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秀丽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有机包裹体
  • 2篇包裹体
  • 2篇成藏
  • 2篇成藏期
  • 1篇东营凹陷
  • 1篇断陷
  • 1篇断陷盆地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模式
  • 1篇油气成藏期
  • 1篇盆地
  • 1篇期次
  • 1篇主控因素
  • 1篇主控因素分析
  • 1篇流体
  • 1篇流体势
  • 1篇古流体
  • 1篇古流体势
  • 1篇光谱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孙秀丽
  • 1篇陈红汉
  • 1篇平宏伟
  • 1篇蔡李梅
  • 1篇严杰
  • 1篇宋国奇
  • 1篇李兆奇
  • 1篇陈武珍
  • 1篇张晖

传媒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进展
2008年
作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亲身研究的体会,系统地论叙了有机包裹体近年来在石油地质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特别是在研究油气成藏中的应用:MCI分析法用于油气成藏期次的厘定;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PVT simulation)确定古流体压力;应用于计算古流体势。
李兆奇严杰孙秀丽
关键词:有机包裹体MCI成藏期次古流体势
有机包裹体的红外光谱研究进展
2009年
近年来,随着新仪器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开发,包裹体成分分析逐渐从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发展到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由破坏性成分分析发展到非破坏性成分分析,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包裹体的情况下,测定单个油气包裹体的成分、分子结构和其中油气包裹体的成熟度。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有机包裹体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在进行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机包裹体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可以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孙秀丽陈武珍张晖
关键词:有机包裹体红外光谱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期及其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0年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埋藏深度3 500m以下深层是成熟勘探区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在领域,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与中浅层有诸多不同之处。对东营北带胜坨地区沙四段9口井50块样品的有机和无机包裹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成熟勘探区深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沙四段发生过2期油气成藏:第一期发生在距今39~31.9Ma(对应沙三中段到东营组沉积时期),主要为发浅黄色荧光的成熟油充注;第二期发生在距今13~0Ma(对应馆陶中后期至今),主要为发蓝白色荧光的高成熟度油充注。油包裹体内的原油密度随埋深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这可能与地质历史时期多套源岩生成的不同成熟度原油由深部向浅层多期次运移充注和深部高温油藏内的原油再度裂解或气侵有关。储层物性分析结果显示:深部储层物性变差,油气的临界充注条件也变差;通过恢复该区古流体势,探讨了两期油气充注过程中的有利油气聚集区,建立了深层油气沿断层垂向运聚及沿连通砂体侧向运聚的成藏模式。
孙秀丽陈红汉宋国奇蔡李梅平宏伟
关键词: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期主控因素油气成藏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