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鹏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8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喉罩麻醉在基层医院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喉罩麻醉在基层医院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体会,为基层医院小儿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Ⅱ级患儿52例,随机分为2组:喉罩组(L组,26例)和全凭静脉组(P组,26例)。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分别记录呼吸循环变化,术中体动,停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T1)的MAP、HR、SpO2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皮时(T2)、切皮后30min(T3),P组的MAP、HR高于L组(P<0.05),P组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停药后苏醒时间,术后嗜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在小儿手术中操作简单且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术中缺氧发生,麻醉质量高,不良反应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开展。
- 路春坤周慧鹏
- 关键词:喉罩麻醉小儿
- 右美托咪定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以芬太尼、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和顺式阿曲库铵诱导,瑞芬太尼、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和顺式阿曲库铵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手术医师要求唤醒前20 min,将右美托咪定减至0.1μg/(kg·h),同时停止泵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唤醒时将瑞芬太尼减至0.05μg/(kg·min),每30秒呼唤患者活动手足,记录停药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自主呼吸恢复到手足运动的时间(T3),并评价唤醒试验的质量,同时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停药即刻、唤醒即刻、加深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从停药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T1)(7.1±1.5)min,呼之睁眼时间(T2)(9.8±1.8)min、自主呼吸恢复到手足运动的时间(T3)(10.1±1.3)min,唤醒即刻血液动力学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唤醒试验中,唤醒过程平稳、安全、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无痛苦记忆,唤醒质量满意,操作方便,是快速、安全唤醒的麻醉方法。
- 周慧鹏梁袁王茹
- 关键词:瑞芬太尼唤醒试验脊柱侧弯矫形术
- 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清醒镇静对区域阻滞手术中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清醒镇静应用于区域,阻滞手术中,观察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拟在区域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联合力月西M组(20例)、瑞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D组(20例),患者区域麻醉,麻醉效果出现后,M组:给予力月西0.05~0.1 mg/kg,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连续输注,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负荷剂量10 min内输入,后以0.3~0.6μg/(kg·h)的输注速度持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连续输注,输注过程中调整输注速度使患者OAA/S评分达3分;分别记录输注药物前(T1)、输注药物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停止输注时(T5)时点的SpO2、RR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药物停止输注后观察直至OAA/S评分为5分后送回病房。结果:两组患者的SpO2在各时点组间、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从T2时点较T1开始降低,但只有在M组中的RR的T2、T3时点较T1有显著意义的降低(P<0.05)。结论:在区域麻醉下行骨科手术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具有良好的清醒镇静作用,呼吸功能比较稳定。
- 王茹周慧鹏
- 关键词:瑞芬太尼清醒镇静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全髋置换术后应激激素水平影响的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全髋置换术后血浆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全髋置换术60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A组)、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Ⅰ组(B组)、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Ⅱ组(C组)各20例。3组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A组于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生理盐水2ml,B组于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分别于麻醉前30min及手术后12h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3组均于手术结束时接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分别于术前、术后12h及24h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水平,比较3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用药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术后12h、24h血浆COR及NE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或非常显著升高(P<0.05,P<0.01);A组术后12h、24h血浆COR及NE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B组术后24h血浆NE水平又显著高于C组(P<0.05)。3组手术前后及组间同时间节点血糖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A组术后24hPCIA按压25次、用药量12.5ml,非常显著高于B组和C组的16次(8ml)和12次(6ml)(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显著高于B组的45.0%和C组的35.0%(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可有效降低血浆应激激素水平,并减少舒芬太尼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程守全周慧鹏梁袁
-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超前镇痛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血浆应激激素水平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的、多个系统参加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它是机体整个适应、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和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但是应激...
- 周慧鹏
- 关键词:血皮质醇超前镇痛痛觉超敏
- 文献传递
- COX-2抑制剂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3年
- 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parecoxib)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focal cerebral ischemic,FCI)脑保护作用。参照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组)、帕瑞昔布钠小剂量组(C组)和帕瑞昔布钠大剂量组(D组),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观察帕瑞昔布钠的脑保护作用,探讨帕瑞昔布钠在脑保护作用中的重要地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帕瑞昔布钠不同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明显减轻(P<0.05),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帕瑞昔布钠1.6mg/kg及帕瑞昔布钠3.2mg/kg组COX-2mRNA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P<0.001,P<0.05);结果表明,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程守全徐爽梁袁苏亮包雪鹦金波周慧鹏范春潮
- 关键词:脑缺血预处理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