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鸿范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茶叶
  • 4篇绿茶
  • 4篇烘干
  • 4篇烘干机
  • 3篇茶叶烘干机
  • 3篇茶叶加工
  • 2篇数学模型
  • 2篇碎茶
  • 2篇青绿
  • 2篇眉茶
  • 2篇解吸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优化
  • 2篇红碎茶
  • 2篇茶机
  • 2篇炒干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叶层
  • 1篇叶质

机构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省计算技...

作者

  • 17篇殷鸿范
  • 5篇刘新
  • 4篇朱守贞
  • 3篇孙成
  • 3篇董士林
  • 2篇罗龙新
  • 2篇周平
  • 1篇郭炳莹
  • 1篇郑学义

传媒

  • 10篇茶叶科学
  • 4篇中国茶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茶叶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4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叶烘干机干燥数学模型的建立 Ⅰ.烘青绿茶揉捻叶薄层干燥数学模型被引量:2
1989年
把绿茶揉捻叶视作一种各向同性的均质多孔介质,应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建立了绿茶揉捻叶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对于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叶层厚2—4厘米,热空气温度60—130℃),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标准偏差(σ_n)小于0.028142,根据恒温干燥实验数据由模型确定了揉捻叶的水分扩散系数为1.O×10^(-8)-8.0×10^(-8)米~2/分。
董士林殷鸿范
关键词:烘青绿茶数学模型叶层茶叶质量成品茶
计算机控制茶叶烘干机的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对茶叶烘干机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设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控制模型,信号检测、采样程序、执行机构等方面均取得了预期结果,特别是出叶叶温与含水率相关性的发现与研究,为整个系统实现以叶温反馈为基础的品质闭环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控制方法,在6CH-20A型茶叶烘干机上实现了自动控制的目的。系统具有模型控制,风温反馈和叶温反馈的功能,能适应风温及含水率的变化而自动调整烘干时间。由于实时控制和调整,产品干燥均匀适度,使茶叶品质比大生产提高一个等。计算机控制下的干燥强度达到配套烘干机原设计水平,自控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抗干扰力强,易于操作维修,适于大中型茶厂应用。
殷鸿范郑学义孙成郑锡翘虞超蒋岳光梁永宝王培永
关键词:茶叶烘干机计算机控制
6CGQ—20型滚切机的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红碎茶是国际上最主要的茶类,其生产量和贸易量均占世界茶叶总量的90%左右。我国红碎茶生产历史较短,产品质量尚有一定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因此,必须开展提高我国红碎茶品质的研究。为向红碎茶科研提供一种小型实验用的先进揉切机具,以方便进行加工工艺试验、加工设备设计参数研究以及茶树育种上的茶类适制性试验,同时也为小型茶厂生产红碎茶提供一种适用的揉切设备,特此于近年研制了一种具有强烈快速揉切性能的6CGQ—20型滚切机(又称微型CTC机)。
刘新殷鸿范朱守贞
关键词:茶叶加工
6CH—0.5(D)型小烘干机的设计
1992年
6CH-0.5(D)型烘干机主要是为红碎茶加工实验而设计的,该机小巧玲珑,适合小量茶叶烘干,具有烘茶性能稳定、再现性好和升温快、温度可控可调、烘干条件容易改变、噪音低、扬尘微等特点,适合实验室内作各类茶叶小实验的烘干作业使用。
刘新殷鸿范朱守贞
关键词:茶叶烘干机红碎茶
新型眉茶炒干机的研究
1996年
炒青眉茶是我国主要茶类,由于初制的炒干机性能不善,制成茶叶存在松、扁、碎、钩缺点,制约了品质提高,前人曾为此作了许多探索,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致使眉茶炒干机成为茶界公认的一大难题.本研究通过试验台多方位的探索.经过多次试验,研制成功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长锅炒干机——6CC-86型炒干机,其制茶性能比现有机型显著改善,碎茶率大幅度下降,条索紧结完整,精制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殷鸿范孙成朱守贞刘新周仁贵
关键词:茶叶眉茶炒干机
绿茶揉捻叶的水分解吸和吸附特性被引量:3
1992年
对揉捻叶在20、30、40℃及不同的水分活度(0.11—0.98)下的解吸和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揉捻叶的等温解吸和吸附曲线符合 Halsey 方程,解吸和吸附过程存在着滞后现象。在相同的水分活度下(等压线),温度升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在相同的平衡含水率下(等量线),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则降低。同时,解吸和吸附过程中的焓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增加。此外,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解吸和吸附速率有明显的影响。本文还对揉捻叶的解吸和吸附特性与茶叶品质及花茶窨制技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罗龙新殷鸿范
关键词:解吸平衡含水率水分活度
茶厂中茶机的计算机优化选配系统
1990年
为新建茶厂成套设备的选配及老茶厂个别工序上设备的更新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用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初精制红、绿茶厂的茶机选型配套方案的设计,提出性能好、投资合理的优化方案系列。
周平殷鸿范
关键词:茶机决策支持系统台时产量资源数据库
眉茶的梗径分布与直径分拣机理被引量:1
1990年
本研究调查了眉茶的梗径分布,提出了直径分拣原理及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原理对尚需手拣的茶叶进行梗叶分离是有效的,理想的拣梗率在50%—65%,而茶叶总误拣率只有6.7%—13.3%,从而可使手拣人工减少32.4%—63.7%。
周平殷鸿范
关键词:眉茶
茶叶导热系数的研究被引量:1
1986年
对六种不同形状和制法的茶叶的导热系数用线性热源法作了测定和研究。这种方法可以在物料的密度和比热未知的条件下,迅速取得物料导热系数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的导热系数为0.0362~0.0486W/m·k,相当于工程隔热材料的热特性;因此,在茶叶加工中必须重视对流给热的作用。在同等密度条件下,茶叶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呈正相关;在含水率相同条件下,茶叶的导热系数随容重的增加而提高。茶叶的形状、含水率和揉捻紧度不同,其导热系数不同。红碎茶的导热系数高于条形茶,发酵茶的导热系数高于不发酵茶。各种茶叶的茶汤导热系数与水接近。试验采用的线性热源结构简单,应用方便、样品容易制作并且测定迅速,还可在现场取样测定,便于进行动态跟踪研究。
殷鸿范
关键词:导热系数干物质红碎茶热力学性质红茶茶叶
绿茶加工过程中水分解吸与生化成分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4
1994年
在杀青过程的湿热作用下,酯溶性色素的变化最为明显,随着水分的解吸,β-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及叶黄素明显下降,脱镁叶绿素a、b、叶绿酸酯b、脱镁叶绿酸酯b相应增加;茶多酚在闷杀后增加,而后呈下降趋势;游离糖含量有所增加,但总糖变化不大;游离氨基酸总量有所减少。在炒干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较杀青更为复杂,但含量变化不如杀青工序中激烈,并且表现为随茶叶水分解吸速率由恒率向降率的转变,色素、游离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总量也呈较大的起伏变化。这些变化对绿茶风味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罗龙新郭炳莹殷鸿范
关键词:绿茶生化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