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
-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心脏超声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检查诊断中的价值评价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评价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检查诊断中实施心脏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筛选11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此次评价的对象。心尖肥厚型心肌病(n=50)作为甲组,典型肥厚型心肌病分为梗阻性(n=30)与非梗阻性(n=30),分别作为乙组与丙组。将三组的心脏超声表现、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甲组的NT-proBNP均低于乙组、丙组(P<0.05);甲组的LVPW、IVS水平均低于乙组与丙组(P<0.05);乙组的LVEDD水平低于甲组与丙组(P<0.05);乙组与丙组的LAD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存在较为明显差异性,实施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与心电图胸导联上能够确保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张晓君张昕李莉
-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超声
- 心肌梗死后GDF-15表达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GDF-15表达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健康人群5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左室重构相关指标值。按照NYHA分级、心衰分期将研究组分别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亚组NT-proBNP、GDF-15、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诊断效能评价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研究组NT-proBNP、GDF-15、LVEDD、LVM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NYHA分级越高,NT-proBNP、GDF-15、LVEDD、LVMI水平越高,LVEF水平越低(均P<0.05)。心衰分期越高,NT-proBNP、GDF-15、LVMI水平越高(均P<0.05)。血清GDF-15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r=-0.421,P<0.001),与NT-proBNP、LVEDD、LVMI水平呈正相关(r=0.424,0.478,0.396;P<0.001)。NT-proBNP曲线下面积为0.789,最佳分界点为199.45 pg/mL;GDF-15曲线下面积为0.796,最佳分界点为144.36 pg/mL。结论血清GDF-15与左室重构密切相关,随心衰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对左室重构的诊断价值与NT-proBNP基本相当。
- 张晓君张昕李莉秦瑞丽于永玲
- 关键词:心肌梗死N末端B型钠尿肽原生长分化因子-15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室重构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疗效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入选15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剂量组(80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和常规剂量组(78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肌酸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CIN发生率、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强化剂量组比常规剂量组术后血肌酸酐下降,肌酐清除率升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而丙二醛、C反应蛋白、尿α1-微球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尿微量白蛋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剂量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其疗效与他汀剂量相关;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来保护肾功能,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 郭晓华李俊萍张昕张格日乐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阿托伐他汀对比剂肾病
- 心源性恶病质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的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心源性恶病质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到后期的一个不可逆过程。它的特点是新陈代谢、炎症、内分泌途径的重构。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参与葡萄糖,蛋白质和脂类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机体构成。心源性恶病质患者体内的上述三个信号受损,导致合成/分解代谢失衡。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心源性恶病质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IGF-1信号的变化、发生机制及细胞因子对其调控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心源性恶病质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樊勤梅张昕
- 关键词:胰岛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合并恶病质后TLR4/JNK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c-Jun氨基末端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TLR4/JNK 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后恶病质的发生。方法:入选2013-2015年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Ⅱ-Ⅳ级(NYHA分级)患者60例。根据6个月体重下降是否〉6%分为心力衰竭(心衰)恶病质(cCHF)组(36例)和心衰非恶病质(ncCHF)组(24例)。另入选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4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后取上层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浓度及TLR4和JNK蛋白含量;另于入院第2天清晨采集恶病质患者静脉血4ml,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培养4h,根据是否在培养基中加入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分为抑制剂组和无抑制剂组,后者加入等剂量的二甲基亚砜,实时定量PCR法测两组TNF-α、IL-1、IL-6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TNF-α、IL-1和IL-6浓度:cCHF组显著高于ncCHF组和对照组(P〈0.05),且ncCHF组高于对照组(P〈0.05)。2TLR4和JNK蛋白含量:cCHF组显著高于ncCHF组和对照组(P〈0.05),且ncCHF组高于对照组(P〈0.05)。3TNF-α、IL-1、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抑制剂组TNF-α、IL-1、IL-6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无抑制剂组降低(P〈0.05)。结论:扩心病合并恶病质患者体内TNF-α、IL-1和IL-6浓度升高,TLR4/JNK 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影响TNF-α、IL-1和IL-6的转录来参与心衰恶病质的发生。
- 赵欣张昕
- 关键词:心力衰竭恶病质TOLL样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 内脏淤血与肠道微环境在晚期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0年
- 右心衰竭经常出现在晚期心力衰竭中,而内脏循环淤血在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增进对内脏循环淤血的了解,有可能会找到新的方法治疗晚期心力衰竭。
- 李丽张昕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法舒地尔和地尔硫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和地尔硫革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将92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30例)、地尔硫革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接受抗血小板(阿司匹林0.3g/d)、低分子量肝素、13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基础治疗;法舒地尔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6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地尔硫革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0mg地尔硫革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入院时、用药1h后的心电图变化,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地尔硫革组与对照组N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组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地尔硫革组[(98.9±17.8)μmol/L比(87.3±8.4)、(89.8±10.8)μmol/L,P〈0.01];三组总ST段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法舒地尔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地尔硫革组[(1.04±0.97)次比(3.56±2.20)、(1.69±1.27)次,P〈0.01],地尔硫革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以明显改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其效果优于地尔硫革。
- 张昕王德强郭晓华孙淑艳
- 关键词:一氧化氮法舒地尔
- 内皮祖细胞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和血管新生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比较心肌内移植内皮祖细胞(EPCs)和注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作扩张型心肌病模型。4周后,36只模型鼠随机分为EPCs组,bFGF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3个月后,心脏彩色超声评估心功能情况;彩色微球技术评估局部心肌血流量(RMFM);Y染色体原位杂交示踪移植的EPCs;采用逆转录PCR分析bFGF mRNA的表达,ELISA分析心肌组织内bFGF的分泌情况。结果细胞移植3个月后,EPCs组大鼠心肌内存在sry基因阳性细胞,这些细胞融合在新生的或原有的血管壁内。心脏彩色超声发现,EPCs组和bFGF组大鼠的心功能改善,RMFM提高,在EPCs组尤为明显。EPCs组心肌内血管密度、bFGF mRNA的表达和分泌均明显高于bFGF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内移植EPCs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方法。心功能的改善与血管新生、RMFM增加密切相关。EPCs移植与单次心肌内注射bFGF比较,疗效更好。
- 张昕王德强郑玉云郭晓华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扩张型异丙肾上腺素肌细胞
- 阿托伐他汀预防大鼠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对比剂肾病的保护作用及最佳给药时间。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阿托伐他汀1组和阿托伐他汀2组共四组,每组8只。按要求分别在不同时间点给予药物干预。检测大鼠肾功能(血肌酐及尿素氮)。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结果 (1)与造模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组Scr、BUN降低(P<0.05),而阿托伐他汀2组Scr、BUN具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1组Scr、BUN低于阿托伐他汀2组(P<0.05)。(2)在光镜下,可以观察到阿托伐他汀1组肾小管病变最轻,造模组肾小管病变最重,即阿托伐他汀1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低于阿托伐他汀2组与造模组(P<0.05);阿托伐他汀2组损伤评分低于造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由对比剂引起的大鼠急性肾损伤具有预防作用,且作用效果与给药时间相关,但其最终机制尚未明确,我们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证实。
- 张格日乐郭晓华张昕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阿托伐他汀
- TLR4受体/MAPK信号通路在心源性恶病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心源性恶病质是一种发生在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以骨骼、肌肉和脂肪组织减少为特征。国内外的研究证实,Toll样受体4(TLR4)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及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直接或间接通过细胞因子的激活、神经激素分泌的调控及胰岛素抵抗等参与心源性恶病质的发生。本文就TLR4/MAPK信号通路在心源性恶病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予以综述,以期对今后心源性恶病质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赵欣张昕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