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洋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蚕豆
  • 2篇选育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种植面积
  • 2篇豌豆
  • 2篇高产
  • 2篇高产栽培
  • 1篇豆象
  • 1篇性状
  • 1篇育种
  • 1篇育种技术
  • 1篇育种进展
  • 1篇食用
  • 1篇食用豆
  • 1篇食用豆类
  • 1篇田间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机构

  • 7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达州市农业科...
  • 1篇南充市嘉陵区...

作者

  • 7篇李洋
  • 7篇余东梅
  • 3篇唐海涛
  • 2篇谢正伟
  • 2篇杨梅
  • 2篇陈丽君
  • 1篇张浙峰
  • 1篇邓喜
  • 1篇吴正基
  • 1篇吕建群
  • 1篇廖洪平

传媒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蚕豆新品种成胡1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被引量:3
2012年
成胡19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粮饲兼用型蚕豆新品种,201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审定。其株型直立,长势旺盛,耐病力强;全生育日数183 d,株高114.9 cm,有效分枝2~5个,花紫色、单株粒数在20粒以上,种皮浅褐色,百粒重112.5 g;干种子含粗蛋白32.5%,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干籽粒143.5 kg。该品种适宜在秋播区的不同土质,不同台位,不同耕作制度上净作或间套作种植。
余东梅李洋唐茂斌吴正基谢正伟唐海涛
关键词:蚕豆选育栽培技术
四川省蚕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技术对策
2009年
蚕豆是食用豆类之一,它既是独特的时令蔬菜,也可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四川省作为中国蚕豆主产省份之一,蚕豆播种面积大,加工工业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余东梅李洋唐海涛吴正基谢正伟
关键词:蚕豆播种面积佛豆种植面积赤斑病
食荚甜脆豌3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2010年
豌豆是四川省食用豆类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60多万亩,既是独特的时令蔬菜,也可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同时还是我省重要耕制换茬和粮饲(绿肥)兼用型作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余东梅李洋邓喜吴正基唐建唐海涛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选育种植面积食用豆类兼用型作物
豌豆象田间灭杀示范研究
2013年
根据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任务部署和成都综合试验站的安排,南充市嘉陵区农业局农技站承担了豌豆象田间灭杀示范。供试品种陇豌一号,供试药剂6种,设置空白对照不防治。示范结果统计表明,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防效最好,分别达到87.0%和86.6%;氰戊马拉松防效最低,只有7.7%。结果数据经相关性分析,防治效果和籽粒百粒重呈正相关且达显著水平,与产量相关不显著。
廖洪平张耀辉李淑华周桂清李洋余东梅
关键词:豌豆象灭杀田间供试品种
豌豆新品种——食荚甜脆豌3号
2010年
一、特征特性“食荚甜脆豌3号”豌豆生长矮健,幼苗半直立.株型紧凑,不需搭架,平均株高70.8厘米.主侧蔓均可结荚,有效分枝2~5个.叶深绿色、有须,花白色。从播种到始收嫩荚平均需159天,全生育日数171天。嫩荚绿色,荚皮肉质厚.无硬皮层。果肉率达83.2%。平均荚长8.1厘米、荚宽1.7厘米,豆荚大小均匀.单荚重约5.5克。
余东梅李洋
关键词:豌豆主侧蔓株型搭架结荚株高
我国蚕豆育种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在蚕豆(Vicia faba L.)种质资源、育种目标、遗传规律和育种方法等方面中取得的进展;认为我国蚕豆育种的目标是稳产、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应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利用,建立蚕豆遗传图谱,将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鼓励种子公司加入到蚕豆新品种选育中的设想。
吕建群杨梅李洋陈丽君余东梅
关键词:蚕豆育种技术
密度和磷肥对豌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以豌豆品种成豌8号为试材,研究了种植密度、磷肥施用水平对豌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对大部分农艺性状和产量均表现极显著影响,其中株高、结荚节数、百粒重以及籽粒产量的密度效应小于肥料效应,始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以及单株产量的密度效应大于肥料效应;始荚高度、结荚节数、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5个种植密度梯度和4个磷肥浓度梯度中,以种植密度为28.6万株/hm2和过磷酸钙施用量为500.0 kg/hm2时成豌8号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
杨梅李洋陈丽君谢正伟张浙峰余东梅
关键词:豌豆磷肥农艺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