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伟

作品数:66 被引量:506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影响因素
  • 8篇肿瘤
  • 8篇成年居民
  • 6篇肿瘤登记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慢性病
  • 6篇发病
  • 5篇血压
  • 5篇死亡率
  • 5篇胃癌
  • 5篇慢性
  • 5篇患病
  • 5篇疾病
  • 5篇高血压
  • 5篇发病率
  • 5篇成年人
  • 4篇血脂
  • 4篇血脂异常
  • 4篇知晓

机构

  • 65篇安徽省疾病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肥西县疾病预...
  • 5篇马鞍山市疾病...
  • 3篇黄山市疾病预...
  • 2篇芜湖市疾病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肥东县疾病预...
  • 1篇合肥市疾病预...
  • 1篇临泉县疾病预...
  • 1篇宣城市疾病预...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65篇徐伟
  • 53篇刘志荣
  • 37篇陈叶纪
  • 27篇邢秀雅
  • 26篇查震球
  • 23篇戴丹
  • 22篇贾尚春
  • 18篇贺琴
  • 18篇吴庆生
  • 13篇王华东
  • 13篇金少华
  • 10篇谢建嵘
  • 8篇曹丹
  • 6篇王安莲
  • 6篇李蕊
  • 4篇叶林
  • 3篇刘亚生
  • 2篇吴卫华
  • 2篇朱君君
  • 2篇卞正平

传媒

  • 24篇安徽预防医学...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6篇中国慢性病预...
  • 5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国肿瘤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华东地区第十...
  • 1篇江西省科协第...

年份

  • 4篇2024
  • 10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成年居民平均盐摄入量3种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与24 h尿钠法估算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3种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与24 h尿钠法估算安徽省成年居民平均盐摄入量的差异和一致性,为验证3种随机点尿方法估算人群盐摄入量方法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安徽省成年居民高血压和钠摄入量监测基线调查中随机尿样合格3329人、24 h尿样合格1500人以及24 h尿样和随机尿样配对1493人的相关数据,采用3种点尿转换24 h尿钠方法估计平均盐摄入量,并与24 h尿钠法估算的盐摄入量进行比较;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类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和Bland-Altman图检验3种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与24 h尿钠法的差异和一致性。结果基于24 h尿钠法估算的安徽省成年居民平均盐摄入量为9.1(95%CI=8.9~9.4)g/d,Kawasaki、Tanaka和INTERSALT 3种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安徽省成年居民平均盐摄入量分别为12.7(95%CI=12.6~12.9)、9.5(95%CI=9.4~9.6)和8.6(95%CI=8.5~8.7)g/d。配对比较结果显示,Tanaka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结果最接近24 h尿钠法,平均差值为0.2(95%CI=0.0~0.4)g/d;Tanaka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ICC值最高(0.34),INTERSALT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ICC值次之(0.33),Kawasaki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ICC值最低(0.23);3种点尿法的估计值与24 h尿钠法的估计值吻合较好,除Kawasaki外,INTERSALT和Tanaka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结果在低水平盐摄入量时可能高估,在高水平摄入时可能低估。结论安徽省成年居民盐摄入量的3种点尿估计方法均与24 h尿钠法一致,Tanaka法相对更准确地估计人群盐摄入量。
徐伟邢秀雅许精巧吕逸丽程倩瑶陈叶纪王华东刘志荣
关键词:成年居民
安徽省2415名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特征及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特征,分析男女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聚集特征。方法在安徽省疾病监测地区按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及以上居民7182人进行调查体检,采集信息完整、60岁及以上人群样本共2 415人,分析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特点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0.75%,男性患病率16.78%,低于女性患病率24.31%(χ2=20.754,P<0.001)。男性腰围、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平均水平高于女性(P<0.001),而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血症(LDL-C)、收缩压平均水平高于男性(P<0.05)。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主要因子,因子方差贡献率:男性、女性分别为75.666%、75.614%;男性以超重肥胖是主要影响因子,其后依次是高血压因子、血糖因子、血脂紊乱因子,女性也以超重肥胖因子为首,其后依次是血脂紊乱因子、高血压因子、血糖因子。结论安徽省部分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以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综合表现为主要特征。
吴庆生刘志荣陈叶纪徐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老年人群
安徽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防控状况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和防控状况,为COPD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5个COPD监测点抽取2996名≥4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815名无肺功能检查禁忌症者进行舒张实验前后肺功能检查。结果安徽省5个COPD监测点2815名无肺功能检查禁忌症者经肺功能检查共诊断出COPD患者272例,COPD患者中既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COPD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5.5%、4.1%、6.3%、0.4%和18.2%。有33.1%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5.0%的肺气肿患者、33.3%的哮喘患者和31.8%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本次肺功能检查中被诊断为COPD患者,既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本次肺功能诊断COPD均呈正相关性(r=0.17、0.13、0.11和0.18,均P<0.001),Kappa值分别为0.16、0.06、0.08和0.17。安徽省2996名≥40岁常住居民中,曾做过肺功能检查者51人,肺功能检查率为2.0%;现在吸烟者843人,现在吸烟率为28.3%;现在每日吸烟者758人,现在每日吸烟率为25.2%。不同特征居民比较,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有呼吸道症状者、肺功能检查诊断COPD患者的现在吸烟率和每日吸烟率分别为42.0%和39.2%、34.9%和33.2%、53.6%和48.4%,均高于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无呼吸道症状者、肺功能检查诊断非COPD患者的27.3%和24.2%、27.5%和24.2%、25.4%和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安徽省COPD诊断不足,漏诊情况较严重,COPD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居民肺功能检查率较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者现在吸烟情况较为严重。
查震球何玉琢徐伟樊静刘志荣方利文
2013—2014年安徽省成人居民饮酒行为现状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成人居民的饮酒行为现状。方法利用2013—2014年安徽省中国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面对面询问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饮酒相关信息,并使用事后分层权重调整和复杂抽样设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前12个月安徽省成人饮酒率为36.6%,其中男性为58.2%,女性为15.1%。饮酒者中男性每日饮酒者率和日均酒精摄入量分别为30.3%和28.3 g,女性分别为11.2%和4.9 g。饮酒者每日饮酒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P<0.01)。男性饮酒者中,过量饮酒、豪饮、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率分别为37.9%、15.9%、13.0%和12.0%,有害饮酒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减少趋势(P<0.01)。男性行政干部/办事人员的饮酒率和不良饮酒行为均最高。结论饮酒在安徽省成人居民中是普遍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男性远高于女性;男性饮酒者的有害饮酒行为在不同文化程度间有差异。
徐伟陈叶纪谢建嵘邢秀雅吴庆生查震球刘志荣
关键词:饮酒流行病学方法
安徽省2015年18岁及以上居民二手烟暴露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分析安徽省≥18岁人群的二手烟暴露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有效样本量为7 553人,使用事后分层权重调整和复杂抽样设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岁及以上居民二手烟暴露率为65.8%,男性和女性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68.3%和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手烟暴露率在各年龄组(χ~2=10.460,P=0.010)、文化程度(χ~2=17.630,P=0.002)、婚姻状况(χ~2=8.784,P=0.013)和职业间(χ~2=17853,P=0.001)均存在差异。一周中每天受到暴露的比例最高(34.8%)。结论安徽省成年居民二手烟暴露水平较高,并且长期暴露二手烟者数量多,控烟形势非常严峻。
徐伟邢秀雅戴丹贺琴李蕊曹丹陈叶纪刘志荣
关键词:控烟
安徽省成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成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安徽省疾病监测地区按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及以上居民15 821人进行调查体检,抽出信息完整、既往确诊高血压的全部病例共1 866例,分析血压控制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为24.4%,男性和女性人群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4.5%和24.3%,人群血压控制率随年龄增大有下降趋势。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血压控制率40.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群血压控制率为19.6%(χ2=22.22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压未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是:老年、文化程度较低、未服药治疗、BMI≥24.0 kg/m2。结论安徽省成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低,血压控制与年龄、文化程度、BMI、服药治疗相关。
吴庆生刘志荣陈叶纪徐伟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
安徽省2015年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3
2020年
目的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分析安徽省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询问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等信息;通过身体测量获取BMI、腰围和血压值。采集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FPG和血脂四项(TC、TG、LDL-C和HDL-C)。使用复杂加权和事后分层权重的基于设计的方法分析不同特征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404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0.5%,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36.5%)高于女性(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7%、12.2%、5.3%和1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09,95%CI:1.000~1.018)、女性(OR=0.501,95%CI:0.397~0.632)、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1.728,95%CI:1.257~2.374)、饮酒量3级(OR=0.711,95%CI:0.536~0.943)、中心性肥胖(OR=1.868,95%CI:1.547~2.257)、BMI(OR=1.141,95%CI:1.098~1.186)、高血压(OR=1.259,95%CI:1.077~1.473)和糖尿病(OR=2.025,95%CI:1.446~2.835)均为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2015年安徽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水平高,应密切监测和控制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超重、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徐伟邢秀雅贺琴戴丹李蕊许精巧陈叶纪刘志荣
关键词:血脂异常
2010年安徽省居民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安徽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安徽省6个市县区慢性病监测点,按4个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样,使用问卷、医学体检方法调查。结果:本次调查18岁及以上年龄居民有效问卷及医学体检样本共3598例,其...
吴庆生刘志荣金小华徐伟王安莲叶林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安徽省居民低钠盐知晓和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利用2019年安徽省高血压和钠盐摄入监测基线调查数据,分析居民低钠盐知晓和使用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询问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等信息;通过身体测量获取BMI、腰围和血压值。使用复杂加权和事后分层权重的基于设计的方法分析不同特征居民的低钠盐知晓和使用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405人,居民低钠盐知晓和使用率分别为48.0%和22.1%。不同亚组居民的低钠盐知晓和使用率不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1.436,95%CI:1.045~1.973),高等教育者(OR=6.802,95%CI:4.516~10.244)和中学教育者(OR=4.751,95%CI:3.537~6.380),城镇居民(OR=2.580,95%CI:2.007~3.317)是居民低钠盐知晓高的积极影响因素,而现在吸烟者(OR=0.571,95%CI:0.410~0.794)则相反。高等教育者(OR=5.542,95%CI:3.496~8.786)和中学教育者(OR=3.658,95%CI:2.511~5.329),分居/离婚/丧偶者高于单身者(OR=3.874,95%CI:1.836~8.061),城镇居民(OR=2.366,95%CI:1.799~3.112)是低钠盐使用率高的积极影响因素。结论安徽省居民低钠盐知晓率和使用率低,受性别、文化程度和城乡等因素影响。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减盐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居民正确认识低钠盐,通过积极鼓励生产和营销低钠盐、实施低钠盐价格补贴等措施,提高低钠盐使用比例。
徐伟陈叶纪许精巧邢秀雅戴丹贺琴吕逸丽程倩瑶刘志荣
关键词:低钠盐知晓率影响因素
安徽省2006-2014年伤害监测点老年跌倒/坠落病例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6--2014年老年跌倒/坠落门诊病例变化趋势及特征,为制定老年跌倒/坠落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4年安徽省2个全国伤害监测点6家哨点医院数据,分析老年跌倒/坠落病例变化趋势及人口学、病例分布和临床特征。结果老年跌倒/坠落一直居安徽省老年伤害发生原因的第一位,且病例数量、占伤害病例的比例、占跌倒/坠落病例的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为0.74,且男性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男性病例居首位的职业为离退休人员,女性病例为家务人员。每年8—10月、每天09:00—11:00和16:00一18:00为跌倒/坠落高峰时段。发生地点为家中最多见(62.07%),女性在家中发生比例高于男性(70.27%粥.50.97%)。发生时活动状态构成前二位分别是休闲活动(49.18%)和家务(28.67%),其中女性家务活动的比例大于男性。伤害性质男、女性分别以挫伤/擦伤(42.63%)和骨折(47.27%)居首位。受伤部位男、女性分别以头部(38.04%)和下肢(29.29%)为最多。严重程度以轻度(55.12%)和中度(41.84%)为主,随年龄增长,中、重度病例构成比例均逐渐增加。结论老年跌倒/坠落问题不容忽视,应根据老年跌倒/坠落病例的性别、年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邢秀雅徐伟陈叶纪刘志荣贾尚春谢建嵘吴庆生
关键词:老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