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社增

作品数:257 被引量:834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81篇专利
  • 6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0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108篇芽孢
  • 83篇芽孢杆菌
  • 77篇棉花
  • 65篇枯草芽孢杆菌
  • 57篇黄萎病
  • 48篇微生物
  • 47篇NCD-2
  • 44篇棉花黄萎病
  • 42篇抑菌
  • 42篇霉病
  • 42篇菌株
  • 41篇菌剂
  • 34篇生物菌
  • 34篇微生物菌
  • 34篇番茄
  • 33篇灰霉病
  • 30篇芽胞
  • 30篇芽胞杆菌
  • 29篇生物菌剂
  • 29篇微生物菌剂

机构

  • 257篇河北省农林科...
  • 33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河北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加州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棉花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省种子总...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廊坊市农林科...
  • 1篇石河子棉花研...

作者

  • 257篇李社增
  • 245篇马平
  • 220篇鹿秀云
  • 198篇郭庆港
  • 112篇张晓云
  • 76篇赵卫松
  • 74篇王培培
  • 57篇李宝庆
  • 40篇董丽红
  • 21篇高胜国
  • 12篇商俊燕
  • 10篇陈新华
  • 7篇王莹
  • 6篇钱常娣
  • 6篇孔令晓
  • 5篇蒋继志
  • 5篇董金皋
  • 5篇周洪妹
  • 5篇董伟欣
  • 4篇刘增志

传媒

  • 24篇植物病理学报
  • 14篇中国生物防治...
  • 9篇华北农学报
  • 9篇棉花学报
  • 6篇植物保护学报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农药学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技...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河北省植物保...
  • 4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河北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中国棉花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19篇2023
  • 7篇2022
  • 14篇2021
  • 16篇2020
  • 26篇2019
  • 9篇2018
  • 21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19篇2010
  • 12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2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化镁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耐热性上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氯化镁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耐热性上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农药领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氯化镁提高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耐热性的方法,以及一种芽孢耐热性强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主要是向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前的发酵培养基或者...
马平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张晓云
文献传递
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BAB-1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1
2009年
菌株BAB-1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和API50CHB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确定菌株BAB-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采用16种培养基对菌株BAB-1进行了发酵培养,结果表明,3号培养基最适合该菌株菌体生长和抑菌物质的产生。进一步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rpm,初始pH7.24,接种量3%,装样量为70mL/250mL时菌体生产量最高,菌量达到1.63×109cfu/mL;而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rpm,初始pH7.24,接种量2%,装样量为100mL/250mL时最适合抑菌物质的产生,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81cm。
刘宁郭庆港安海李社增鹿秀云马平董金皋
关键词:灰霉病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优化
枯草芽孢杆菌BAB-1挥发性抑菌物质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AB-1是本实验室筛选出的一株生防细菌,对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BAB-1产生的挥发性抑菌物质(Volatile o...
张晓云鹿秀云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赵卫松马平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挥发性物质番茄灰霉菌
文献传递
相对病情指数表示棉花品种黄萎病抗病性的统计学解释
年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病性鉴定资料分析表明,同一个品种的黄萎病病情指数年度间差异变化较大。8年的鉴定资料统计结果表明,中棉所12的病情指数年度间变异系数为37.4℅,冀棉11的变异系数为33.3℅,方差分析表明它们的病情指...
李社增马平刘增志陈新华H.C.Huang
关键词:黄萎病大丽轮枝菌抗病性统计学棉花品种
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趋化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在不同棉花品种根际定殖能力表现不同,在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根际的定殖能力最强,而在耐病品种中棉所41根际的定殖能力最弱。本研究收集了5个不同棉花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测定了NCD-2菌株对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结果表明NCD-2菌株对冀棉11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最强,而对中棉所41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最差。通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AccQ-Tag-HPLC)测定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在不同棉花品种中含量不同。冀棉11的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最多,可达17种。在中棉所41的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最少且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均为最低。测定了NCD-2菌株对14种氨基酸标准品的趋化性,结果表明NCD-2菌株对精氨酸(Arg)、丙氨酸(Ala)和赖氨酸(Lys)趋化性最强,但对甘氨酸(Gly)呈现负趋化性。RT-qPCR试验表明冀棉11的根系分泌物可提高cheA和cheD基因在NCD-2菌株中的表达量。室内防治试验表明,NCD-2菌株对冀棉11黄萎病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6.68%。本研究明确了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对NCD-2菌株趋化性的影响,该菌株在棉花根际定殖能力与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对本菌株的趋化性相一致。
董丽红郭庆港张晓云赵卫松王培培苏振贺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枯草芽胞杆菌根系分泌物趋化性RT-QPCR
枯草芽孢杆菌BAB(1)产挥发性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系列小分子挥发性化合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据报道,这些化合物主要有醛类、酮类、醇类和硫化物等.目前已报道的能够产生挥发性物质的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链霉菌等.这些挥发性物质不仅能够抑...
李宝庆鹿秀云郭庆港钱常娣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谱
NCD-2菌株自组成型启动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自组成型启动子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自组成型启动子的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穿梭载体pAD123筛选NCD‑2菌株中组成型表达的启动子...
郭庆港马平董丽红王培培李社增鹿秀云张晓云
文献传递
利用棉花体内非致病镰刀菌防治棉花黄萎病被引量:31
2001年
从棉花铃内部分离到两株镰刀菌 VL- 1和 VL - 2。平板对峙法表明 ,VL - 1和 VL - 2生长速度快 ,通过空间竞争和营养竞争有效地抑制黄萎菌的生长 ;并且能够抑制棉花黄萎菌微菌核的产生。温室生测结果表明 ,VL- 1和 VL- 2对棉花黄萎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 87.9%和6 6 .4%。安全性测试证明 ,这两株镰刀菌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不造成棉花的伤害 ,是非致病性镰刀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 ,在棉田第一次黄萎病发病高峰时 ,VL- 1和 VL- 2对黄萎病的防效较理想 ,分别为 5 1 .5 %和 45 .4%。
马平李社增H.C.Huang唐文华陈新华
关键词:非致病性镰刀菌棉花黄萎病
检测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的引物、探针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的引物、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检测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的引物和探针,其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
董丽红马平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赵卫松张晓云苏振贺
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对马铃薯黄萎病和疮痂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黄萎病和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但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以枯草芽胞杆菌HMB26553和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及紫外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配方(质量分数):HMB26553菌株母药10%、PHODG36菌株母药10%、润湿剂LT-5691%、分散剂MF 2%、紫外保护剂抗坏血酸1%和滑石粉76%。该制剂芽胞数量37.6亿CFU/g,杂菌率2.8%,pH 7.8,细度98.2%,干燥减量1.6%,润湿时间95.7 s,悬浮率80.7%。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15~45 kg/hm^(2)拌种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安全,对生长无不良影响,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5.1%~47.4%。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15~45 kg/hm^(2)拌种处理能显著减轻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其中30 kg/hm^(2)拌种处理防治效果高达72.0%,增产率达15.5%。不同地区的田间示范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30 kg/hm^(2)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0.8%~62.1%,疮痂病为63.9%~65.7%,增产率为14.3%~29.4%。本研究结果表明,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治马铃薯土传病害且增产作用明显,为该制剂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晓云丛蓉赵卫松曲远航苏振贺郭庆港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马铃薯疮痂病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