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丽伟

作品数:42 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油藏
  • 8篇驱油
  • 7篇岩心
  • 7篇三元复合体系
  • 6篇黏度
  • 6篇物理模拟
  • 6篇复合驱
  • 5篇渗流
  • 5篇聚合物凝胶
  • 4篇性能评价
  • 4篇压裂
  • 4篇油田
  • 4篇渗流特性
  • 3篇调驱
  • 3篇压裂裂缝
  • 3篇压裂液
  • 3篇岩石
  • 3篇油层
  • 3篇三元复合驱
  • 3篇适应性

机构

  • 4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9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
  • 4篇中海石油(中...
  • 2篇大庆市永晨石...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42篇牛丽伟
  • 31篇卢祥国
  • 14篇谢坤
  • 12篇刘进祥
  • 9篇李建冰
  • 9篇周彦霞
  • 7篇喻琴
  • 6篇胡勇
  • 3篇王荣健
  • 3篇胡淑琼
  • 3篇张宝岩
  • 3篇杨敏
  • 3篇孙哲
  • 2篇单五一
  • 2篇吴行才
  • 2篇张松
  • 2篇王继刚
  • 2篇杨怀军
  • 2篇刘承婷
  • 2篇孙学法

传媒

  • 7篇油田化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海洋石油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0
  • 4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聚合物溶液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溶液过滤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聚合物溶液性能测试前过滤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2)内壁两端中部、上部分别置有滤膜固定支架(4)及两个支撑架(10),所述滤膜固定支...
牛丽伟谢坤卓艳男喻琴李建冰刘进祥
文献传递
聚合物、聚表剂和Cr^(3+)聚合物凝胶分子构型及其渗流特性差异被引量:16
2014年
利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流变仪和岩心驱替等实验方法研究聚合物、聚表剂和Cr3+聚合物凝胶的分子结构形态、分子线团尺寸、流变性、传输运移能力和渗流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无规则的空间立体网络结构;聚表剂分子结构形态呈现片-网状结构;聚合物凝胶1发生以分子内为主、分子间为辅的交联反应,聚合物凝胶2发生以分子间为主、分子内为辅的交联反应;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最大,其次是聚合物凝胶2,再次为聚合物,聚合物凝胶1分子线团尺寸最小;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分散,其次是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集中;4种驱油剂均表现出先剪切增稠、后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其中聚表剂剪切增稠和剪切变稀现象最明显;聚合物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好,其次为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表剂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差;聚合物凝胶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表现出独特的渗流特性。
牛丽伟卢祥国王晓燕殷庆国李建冰
关键词:驱油剂流变性渗流特性
海上油田采出污泥性质及其无害化处理方法研究——以SZ36-1油田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与陆地油田相比较,海上油田具有储层渗透率较高、非均质性较严重、岩石胶结强度较低和原油黏度较高等特点,水驱开发采收率较低。此外,海上油田操作费用较高,平台使用寿命较短,客观上要求加快开发速度。因此,早期注聚成为加快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但由于注聚导致压力大幅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岩石结构破坏,采出液含泥量明显增加,这不仅造成平台油水分离系统工作效率降低,而且采出污泥无害化处理也成为海上油田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以油藏工程学、高分子材料学和物理化学为理论指导,以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SZ36.1油田储层和采出污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储层性质和污泥组成及其储层适应性研究,进行了污泥聚合物溶液调剖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采出污泥由水、泥土颗粒和油组成,泥土颗粒大小不一、外观不规则,主要由氧、碳、硅等元素组成。当聚合物浓度0.06%~0.3%和泥土浓度小于0.6%时,由它们组成的污泥聚合物溶液可以满足泵送和储层大孔道封堵技术要求。与传统聚合物凝胶和颗粒类调剖剂相比较,污泥聚合物溶液不仅封堵强度高,而且成本较低,采出污泥回注地层是海上平台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宋文礼刘义刚牛丽伟
关键词:海上油田调剖效果物理模拟
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储层溶蚀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开展了碱液、"碱/表面活性剂"AS二元复合体系、"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对储层岩石矿物的静态溶蚀实验,考察了实验过程中液相内目标离子(Ca^(2+)、Mg^(2+)、Si^(4+)、OH^-、CO_3^(2-)、HCO_3^-和Cl^-等)浓度变化规律和岩样表面主要元素(Al和Si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碱对岩样的溶蚀作用主要针对黏土矿物,对长石骨架作用较小。三元复合体系处理岩样后的液相内硅铝离子浓度增加,钙、镁离子浓度降低,岩样表面硅、铝元素含量降低。随碱浓度增加、液固比增加或处理时间延长,溶蚀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可以减轻碱对岩样的溶蚀作用。处理初期溶蚀作用较强,处理60d后,液相中硅酸分子发生聚合作用,并在碱性条件下脱水生成硅垢,聚合物又促进硅胶体聚集和成垢。
胡淑琼卢祥国苏延昌王磊牛丽伟刘敬发
关键词:三元复合体系储层岩石溶蚀作用
致密砂岩气渗流特征物理模拟被引量:50
2013年
对苏里格气田40块基质岩心(覆压渗透率为0.002×10^-3~100×10-3μm2)进行毛管压力测试,精细刻画不同类型砂岩孔喉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气体在不同渗透率均质砂岩、非均质砂岩以及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渗流实验,研究气体在致密砂岩中的渗流特征。研究表明,纳米孔喉、微毛细管孔喉是致密砂岩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天然气或气一水在其中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远大于在常规或中高渗砂岩中的流动阻力。衰竭开采模拟实验表明,天然气在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的不含水砂岩或渗透率小于1.0x10-3μm2的含水砂岩中渗流时,气体渗流阻力较大,存在启动压力,含水对岩心气体渗流影响较大,含水饱和度较高时,储量动用程度低。采用长岩心衰竭开采实验检测各测点压力拟合计算的压力梯度对于井控半径预测和储量动用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胡勇李熙喆万玉金陆家亮朱华银张玉丰朱秋影杨敏牛丽伟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渗流特征物理模拟
一种新型聚合物溶液压裂液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聚合物溶液压裂液,由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组成,所述聚合物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为300×10<Sup>4</Sup>~2500×10<Sup>4</Sup>、浓度为0.1%~0.6%;所述...
周彦霞卢祥国牛丽伟刘进祥喻琴谢坤曹豹王可昕孙哲
文献传递
三元复合驱地层压裂支撑剂出砂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揭示三元复合驱生产井压裂过程中的裂缝出砂规律,以裂缝出砂率为评价指标,在人造岩心裂缝内开展了三元复合驱地层中支撑剂出砂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裂缝闭合应力和填砂浓度增加、注入排量减小,石英砂出砂率降低;与水驱相比,强碱三元复合驱出砂率较高,在注入排量为200和800 m L/min时,三元体系的出砂率分别是污水的3.29倍和1.84倍;与水平缝相比,垂直缝出砂率较高;驱替液类型与裂缝形态对耐碱树脂砂的出砂率无影响,注入排量200数800 m L/min时的出砂率均为0;将石英砂与核桃壳或碳纤维混合可以降低出砂率,其中“石英砂+核桃壳”组合效果优于“石英砂+碳纤维”组合。在三元复合驱时,宜采用耐碱树脂砂或“石英砂+核桃壳”作为支撑剂。
郭琦牛丽伟彭占刚高立新卢祥国夏欢李国桥
关键词:压裂裂缝支撑剂
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
目前,东部油田都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开发期,注入水在高渗透层内低效和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水驱和化学驱开发效果,亟待采取强化液流转向技术来扩大波及体积,改善开发效果。针对矿场实际需求,本文以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和油藏工程等...
牛丽伟
关键词:转向剂适应性调驱机理
一种低渗透裂缝性边底水气藏水侵定位物理模拟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透裂缝性边底水气藏水侵定位物理模拟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物理模拟实验中难以模拟边底水裂缝性气藏水侵定位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岩心;(2)布置电极并浇铸岩心;(3)岩心置入压力容器并连...
周彦霞卢祥国胡勇牛丽伟刘进祥喻琴孙哲苏鑫曹伟佳
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性能评价及机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油田实际需求,利用仪器测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静吸附特性、流变性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随碱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和界面张力降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先降后升,界面张力降低。在三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静吸附量最大,碱次之,聚合物最小。随碱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黏弹性降低;表面活性剂对三元复合体系黏弹性影响不大。流动性实验表明,溶剂水除垢后三元复合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变小。随碱浓度降低、聚合物浓度升高和岩心渗透率降低,三元复合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增大;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牛丽伟卢祥国李建冰杨敏胡勇胡淑琼苑胜旺
关键词:三元复合体系黏度流变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