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秀雅

作品数:63 被引量:487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欧盟第六框架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死亡率
  • 9篇死因
  • 7篇影响因素
  • 7篇死因监测
  • 7篇慢性病
  • 6篇成年居民
  • 5篇农村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病
  • 4篇血脂
  • 4篇血脂异常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患病
  • 4篇疾病监测
  • 4篇健康
  • 4篇公共卫生
  • 4篇病监测
  • 4篇成年人
  • 3篇心血管

机构

  • 53篇安徽省疾病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肥西县疾病预...
  • 2篇芜湖市疾病预...
  • 2篇马鞍山市疾病...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阜阳市疾病预...
  • 1篇六安市疾病预...
  • 1篇合肥市第四人...

作者

  • 61篇邢秀雅
  • 42篇陈叶纪
  • 40篇刘志荣
  • 27篇徐伟
  • 25篇贺琴
  • 16篇戴丹
  • 12篇王华东
  • 12篇李蕊
  • 11篇查震球
  • 11篇曹丹
  • 9篇贾尚春
  • 7篇谢建嵘
  • 7篇吴庆生
  • 6篇陶芳标
  • 3篇邓舒
  • 3篇孙业桓
  • 3篇黄朝辉
  • 3篇郝加虎
  • 3篇刘永孝
  • 2篇段蕾蕾

传媒

  • 15篇安徽预防医学...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7篇疾病监测
  • 6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经济师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江西省科协第...

年份

  • 2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心血管病患病风险人群社区公共卫生综合干预对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病风险人群社区公共卫生综合干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收集2016―2020年安徽省社区公共卫生综合干预资料(包括基线、3个月、12个月随访数据),采用《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推荐的10年CVD风险评估模型将研究对象分为心血管疾病高危和非高危人群,比较高危和非高危人群社区公共卫生综合干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共随访3755名研究对象,CVD高危人群645人,标化检出率10.9%。随访12个月与基线相比,高危人群SBP和DBP分别下降了16.47 mm Hg(95%CI:-18.09~-14.86)、2.66 mm Hg(95%CI:-3.63~-1.69),非高危人群SBP和DBP分别下降了10.43 mm Hg(95%CI:-11.16~-9.70)、2.41 mm Hg(95%CI:-2.81~-2.01);3个月与基线相比,高危人群SBP和DBP分别下降了12.27 mm Hg(95%CI:-13.88~-10.65)、3.66 mm Hg(95%CI:-4.54~-2.77),非高危人群SBP和DBP分别下降了6.05 mm Hg(95%CI:-6.80~-5.30)、2.61 mm Hg(95%CI:-3.00~-2.23)。高危人群随访3个月后SBP下降水平、随访12个月后SBP和DBP下降水平明显高于非高危组(t=-5.100,t=-5.873,t=-2.729,均有P<0.05)。结论社区公共卫生综合干预对CVD高危人群血压改善优于非高危人群。因此,未来的公共卫生工作应进一步关注非高危人群。
牛米雪邢秀雅付连国张鸾陈叶纪王华东许精巧刘志荣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综合干预
安徽省2013年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病防控部门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作为评价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评估框架的六个主要模块之一^([1-2])。在中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下,由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及专业防治机构等组成慢性病防控系统共同实施,其中疾控机构在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
刘志荣徐伟吴庆生查震球陈叶纪邢秀雅
关键词:疾控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力资源防控能力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0
2007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况,并明确影响“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主要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无为县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共884名3~6年级儿童,其中“留守儿童”491名。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发生率(17.1%)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发生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可能与性别、年龄、学习困难程度、健康状况、母亲教育方式、老师教育方式和零花钱等因素有关。[结论]农村地区小学“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社会、学校和家长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张顺王良锋孙业桓陈兴付张秀军高荣邢秀雅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农村
安徽省4县农村中学生自杀未遂的学校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学习成绩不良、校园欺凌、低学校满意度及学校意识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强度,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4县16所非示范中学10894名10-21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调查自杀未遂、校园欺凌、自评学习成绩情况。以过去一年至少1次实施过自杀行为但未致死亡界定为有自杀未遂。分别使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学校满意度分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学校意识分量表,评定青少年学校满意度和学校自我意识。结果中学生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5.8%;不同学习成绩及不同校园欺凌行为中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高于学习成绩良好者(X^2=11.39,P=0.023);施暴与受暴行为共存的中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高于仅有受暴(28.7% vs 15.8%,P〈0.001)、施暴(28.7% VS. 10.6%,P〈0.001)行为或无欺凌行为(287% VS. 4.8%,P〈0.001)的中学生;以青少年和父母的利:会人口统计学变量为控制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园欺凌、学校满意度低和学校意识低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自杀未遂与校园欺凌和学校意识密切相关,应根据中学生自杀未遂的校园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邢秀雅陶芳标郝加虎许韶君苏普玉黄朝辉
关键词:自杀未遂暴力生活满意度青少年农村人口
安徽省全国疾病监测点2013—2014年死因监测漏报调查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了解2013—2014年安徽省全国疾病监测点死亡漏报情况,评估死因监测系统的完整性。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粗死亡率与所在县(区、市)平均死亡率相近的乡镇(街道)中,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再从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居委会),从死因监测系统之外的多种渠道收集2013—2014年间抽样点常住居民死亡数据,通过与抽中村(居委会)同期常规网络报告系统数据进行比较,标记重复个案,计算漏报率。结果 2013—2014年安徽省23个国家死因监测点合计漏报率为8.26%,各监测点漏报率在1.43%~25.60%;不同年龄组的漏报率分别为≤14岁(26.61%)、15~44岁(11.45%)、45~64岁(6.23%)、≥65岁(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5,P<0.001);城市(10.25%)漏报率高于农村(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9,P<0.001)。结论安徽省全国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数据完整性总体较好,但漏报率在不同县区、城乡、年龄组间存在不平衡现象,仍需用漏报调查来调整人群死亡水平。应切实加强常规死因监测系统报告和管理,不断完善死亡登记制度。
邢秀雅陈叶纪刘志荣贺琴李蕊
关键词:死亡率漏报疾病监测系统
安徽省成年居民平均盐摄入量3种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与24 h尿钠法估算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3种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与24 h尿钠法估算安徽省成年居民平均盐摄入量的差异和一致性,为验证3种随机点尿方法估算人群盐摄入量方法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安徽省成年居民高血压和钠摄入量监测基线调查中随机尿样合格3329人、24 h尿样合格1500人以及24 h尿样和随机尿样配对1493人的相关数据,采用3种点尿转换24 h尿钠方法估计平均盐摄入量,并与24 h尿钠法估算的盐摄入量进行比较;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类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和Bland-Altman图检验3种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与24 h尿钠法的差异和一致性。结果基于24 h尿钠法估算的安徽省成年居民平均盐摄入量为9.1(95%CI=8.9~9.4)g/d,Kawasaki、Tanaka和INTERSALT 3种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安徽省成年居民平均盐摄入量分别为12.7(95%CI=12.6~12.9)、9.5(95%CI=9.4~9.6)和8.6(95%CI=8.5~8.7)g/d。配对比较结果显示,Tanaka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结果最接近24 h尿钠法,平均差值为0.2(95%CI=0.0~0.4)g/d;Tanaka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ICC值最高(0.34),INTERSALT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ICC值次之(0.33),Kawasaki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ICC值最低(0.23);3种点尿法的估计值与24 h尿钠法的估计值吻合较好,除Kawasaki外,INTERSALT和Tanaka随机点尿计算方法估算的结果在低水平盐摄入量时可能高估,在高水平摄入时可能低估。结论安徽省成年居民盐摄入量的3种点尿估计方法均与24 h尿钠法一致,Tanaka法相对更准确地估计人群盐摄入量。
徐伟邢秀雅许精巧吕逸丽程倩瑶陈叶纪王华东刘志荣
关键词:成年居民
2009—2018年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5个县区2009—2018年恶性肿瘤死亡数据,标化死亡率采用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进行标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并用年度变化贡献率分析各个癌种对恶性肿瘤死亡率趋势的贡献大小。[结果]无论性别,2009—2018年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年均降幅较小。各癌种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食管癌、胃癌、肝癌下降较为明显,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上升明显。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APC分别为4.60%和12.45%,对女性恶性肿瘤上升趋势的贡献达85.21%。[结论]去除人口老龄化因素,自2009年以来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或可归功于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的开展。妇女"两癌"防治值得重视。
贺琴查震球贾尚春戴丹邢秀雅陈叶纪刘志荣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淮河流域
安徽省国家疾病监测点2013~2017年死因网报数据质量评估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估安徽省国家疾病监测点死因数据报告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评估安徽省国家死因监测点(DSPs)2013-2017年死因填报质量。结果2013.2017年安徽省DSPs死因网报个案身份证号、死因链、根本死因及其编码填报年均准确率分别为85.83%.64.14%和82.19%,其中前两项指标准确率均见逐年增高趋势(P<0.05),第3项指标准确率比2013年提高2.77%。3项指标准确率在新老点和城乡之间的差异逐年缩小。除根本死因及其编码准确率外,新点填报准确率均优于老点;身份证号准确率城市点较优,死因链准确率农村点较优,而根本死因及其编码准确率无城乡差异。死因链上疾病编码缺失或错误、多死因链填报不准确是死因填报中主要的错误类型。结论2013-2017年安徽省国家疾病监测点死因网报质量不断提升,但仍有进步空间。在强化培训和督导的同时,各级疾控中心要严把审核工作的质量,并定期开展抽审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贺琴刘志荣陈叶纪邢秀雅李蕊
关键词:死因监测
安徽省居民低钠盐知晓和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利用2019年安徽省高血压和钠盐摄入监测基线调查数据,分析居民低钠盐知晓和使用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询问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等信息;通过身体测量获取BMI、腰围和血压值。使用复杂加权和事后分层权重的基于设计的方法分析不同特征居民的低钠盐知晓和使用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405人,居民低钠盐知晓和使用率分别为48.0%和22.1%。不同亚组居民的低钠盐知晓和使用率不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1.436,95%CI:1.045~1.973),高等教育者(OR=6.802,95%CI:4.516~10.244)和中学教育者(OR=4.751,95%CI:3.537~6.380),城镇居民(OR=2.580,95%CI:2.007~3.317)是居民低钠盐知晓高的积极影响因素,而现在吸烟者(OR=0.571,95%CI:0.410~0.794)则相反。高等教育者(OR=5.542,95%CI:3.496~8.786)和中学教育者(OR=3.658,95%CI:2.511~5.329),分居/离婚/丧偶者高于单身者(OR=3.874,95%CI:1.836~8.061),城镇居民(OR=2.366,95%CI:1.799~3.112)是低钠盐使用率高的积极影响因素。结论安徽省居民低钠盐知晓率和使用率低,受性别、文化程度和城乡等因素影响。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减盐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居民正确认识低钠盐,通过积极鼓励生产和营销低钠盐、实施低钠盐价格补贴等措施,提高低钠盐使用比例。
徐伟陈叶纪许精巧邢秀雅戴丹贺琴吕逸丽程倩瑶刘志荣
关键词:低钠盐知晓率影响因素
安徽省2006-2014年伤害监测点老年跌倒/坠落病例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6--2014年老年跌倒/坠落门诊病例变化趋势及特征,为制定老年跌倒/坠落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4年安徽省2个全国伤害监测点6家哨点医院数据,分析老年跌倒/坠落病例变化趋势及人口学、病例分布和临床特征。结果老年跌倒/坠落一直居安徽省老年伤害发生原因的第一位,且病例数量、占伤害病例的比例、占跌倒/坠落病例的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为0.74,且男性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男性病例居首位的职业为离退休人员,女性病例为家务人员。每年8—10月、每天09:00—11:00和16:00一18:00为跌倒/坠落高峰时段。发生地点为家中最多见(62.07%),女性在家中发生比例高于男性(70.27%粥.50.97%)。发生时活动状态构成前二位分别是休闲活动(49.18%)和家务(28.67%),其中女性家务活动的比例大于男性。伤害性质男、女性分别以挫伤/擦伤(42.63%)和骨折(47.27%)居首位。受伤部位男、女性分别以头部(38.04%)和下肢(29.29%)为最多。严重程度以轻度(55.12%)和中度(41.84%)为主,随年龄增长,中、重度病例构成比例均逐渐增加。结论老年跌倒/坠落问题不容忽视,应根据老年跌倒/坠落病例的性别、年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邢秀雅徐伟陈叶纪刘志荣贾尚春谢建嵘吴庆生
关键词:老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