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卫东
- 作品数:26 被引量:3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遥感的吉林省中西部耕地数量和质量空间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34
- 2016年
- 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研究粮食主产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利用2000年、2013年Landsat TM/ETM+/OLI遥感数据和2351个样点土壤实测数据,对吉林省中西部耕地分布的空间变化和由此引起的不同质量等级耕地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期间,吉林省中西部耕地总量稍有增加,面积由5.61×104 km2增加到5.64×104 km^2,其中旱田面积增加645 km2,水田面积减少350 km^2。研究区耕地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西部增加、东部减少的趋势;新增耕地最主要来源于湿地(66.04%)和草地(21.12%),传统耕作区(主要为城市周边)耕地大面积减少,其中45.08%转化为人工表面,28.85%和22.61%转化为林地和湿地;水田与旱田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剧烈。2000—2013年期间,研究区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净减少的耕地为一、二等地,其中一等地净减少305 km^2,长春市占96%,净增加的耕地是三、四和五等地,分别为235、148和218 km^2,主要分布在白城市和松原市。城市化占用和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是该区域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时段内吉林省中西部优质耕地流失严重,存在突出的占优补劣问题。
- 欧阳玲王宗明贾明明毛德华刘明月任春颖满卫东
-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GIS土壤耕地耕地质量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延吉市滨水景观评价被引量:11
- 2012年
- 布尔哈通河流域景观建设是延吉市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延吉市的区域特点,确立滨水景观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公众对于延吉市滨水景观的熟悉程度,分别进行总体评价与景观分区评价。据分析结果,延吉市居民认为延吉市滨水景观属于一般层次;将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分析,得到影响差异的关键因素为滨水植被与休闲娱乐设施。本研究得到公众的客观评价,并提出了完善延吉市滨水景观的建议,对今后延吉市滨水景观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 秦雷朱卫红徐万玲郑小军满卫东
-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指标体系景观评价数学模型
- 图们江主要支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图们江流域近20年的水文数据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水文学方法、GIS和遥感技术,对其主要支流布尔哈通河、嘎呀河、珲春河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各支流的河道径流可充分满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要求;嘎呀河河道外生态环境缺水3.3亿m3,布尔哈通河、珲春河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分别占各自水资源总量的79%,71%,目前表现为不缺水.
- 李连侠满卫东李春景朱卫红
-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乌苏里江流域中俄跨境区域湿地景观动态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选取乌苏里江中下游干流50km缓冲区为研究区,以1989、2000和2013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获取湿地信息;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斑块类别面积(CA)、面积所占比例(PLAND)、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平均斑块面积(AREA-MN)、斑块数(NP)、斑块密度(PD)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研究区1989~2013年湿地的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能够准确提取湿地信息,并且有效地避免"椒盐现象";1989~2013年,该区水田、水库/坑塘、运河/水渠、灌丛沼泽增加和河流、湖泊、草本沼泽、森林沼泽减少;大量草本沼泽转为水田为该区湿地变化主要特征;1989年湿地类型以草本沼泽为主,2013年水田的斑块面积略高于草本沼泽斑块面积;湿地景观变化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一侧的挠力河流域和穆棱河流域;天然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加深,人工湿地景观趋于聚集,人为干扰是导致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力;中俄两国境内湿地景观变化程度差异显著,中国境内大量天然湿地转为人工湿地;俄罗斯境内的湿地变化微小,天然湿地保存较好。农田垦殖是导致两国湿地景观破碎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 满卫东李春景王宗明贾明明毛德华刘明月路春燕
- 关键词: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湿地遥感景观
- 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时空变化遥感分析被引量:70
- 2016年
- 为揭示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变化规律,以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东北地区1990年、2000年和2013年耕地信息,辅以气候、地形、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耕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总体分类精度达93%以上;2013年东北地区现有耕地4.17×105 km2,占东北地区土地总面积的33.51%,其中旱田比例为86.24%;1990-2013年耕地总量增加,2000-2013年比1990-2000年耕地增加速度减小,空间上,耕地呈现南减北增的趋势,新增耕地重心逐渐北移,建设用地侵占耕地速度加快,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东北部蔓延;对湿地、林地、草地开垦减弱,对裸地和海面的农业开发增强,退耕还湿、还草、还林效果明显,耕地变化活跃区处于年降水量在500~700 mm、年均气温在2~4℃、坡度小于3°、高程小于200 m的地理环境中;旱田改为水田规模扩大,旱田质心变化不显著,水田质心向东北移207.41 km。23 a间,虽然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耕地变化有一定影响,但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增长、城市扩张等人文因素仍然是耕地变化和时空分异特征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发展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效率,将是未来东北地区耕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 满卫东王宗明刘明月路春燕贾明明毛德华任春颖
- 关键词:遥感土地利用耕地驱动力
-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遥感影像的湿地提取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遥感影像的湿地提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对历史遥感影像进行湿地区域划分得到的已划分影像;将已划分影像随机划分成训练影像和验证影像;提取训练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水文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
- 王宗明满卫东毛德华贾明明任春颖何兴元
- 文献传递
- 1990—2015年三江平原生态功能区水禽栖息地适宜性动态被引量:14
- 2017年
- 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三江平原生态功能区是重要的水禽栖息地.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土地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栖息地适宜性逐渐引起生态学家的重视.本文以Landsat TM/ETM+/OLI和HJ-1B为遥感信息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土地覆被空间信息;采用综合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水源状况(湖泊和河流密度)、干扰条件(居民地和道路密度)、遮蔽物(土地覆被类型和坡度)和食物丰富度(NDVI)等因子的权重;根据水禽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获得三江平原生态功能区1990、2000、2010和2015年水禽栖息地适宜性结果,并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25年间,三江平原生态功能区水禽栖息地适宜性最好区域面积减少3.2%,主要由于湿地开垦和退化;适宜性最好区域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挠力河、乌苏里江、穆棱河以及兴凯湖等水补给充足的沿岸区域.适宜性良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饶河县,到2010和2015年,虎林县和抚远县也变为适宜性良好区域的重要分布区,主要由于该区水田面积大幅增加.适宜性一般区域分布较零散,其面积先增加后减少.适宜性差的区域面积在1990—2000年间增加6.7%,2000—2015年间减少3.1%.土地覆被变化是水禽栖息地适宜性等级变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人口和经济增长以及气候的变干、变暖使水禽栖息地适宜性降低;保护区的建立使水禽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 满卫东刘明月刘明月毛德华王宗明毛德华李想贾明明欧阳玲
- 关键词: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熵值法
- 基于GF-1与Landsat8 OLI影像的作物种植结构与产量分析被引量:41
- 2017年
- 作物种植结构监测和估产是精准农业遥感的重点领域,其研究对于指导作物种植结构和制定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黑龙江省北安市为研究区,以2015年的Landsat8 OLI和多时相GF-1为遥感数据源,基于物候信息和光谱特征确定的农作物识别关键时期和特征参数,构建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开展作物种植结构监测研究;综合植被光谱指数和地面采样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产量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多源与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可以反映不同农作物的季相特征,应用本文所构建的决策树分类模型,作物分类效果较好,总体精度达87.54%,Kappa系数为0.8115;2015年,北安市的主要作物类型为大豆、玉米、水稻和小麦,面积分别为2204、1955、122和19 km^2,其中大豆的种植面积最大,占作物种植面积的51.24%。基于NDVI、EVI和GNDVI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为北安市大豆和玉米产量估算最优模型(R^2=0.823 7,均方根误差135.45 g/m^2,精度80.55%);北安市玉米高产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大豆的高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2015年北安市玉米和大豆的单产分别为8 659、2 846 kg/hm^2,总产量分别为16.93×10~8、6.27×10~8 kg。利用作物关键物候期的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精确高效地提取作物种植结构,构建的产量估算多元回归模型,为精准农业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 欧阳玲毛德华王宗明李慧颖满卫东贾明明刘明月张淼刘焕军
- 关键词:遥感作物面向对象作物产量
- 基于面向对象和中等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水田与旱地区分方法
- 基于面向对象和中等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水田与旱地区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田与旱地区分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遥感分类方法,仅利用光谱信息,不能准确的提取水田与旱地空间信息的技术问题。一、对数据进行正射纠正和几何精纠正;二、对L...
- 满卫东王宗明贾明明刘明月路春燕毛德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时序遥感影像的建设用地与农田区分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时序遥感影像的建设用地与农田区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时序遥感影像;对时序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后得到像元的植被指数曲线数据;逐像元比较植被指数值与预设的植被指数阈值,根据像元的植被指数值与...
- 王宗明满卫东何兴元贾明明毛德华任春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