因芯片检测人脂肪源性干细胞(hADSC)成软骨分化过程中circ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从基因芯片检测差异化表达最明显的前10位circRNA中,用IL-β及TNF-α构建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进一步筛选出circAZIN1,过表达circAZIN1(转染pcDNA3.1-circAZIN1-EF1-ZsGreen质粒)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对软骨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影响。RNA-蛋白体外结合(RNA pull down)试验检测circAZIN1结合的蛋白,miRNA-circRNA Interactions预测circAZIN1可能海绵吸附的微RNA(miRNA)及其位点,进一步利用TargetMiner、miRDB及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circAZIN1可能海绵吸附的miRNA及下游mRNA,过表达miRNA后检测circAZIN1、miRNA及下游的mRNA是否存在镜像调控现象。结果circAZIN1在hADSC成软骨分化过程中(第3天和第21天)、IL-β及TNF-α构建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中差异化表达最明显(第3天组vs.第21天组、对照组vs.IL-β组、对照组vs.TNF-α组);过表达circAZIN1可促进软骨细胞ECM的合成、抑制其分解;RNA-Pull down试验检测到circAZIN1明显结合AGO2蛋白,提示circAZIN1海绵吸附miRNAs的可能性大,进一步数据库预测circAZIN1的下游miRNA为hsa-miR-654-3p,而hsa-miR-654-3p的下游mRNA为CACNA1I,最后过表达hsa-miR-654-3p后qPCR检测证实circAZIN1、hsa-miR-654-3p及CACNA1I间存在镜像调控现象。结论circAZIN1通过海绵吸附hsa-miR-654-3p继而抑制CACNA1I的沉默效应从而发挥抑制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这为circRNA在OA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湘江 韩嘉跞 杨浪 温国洪 关鸿 王贵清 利洪艺关键词:骨关节炎 软骨退变 软骨细胞 术前影像学规划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学规划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57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常规PVP治疗的患者,348例)与规划组(2016年1~12月采用术前影像学规划指导PVP治疗的患者,230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的方法按1∶1的比例得到与规划组在年龄、性别、术前VAS评分相匹配的常规组,两组各145例。比较两组PSM匹配前后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结果PSM匹配前两组手术情况比较: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规划组均少(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骨水泥渗漏比、术后1 d VAS评分规划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匹配后两组手术情况比较: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规划组少(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骨水泥渗漏比、术后1 d天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影像学规划指导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以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刘春磊 王湘江 邹华 龙英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3月,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3例,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块,空心螺钉固定骨折块。通过1年以上随访行疗效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以Lysholm评分系统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完整随访,平均随访16m(12~25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23~65分,平均(48.45±5.23)分;术后83~96分,平均(91.34±6.53)分。优11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2.3%。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李云华 刘春磊 王贵清 王湘江 邹华关键词:交叉韧带 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 空心螺钉固定 PVP治疗合并COPD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肺功能变化。方法对38例COPD合并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了椎体成形术,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1周、3月及12个月后患者肺功能、VAS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 PVP术后患者VAS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降低,术后1周显著降低,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评分逐渐降低。患者手术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分钟通气量(MVV)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术前及术后VAS评分与活动能力评分改善值之间,VAS评分与各肺功能指标改善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PVP术后COPD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活动能力及肺功能得到改善。 王湘江 汤勇智 刘春磊 王贵清 杨立群 黎昭华 侯翰涛 陈勇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肺功能 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Cobb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两组末次随访时比较,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及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黎昭华 汤勇智 杨立群 王贵清 利洪艺 王湘江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颈前路手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肌萎缩颈椎病患者采用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2.5岁。单节段椎间盘减压8例,双节段椎间盘减压4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观察患者术后肌力恢复情况。采用JOA 评分系统评定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并计算改善率,对手术前后 JOA 评分的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大部分患者肌力不同程度的恢复,采用 JOA 评分,术前为(12.40±0.95)分,术后随访为(15.4±1.15)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改善率评定疗效,优2例,良5例,有效2例,无效3例。结论经前路手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是一种疗效较确切的手术方法,及早手术治疗对于该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王湘江 王贵清 汤勇智 杨立群 黎昭华 利洪艺 刘春磊 侯翰涛关键词:肌萎缩 颈椎病 前路手术 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优越性。[方法]本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间,收治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42例,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传统组24例采用传统术式(后正中入路)完成整个手术,改良组18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减压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传统组,改良组手术切口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效果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是一种合理、微创的手术方式。 汤勇智 陈勇 王湘江 王贵清关键词:入路 椎旁肌间隙 胸腰段骨折 神经损伤 闭合复位经皮髌骨针张力带微创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髌骨针张力带微创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髌骨闭合性横行新鲜骨折(Rockwood分型为Ⅱ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髌骨针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0.6 min),切口长度1.8~3.2 cm(平均2.4 cm),术中出血量20~40 m L(平均26.4 m L),住院时间5~9 d(平均6.5 d)。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5.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8个月),骨折愈合率100%;术后1年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优28例、良14例,优良率100%(42/42)。随访期间无膝关节疼痛不适、骨折再移位及针道感染,无髌骨针旋转、松动及脱出。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髌骨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恢复快,疗效满意。 王湘江 王贵清 万彬 谭小波 张廷帅关键词:髌骨 骨折 骨固定钢丝 生长因子与骨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骨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变,常好发于膝关节,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作为关节中重要的细胞组成,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功能紊乱是OA发病的重要机制。生长因子在OA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炎症、创伤愈合、血管形成、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方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但不同的生长因子在OA中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甚至同一种生长因子在OA相关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也不相同。因此,全面了解生长因子与OA的相关性,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鸿 利洪艺 杨浪 温国洪 王湘江关键词: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滑膜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