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丽

作品数:20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介入
  • 17篇介入治疗
  • 12篇封堵
  • 11篇缺损
  • 10篇室间隔
  • 10篇室间隔缺损
  • 10篇间隔缺损
  • 9篇封堵器
  • 8篇心脏
  • 6篇心脏病
  • 5篇先天性心脏
  • 5篇先天性心脏病
  • 5篇儿童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3篇手术
  • 3篇膜部
  • 3篇膜部瘤
  • 3篇儿童先天性
  • 3篇儿童先天性心...

机构

  • 20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解启莲
  • 20篇朱晓丽
  • 19篇高磊
  • 19篇张密林
  • 18篇王震
  • 8篇谭慧莲
  • 8篇周谨
  • 6篇额尔敦高娃
  • 6篇吕瑛
  • 5篇刘凌
  • 4篇张源祥
  • 4篇刘坤申
  • 3篇樊文峰
  • 3篇周长浩
  • 2篇刘海东
  • 2篇崔史杰
  • 2篇王军
  • 1篇赵增仁
  • 1篇张素敏
  • 1篇贾彬

传媒

  • 8篇临床荟萃
  • 5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第四届中国东...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5篇2007
  • 5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的选择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时不同类型国产封堵器的选择方法以及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在X线透视引导下介入治疗337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年龄3-64岁(9.62±3.56岁)。...
张密林王震高磊解启莲周谨朱晓丽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法洛三联症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总结法洛三联症的介入手术治疗经验,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2004年8月~2005年7月共收治法洛三联症患者18例,年龄3-32(8.4±6.2)岁。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及置入国产双盘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全部患者于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100%,均无重要并发症发生,PBPV后即刻右室收缩压由(84±25)降至(40±10)mmHg(1mmHg=0.133kPa),肺动脉至右室跨瓣压由(67±26)降至(13.0±11.5)mmHg(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房间隔缺损直径为5~16(9.2±7.4)mm,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8-20(13.0±9.2)mm,2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16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测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介入治疗法洛三联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解启莲王震张密林张源祥高磊朱晓丽吕瑛刘坤申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法洛三联症血管介入治疗
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应用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新型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总结其技术难点与治疗策略。 方法:49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患者,造影测量VSD左室面入口直径为8~22(...
王震张密林高磊解启莲周谨周长浩樊文峰朱晓丽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膜部瘤封堵器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B7-1、B7-2及C反应蛋白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周谨李拥军解启莲朱晓丽刘海东吕瑛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共刺激分子单核细胞
法洛三联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儿童法洛三联症的介入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法洛三联症患儿16例;年龄3-18岁,平均7.5岁。病例均在X线及超声心动图监视下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及置入国产双盘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均于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同期介入治疗成功率100%,均无重要并发症发生,PBPV术后即刻右室收缩压由(81±26)mm Hg降至(38±12)mm Hg,跨肺动脉瓣压差由(68±24)mm Hg降至(15±13)mm Hg(P均<0.01),超声心动图测量ASD直径为3-16(10.3±8.4)mm,选择封堵器直径为8-20(12.4±8.2)mm,2例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14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未见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同期治疗儿童法洛三联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
解启莲高磊王震张密林张源祥朱晓丽吕瑛
关键词:法洛三联症介入治疗儿童
新型小腰大边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王震张密林高磊解启莲周长浩周谨朱晓丽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膜部瘤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介入治疗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王震张密林高磊解启莲朱晓丽周谨额尔敦高娃谭慧莲刘凌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
57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介入治疗临床评价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57例,复合类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并房间隔缺损(ASD)21例,VSD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ASD并PDA8例,ASD并肺动脉瓣狭窄(PS)22例,VSD并PS2例。复合畸形同期介入治疗顺序依次为:PS球囊扩张术,VSD封堵术,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结果:57例患者中,除1例因PDA过小,导丝无法通过未闭导管,在VSD成功封堵后放弃PDA封堵。56例患者同期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术后造影及超声检查VSD、ASD及PDA均无残余分流,封堵器固定好。并发PS的24例患者,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96.0±30.0)mmHg(1mmHg=0.133kPa)下降到术后平均(15.6±3.3)mmHg(P<0.01)。术后3d、1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全部患者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跨瓣压差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王震张密林高磊解启莲朱晓丽周谨额尔敦高娃谭慧莲刘凌
关键词:介入治疗封堵器
假性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的中期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假性室间隔膜部瘤(PPVS)介入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住我院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的220例PPVS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80±90)天。结果术后有28例患者存在室间隔水平残余分流,至6个月时残余分流全部消失;随访期间,3例术前存在轻度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2例反流消失,1例减轻;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伴有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患者,其反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12个月右心室流出道最大流速及右心室流出道腔径均较术前有改善[(160.4±36.5)cm/s vs(174.0±95.9)cm/s(P<0.05),(17.0±4.7)mm vs(14.4±4.3)mm(P<0.05)],而膜部瘤瘤体的最大横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2.1)mm vs(5.5±2.4)mm(P>0.05)]。无死亡,无心内膜炎,无封堵器钢丝断裂,无新发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未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患者。结论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PVS的中期随访结果安全有效,其远期效果值得期待。
解启莲崔史杰高磊张密林王震朱晓丽刘坤申
关键词:心脏室壁瘤介入治疗封堵器随访研究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的选择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VSD)时不同类型国产封堵器的选择方法及介入治疗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介入治疗VSD患儿226例。年龄2~14岁(5.62岁);其中膜部VSD209例,嵴内型VSD14例,肌部VSD3例。封堵后再次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出院前及术后1、6和12个月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 211例患者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3.4%。其中7例应用小腰大边型VSD膜部封堵器.191例应用对称型VSD膜部封堵器,12例应用偏心型VSD膜部封堵器,另1例应用肌部VSD封堵器封堵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不同类型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VSD安全有效。根据VSD类型及形态特征合理选择不同类型封堵器十分关键,一般对称型封堵器适用于大多数VSD且易于放置到位,在某些情况下其他形态封堵器是必要的。
高磊张密林崔史杰解启莲王震谭慧莲朱晓丽
关键词: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