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庆含

作品数:23 被引量:191H指数:6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车辆
  • 9篇履带
  • 9篇履带车
  • 9篇履带车辆
  • 7篇电驱动
  • 6篇电传动
  • 6篇仿真
  • 6篇传动
  • 4篇电机
  • 3篇永磁
  • 3篇永磁同步
  • 3篇装甲
  • 3篇装甲车
  • 3篇装甲车辆
  • 3篇联合仿真
  • 3篇滑模
  • 2篇电池
  • 2篇调速
  • 2篇实时仿真
  • 2篇燃料电池

机构

  • 23篇装甲兵工程学...
  • 2篇北京特种车辆...
  • 1篇烟台大学

作者

  • 23篇曾庆含
  • 18篇马晓军
  • 17篇刘春光
  • 9篇魏曙光
  • 4篇袁东
  • 3篇廖自力
  • 3篇杨宗民
  • 2篇可荣硕
  • 2篇项宇
  • 2篇魏巍
  • 1篇邱晓波
  • 1篇徐海亮
  • 1篇张洋
  • 1篇杨波
  • 1篇李敏裕
  • 1篇张征
  • 1篇杨国军

传媒

  • 4篇兵工学报
  • 3篇火力与指挥控...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火炮发射与控...
  • 2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微特电机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电气传动
  • 1篇四川兵工学报
  • 1篇兵器装备工程...
  • 1篇第十届全国博...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轮驱动履带车辆功率匹配计算与仿真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传统电传动设计方案下同时满足车辆大扭矩和宽调速范围的电机体积、重量大,难以集成在车辆有限空间内,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多轮驱动电传动车辆设计方案。结合该方案,以原车性能指标为依据,进行了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匹配计算,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驱动电机模块和基于RecurDyn/Track-HM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块,并利用接口技术构建了机电一体联合仿真模型,而后通过车辆动力性能的仿真,对设计方案及功率匹配结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匹配算法正确,所选参数合理,设计方案基本可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庆含杨波刘春光杨宗民
关键词:履带车辆电传动联合仿真
电传动车辆牵引电机弱磁控制与半实物仿真被引量:1
2012年
为使车用牵引电机在弱磁控制模式下的输出转矩跟随电机最大输出能力,在采用基于磁链的定子电流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最优转矩控制算法,实现时间最优控制,提高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基于dSPACE构建了快速控制原型半实物仿真系统,对控制算法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仿真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快速、无差地跟踪速度给定信号,实现弱磁区转矩优化控制。
刘春光马晓军曾庆含
关键词:磁链快速控制原型DSPACE
分布式电驱动履带车辆驱动力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以某型分布式电驱动履带车辆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多驱动电机输出动力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建立驱动力分层协调控制结构,将系统分为运动控制层、控制分配层以及防滑控制层;针对车辆主、从结构过驱动的特点,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设计主、从电机分配律,采用二次规划法设计轮毂电机优化分配律,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以提高电动负重轮附着裕度,降低电动负重轮与履带轨面间的摩擦耗散能;设计了线性自抗扰防滑控制器,避免电动负重轮过度"滑转",保证电动负重轮与履带轨面的有效附着。基于Matlab和Recur Dyn的联合仿真实验表明,控制分配器能够实现驱动电机群力矩的优化分配,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能够实现复杂路面条件下电动负重轮的防滑控制,提高车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和效率。
曾庆含马晓军魏巍袁东
关键词:履带车辆协调控制
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等效条件积分滑模稳定转向控制被引量:10
2016年
履带车辆转向阻力随行驶状态呈现非线性、大范围变化的现象,且由于车辆惯性大、电机驱动能力有限,易进入深度饱和状态,而双侧电机动力相互独立,要实现车辆全速度范围的稳定转向必须对两侧力矩进行有效控制。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横摆角速度控制律。开展转向动力学分析,提出速度、横摆角速度转向控制结构;设计了一种带等效控制项的条件积分滑模控制算法,通过引入等效控制项,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减小滑模抖振;通过引入条件积分控制项,使滑模控制项边界层外与经典滑模性能一致,鲁棒性强,边界层内平滑切换为Anti-Windup结构的PI控制,便于消除误差,抑制积分饱和。Matlab与Recur Dyn联合仿真表明,提出的算法具备跟踪能力强、抗扰动和饱和、输出控制量平滑的优点,能够实现车辆稳定转向控制。
曾庆含马晓军廖自力魏曙光
关键词:履带车辆电传动滑模控制
FPGA在坦克炮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012年
以某型主战坦克炮控系统逻辑电路为研究对象,以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硬件基础,进行了用FPGA逻辑控制功能代替炮控系统继电逻辑控制的研究,分析了坦克炮控系统逻辑电路的功能和FPGA的原理,提出了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设计了系统硬件电路和逻辑控制软件程序,并在逻辑控制软件中加入了故障诊断功能。坦克炮控系统逻辑控制采用软件实现,在FPGA中实现继电逻辑控制功能,简化了坦克炮控系统逻辑电路,完成了坦克炮控系统逻辑电路的数字控制,系统中嵌入的故障诊断功能为系统在线故障诊断提供可能。
杨宗民马晓军刘春光曾庆含
关键词:电子技术坦克炮控系统FPGA逻辑控制数字控制
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行驶控制策略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双侧电机独立驱动这一典型电传动方案为研究对象,针对转向行驶控制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功率-转速复合调节的转向行驶控制策略,对驾驶员操控信号进行了解析,基于Matlab软件和RecurDyn软件建立了电传动车辆的机电一体联合仿真模型,对车辆典型转向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了转向行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马晓军曾庆含魏曙光刘春光
关键词:电传动履带车辆控制策略联合仿真
电驱动履带车辆带约束广义预测速度控制被引量:2
2016年
电传动履带车辆存在的参数非线性时变性强、惯量大,路面阻力容易受强扰动等特点,采用传统的PI控制容易产生较大的超调,降低暂态控制性能,传统的滑模控制算法难以克服常值扰动,消除稳态误差,易引起输出量剧烈抖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广义预测速度控制器,结合电机饱和特性,对控制量进行了约束。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能够克服系统参数非线性时变、路面扰动因素的影响,且跟踪准、响应快、超调小。
曾庆含刘春光魏曙光马晓军
关键词:履带车辆电驱动广义预测控制
电传动履带车辆功率调节直线行驶控制仿真被引量:2
2016年
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执行机构为驱动电机,两侧动力独立输出,控制灵活;为达到与传统机械车辆相同的驾驶感觉,设计了基于功率调节的直线行驶控制策略;为解决直线行驶两侧电机同步控制问题,研究了基于模糊规则的转矩补偿方法;基于Matlab和Recurdyn软件进行了直驶和转向工况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提高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刘春光杨国军郭志伸曾庆含
关键词:电传动履带车辆控制策略联合仿真
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解耦与变结构控制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控制强非线性、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一种解耦的控制结构,并设计各子系统控制器.首先,将运动控制系统分解为速度、横摆角速度两个独立子系统,克服传统差速控制存在的强耦合.其次,采用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引入非线性积分滑模面,设计了能有效克服路面不确定扰动、消除积分饱和的速度控制器,实现车速的无超调、无静差的跟踪;考虑驱动电机饱和约束,结合模糊自适应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能够适应转向阻力非线性变化的横摆角速度控制器,提高车辆转向运动控制的抗扰能力、降低控制量抖振.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实现多种工况下车辆快速、准确的直线、转向运动控制.
曾庆含马晓军袁东刘春光
关键词:履带车辆电驱动
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调速控制算法快速开发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时变等特性,将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中。为实现算法的快速工程开发,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和d SPACE开发工具,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快速开发平台。通过快速控制原型仿真实现了控制算法参数的在线优化配置,利用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将控制算法下载至真实的控制器中。最后进行了实际加载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平台快速开发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良好,优于传统的PI控制,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曾庆含刘春光魏曙光马晓军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