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小苹

李小苹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室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室肥厚
  • 2篇血压
  • 2篇左心
  • 2篇左心室
  • 2篇左心室肥厚
  • 2篇离散度
  • 2篇绞痛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病
  • 2篇高血压病左心...
  • 2篇肥厚
  • 2篇QT离散
  • 2篇QT离散度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滴丸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机构

  • 5篇天水市第一人...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李小苹
  • 1篇李三强
  • 1篇卢华杰
  • 1篇乔新杰
  • 1篇张勇勇
  • 1篇侯松林
  • 1篇王善龙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94例Q-T间期变化的探讨
2001年
Q-T间期代表了心室电收缩的长度,延长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Q-T间期延长可为先天性,亦可为后天获得。临床上一些肝硬化患者不明原因的猝死,可能与Q-T间期延长有关。本文就肝硬化患者的Q-T间期变化进行分析讨论。
刘耀乾李小苹
关键词:Q-T间期延长肝硬化患者猝死心室先天性
QT离散度变化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评价QT离散度(QTd)变化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EH+LVH)的关系。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病(EH)患者,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11岁,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有无左心室肥厚,同时按照Ehou氏方法测量QTd...
刘耀乾李小苹
文献传递
QT离散度变化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2000年
刘耀乾李小苹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QT离散度
丹参滴丸和川芎嗪配合西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1999年4月-2002年5月,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与川芎嗪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2例,并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刘耀乾李小苹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滴丸川芎嗪硝酸甘油鲁南欣康阿斯匹林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刘耀乾李小苹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尿激酶UAP低分子肝素小剂量
脂滴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中的病理表现.方法健康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20),对照组于0 wk处死,取肝脏;模型组进行适应性喂养1 wk后,给予56度白酒灌胃(0.15 m L/20 g·d),连续8 w k,于4 wk和8 wk,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其肝脏待用,制备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采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酒精性肝损伤中的脂滴表达变化,采用Image-Pro Plus6.0对病理切片样本进行累计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4周脂滴含量开始增加(20.29±7.07 vs 8.06±2.06,P<0.01),第8周末脂滴含量明显增多(34.88±15.33 vs 8.06±2.06,P<0.01),8 wk与4 wk相比,脂滴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34.88±15.33 vs 20.29±7.07,P<0.05).结论 8 wk末成功建立了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可以用来评估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药物的预后作用;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中,随着脂肪变性的发生,脂滴含量不断增加.
卢华杰李三强张勇勇王善龙乔新杰霍旭磊李小苹侯松林
关键词: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苏木素-伊红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