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喜霞

作品数:63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动脉
  • 19篇冠状
  • 18篇冠状动脉
  • 15篇血管
  • 12篇主动脉
  • 12篇X线
  • 12篇X线计算
  • 12篇X线计算机
  • 10篇血管造影
  • 10篇造影
  • 10篇体层摄影
  • 10篇成像
  • 8篇心房
  • 8篇体层摄影术
  • 7篇断层摄影
  • 7篇断层摄影术
  • 6篇心肌
  • 6篇血管成像
  • 6篇图像
  • 6篇图像质量

机构

  • 56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郑州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浙江省舟山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58篇孙喜霞
  • 55篇王照谦
  • 54篇贾崇富
  • 53篇杨志强
  • 14篇王浩
  • 11篇陈爱军
  • 10篇王海燕
  • 10篇邹玉洁
  • 8篇李琳
  • 7篇安攀
  • 6篇刘欣
  • 5篇郑飞
  • 4篇杨延宗
  • 4篇袁玉新
  • 4篇何春丽
  • 3篇张中和
  • 3篇刘兴众
  • 3篇李雪
  • 3篇卞晓明
  • 3篇卢晓娟

传媒

  • 13篇中国循环杂志
  • 8篇中华老年心脑...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人肺静脉口多层螺旋CT初步研究
目的在多层螺旋CT(MSCT)MSCT图像上测量肺静脉口直径,初步评价国人肺静脉口的形态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因临床可疑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并除外了冠心病的成年人220例。男120...
王照谦王树春杨志强贾崇富杨延宗孙喜霞王海燕
关键词:肺静脉口
心包囊肿自然演变一例
2015年
患者男性,32岁,既往体健。2012年8月无明显诱因发作性心悸、胸痛伴头晕、头痛入院。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安攀王照谦杨志强孙喜霞李琳陈爱军贾崇富
关键词:心包囊肿窦性心动过速发作性心悸心电图示
痉挛致冠状动脉CT成像假阳性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痉挛可导致冠状动脉CT假阳性,但鲜见报道。本例提示当冠状动脉CT出现常见原因无法解释的假阳性且狭窄处未见明确斑块时,应考虑冠状动脉痉挛这一少见征象。
贾学燕王照谦孙喜霞杨志强张波王浩陈爱军贾崇富
关键词:冠状血管痉挛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意外检出肺动静脉畸形分析
2016年
目的总结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CTA)意外检出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5月临床怀疑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38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意外检出PAVM的部位、形态及大小。结果意外检出PAVM 8例,占0.21‰。共发现9个病灶,全部为单纯型,其中,病灶位于左肺上叶舌段3个,左肺下叶3个,右肺中叶2个,右肺下叶1个,且病灶多较小,直径5~22 mm。结论 CCTA上PAVM的意外检出率为0.21‰。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CCTA检查冠状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扫描野内见肺静脉提前显影和/或畸形的肺血管时,影像医师应常规扩大扫描野评价是否存在肺血管病变。
贾学燕王照谦王浩李雪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肺动静脉畸形
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15例。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 115个破裂动脉瘤中,38个(33.0%)位于前交通动脉,16个(42.1%)伴有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32个(27.8%)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最大直径2~17.5(6.72±3.32)mm。37个(32.2%)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72个(62.6%)动脉瘤最大直径<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体积13~2651(369.65±187.74)mm^3。63个(54.8%)动脉瘤体积<200 mm^3。24个(20.9%)动脉瘤长宽比≤1.8,91个(79.1%)动脉瘤长宽比>1.8。67个(58.3%)动脉瘤伴有子瘤。单发动脉瘤96例(83.5%);多发动脉瘤19例(16.5%),每例有1个责任动脉瘤即破裂动脉瘤,共19个,未破裂动脉瘤23个。破裂动脉瘤最大直径明显大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颅内破裂动脉瘤丰富的形态学信息。
申敬顺袁玉新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张健许友松刘荣耀王照谦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
低管电压迭代重建冠状动脉CT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迭代重建(IR)冠状动脉CT成像(CCTA)的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选择接受低管电压CCTA检查患者50例,其中体质量指数<25kg/m2 25例(A组)和体质量指数≥25kg/m2 25例(C组),分别采用80kV和100kV管电压进行IR。另选与A组和C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B组25例和D组25例患者接受标准管电压CCTA检查,分别采用100kV和120kV管电压,进行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分别比较A组IR与C组FBP重建以及B组IR与D组FBP重建的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率(SNR)、对比-噪声比率(CNR)、图像质量评分以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与B组FBP重建比较,A组IR的CT值、图像噪声明显升高(P<0.05,P<0.01),有效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1),2组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FBP重建比较,C组IR的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明显升高(P<0.05,P<0.01),有效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1),2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管电压FBP重建CCTA比较,低管电压IR CCTA不仅能提供质量相接近的CCTA,而且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50%。
赵承琳王照谦贾崇富杨志强孙喜霞卢晓娟刘兴众郑飞申敬顺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第二代双源CT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检出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的21例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CT原始数据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虚拟内镜等技术后处理,观察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类型,有无瓣膜增厚、卷曲和/或钙化,是否伴左心室增大和/或升主动脉扩张以及合并其他畸形等。测量主动脉瓣膜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升主动脉最大径。结果 21例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中,17例主动脉瓣膜增厚及钙化;1例主动脉瓣膜增厚,无钙化;3例主动脉瓣膜无增厚及钙化;14例升主动脉扩张;8例左心室扩大;1例冠状动脉高位开口;2例室间隔膜部瘤;1例主动脉瓣周动脉瘤;2例伴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结论第二代双源CT虚拟内镜结合横断面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能准确检出和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可作为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畸形有价值的辅助手段之一。
卢晓娟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陈爱军邹玉洁王照谦
关键词: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双能量CT新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支架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的新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应用于头颈部动脉支架成像的图像质量及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对21例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的患者行双能量CT头颈部血管成像,经后处理获得M_0.6融合图像(M_0.6图像)和40~150 keV(10 keV间隔)VMI+图像。计算正常血管管腔及支架内管腔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支架直径,计算支架内、外管腔的CT值差值△CT(内-外)以及支架直径低估率。结果:21例患者共植入23枚支架。80 keV VMI+图像支架血管段的SNR、CNR与M_0.6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keV时VMI+图像的支架直径测量值增大趋势开始减缓。与其他单能级图像相比,80 keV和90 keV图像的△CT_((内-外))绝对值较小。与M_0.6图像相比,80 keV图像的主观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93±0.23和4.61±0.37,P<0.05)。结论:80 keV VMI+可以提高头颈部动脉支架的图像质量,减少支架产生的射线束硬化伪影,推荐其作为头颈部动脉支架成像的最佳单能级水平。
凡子榕孙喜霞刘庆爽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
关键词:双能量CT
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进展为主动脉夹层一例被引量:3
2017年
主动脉壁内血肿为没有内膜破口的主动脉夹层,被认为是一种变异的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夹层的早期阶段,占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10%-20%。目前对其病理学发展过程尚有争议,随着研究的深入,认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体。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多呈撕裂样,临床转归各异,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李雪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何春丽孙喜霞
关键词:主动脉血栓形成血肿
冠状动脉瘘伴冠状动脉瘤一例
2018年
患者女,34岁,自诉平日偶感胸闷气短,症状较轻,未曾就医。血压102/56 mmHg(1 mmHg=0. 133 kPa),心率82次/min。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听诊于心尖部闻及舒张期叹息样杂音。心脏彩超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右冠状动脉显著增宽,起始部约10 mm,右房室环处约16 mm,于右房室沟处汇入右室,出口约7 mm;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均探及经过该处的全心动周期的分流。
孟欣怡孙颖慧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左前降支右心室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