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礼应
- 作品数:44 被引量:220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磷酸酶A_2抑制蛋白—lipocortin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3年
- 脂皮素(lipocortin,LC)被认为是抗炎类固醇作用的第二信使,在磷脂酶A_2(PLA_2)活性及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调节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脂皮素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LC 的分离、纯化、生化特性、活性调节及其相关蛋白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 吕礼应康格非
- 关键词:抑制蛋白
- 非传统糖代谢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估非传统糖代谢指标糖化清蛋白(GA)、果糖胺(FA)、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6例CHB患者(CHB组)、51例PHBC患者(PHBC组),以及458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研究对象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非传统糖代谢指标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CHB组和PHBC组GA、F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U=194.1、263.9、124.2、120.1,P<0.001)。且PHBC组的GA水平显著高于CHB组(U=-69.9,P=0.021)。CHB组与健康对照组的1,5-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2.4,P=0.540),而PHBC组1,5-A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U=-68.2,P=0.007)。无论是健康对照组、CHB组还是PHBC组,GA水平与清蛋白(ALB)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GA和FA不能反映CHB及PHBC患者的糖代谢水平,而GA可作为评估肝病患者过度糖基化的指标之一。在CHB患者中,1,5-AG仍可用于评估糖代谢水平,但当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时,不能将其作为反映糖代谢情况的指标。
- 史德宝潘亚萍卢敏杨九华张敏吕礼应
- 关键词:果糖胺1,5-脱水葡萄糖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 常规化学参考区间行业标准(WS/T404.1-2012、WS/T404.1-2012)的临床适用性验证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应用健康体检对象血清TP、ALB、AIJT、AST、ALP、GGT检验结果验证参考区间行业标准(WS/T404.1—2012、WS/T404.1—2012)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79岁(中位年龄40~44岁)健康体检对象血清TP(双缩脲法)、ALB(溴甲酚绿法)、ALT(速率法,不含5-磷酸吡哆醛)、AST(速率法,不含5-磷酸吡哆醛)、ALP(速率法,AMP)、GGT(速率法)检验结果,按Staland建议的医学决定水平2剔除有明显异常结果后,例数分别为19708(男12044,女7664)、19728(男12069,女7659)、45569(男26299,女19270)、45877(男26739,女19138)、5965(男4208,女1757)、4726(男3164,女1562),统计其2.5、97.5百分位数,同时计算剔除前后上述各验证项目检验结果例数在参考区间行业标准范围内所占百分比。结果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体检对象血清各验证项目检测结果频数分布均呈偏态分布,其血清TP、ALB、ALT(M)、AIJT(F)、AST(M)、AST(F)、ALP(M)、ALP(F2049)、ALP(F50-79)、GGT(M)、GGT(F)2.5~97.5百分位数分别为64~79/L、40~53g/L、9~52U/L、7—39U/L、13~41U/L、12~33U/L、42~116U/L、36—98U/L、44~130U/L、11~72U/L、7~50U/L,且剔除前后90%以上体检对象血清TP、ALB、ALT(M)、ALT(F)、AST(M)、AST(F)、ALP(M)、ALP(F20-49)、ALP(F50-79)、GGT(F)检验结果均在行业标准范围内,而GGT(M)剔除前后则分别为80%和91%。结论参考区间行业标准适用于本实验室。(手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951—953)
- 吕礼应杨九华刘万利张敏
- 关键词:参考值体格检查
- 血清前白蛋白在肝损害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评价血清前白蛋白 (PA)作为肝功能损害诊断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分析门诊及住院患者PA(免疫比浊 )、白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的不正常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血清PA的低下限率 (<2 0 0mg/L)明显高于血清ALB ,特别是门诊患者 ,且血清PA与其他肝功能检验指标 (ALB、ALT、TBIL)的相关性小 ,同时在血清ALB水平的明显降低 (<35或 2 5 g/L)或ALT水平的明显增高 (>80或 4 0 0U/L)或TBIL浓度的明显增高 (>85 5或 171μmol/L)的患者中 ,有 5 4 %~ 92 %的患者血清PA明显下降。结论 血清PA的检测对判断肝脏的损伤 ,特别是早期损害及其程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在临床工作中 ,应对血清PA的诊断价值进行综合分析。
- 张敏吕礼应
- 关键词:血清前白蛋白肝损害免疫比浊法白蛋白胆红素
- 血清脂蛋白(a)颗粒浓度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比对血清脂蛋白(a)[Lp(a)]颗粒浓度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针对血清Lp(a)颗粒浓度(nmol/L)的检测方法与2种针对Lp(a)质量浓度(mg/L)的检测方法分别检测719例血清标本的Lp(a)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比较。以颗粒浓度结果分组,Ⅰ组为Lp(a)<75 nmol/L,Ⅱ组为Lp(a)≥75 nmol/L。根据厂家说明书提供的转换因子,将颗粒浓度检测结果转化为质量浓度。在Ⅰ、Ⅱ组内,分别比较2种质量浓度检测方法结果及转化后的质量浓度结果。结果德赛、科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与德赛颗粒浓度检测方法间的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P<0.01)、0.990(P<0.01);但在Lp(a)<75 nmol/L时,质量浓度与颗粒浓度检测方法分别有6.7%、8.5%的样本结果不一致。在Ⅰ组和Ⅱ组内,德赛质量浓度与科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偏差中位数为13.7%(4.6%,25.1%),在临床允许总误差(30%)范围内,且在Ⅱ组内即Lp(a)≥75 nmol/L时其偏倚明显减小,偏差中位数为4.4%(0.03%,10.2%)(<1/3临床允许总误差)。相同的结果也存在于德赛质量浓度与转化后的质量浓度结果之间。结论相对于颗粒浓度检测方法,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对Lp(a)存在一定的高估现象,且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尤其当样本Lp(a)水平较低(<75 nmol/L)时。同时,不建议对颗粒浓度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结果间进行转化。
- 孙晓吕礼应
- 均相酶免疫法检测甘胆酸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均相酶免疫法检测甘胆酸(CG)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估均相酶免疫法检测甘胆酸性能并与放射免疫法比对。随机选取2016年4月就诊安徽某医院患者308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组88例,谷氨酰转移酶(GGT)异常组65例,总胆汁酸(TBA)异常组45例,总胆红素(TBIL)异常组8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所有标本血清CG、TBIL、TBA、GGT、ALT、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各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CG,分析每组CG与以上指标相关性。结果该法百分偏倚为3.47%~9.90%,批内精密度为3.25%~4.93%,批间精密度为5.46%~7.99%,CG参考区间为1.53μg/ml^1.81μg/ml;与放射免疫法相关性较好(P<0.05);各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与TBA相关性较好(P<0.01),与GGT、TBIL、ALT、ALP相关性一般。结论均相酶免疫法检测甘胆酸在肝胆疾病中有较好应用价值。
- 陆梦丽吕礼应
- 关键词:甘胆酸肝胆疾病
- 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尿素、肌酐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UREA)增高(7.14~8.0 mmol/L,〉8.0 mmol/L)住院患者及体检对象血清肌酐(CRE)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87例随机住院患者(其中UREA7.14~8.0 mmol/L 20例,UREA〉8.0 mmol/L 62例,UREA〈7.14 mmol/L但CRE〉106 μmol/L者5例)及40例体检对象(UREA〈7.14 mmol/L正常健康对照20例,UREA7.14~8.0 mmol/L轻度增高体检对象20例)同时测定其血清肌酐(酶法,Roche)及胱抑素C(免疫散射比浊法,Dade behring)水平.结果 62例UREA〉8.0 mmol/L而CRE正常者CysC超上限率为56%,5例血清CRE高于参考值上限而UREA正常者其CysC超上限率为100%,CysC超过参考值上限者其CRE的超上限率为54%,且CysC水平与血清UREA及CRE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与0.74;同时,UREA轻度增高(7.14~8.0 mmol/L)20例体检对象仅1例血清CRE增高,而CysC增高则有5例;UREA轻度增高(7.14~8.0 mmol/L)20例随机住院患者有2例血清CRE增高且同时有CysC升高,而CysC增高则有10例.结论 在临床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方面,血清CysC水平较血清UREA及CRE敏感、特异,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UREA增高特别是轻度增高而CRE正常者不完全由肾外因素引起而多数存在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应该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 吕礼应张敏刘万利杨九华杨百侠
- 关键词:尿素肌酐胱抑素C
- 磷脂酶A_2抑制剂及抗氧化剂对内毒素所致生物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1995年
- 研究磷脂酶A2抑制剂及抗氧化剂对内毒素所致红细胞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磷脂酶A2抑制剂氯丙嗪及地塞米松能明显改善内毒素所致的红细胞膜磷脂降解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抗氧化剂维生素E则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提示:由磷脂酶A2激活所介导的膜磷脂降解及脂质过氧化在内毒素所致生物膜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 吕礼应康格非
- 关键词:磷脂酶A2脂质过氧化内毒素生物膜损伤
- 血清白蛋白检测方法对糖化白蛋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随机抽取306份不同白蛋白(Alb)浓度的新鲜血清标本,分别用溴甲酚绿法(BCG)、改良溴甲酚紫法(m BCP)、免疫比浊法(ITA)检测Alb浓度,液态酶法检测糖化白蛋白(GA),并计算GA值[GA%(%)=GA/Alb×100%]。正常Alb浓度(Alb≥40 g/L)时,BCG与m BCP法、BCG与ITA法、m BCP与ITA法检测结果比较,临床差异不明显,而且GA%BCG与GA%m B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低Alb浓度(Alb<40 g/L)时,BCG法分别与m BCP、IT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BCG明显低于GA%m BCP(P<0.01)。故正常Alb浓度时,BCG、m BCP与ITA法三者结果差异无明显临床意义,各法用于GA%计算无明显差异;但低Alb浓度时,m BCP与ITA法二者一致性优于BCG与ITA法,若使用BCG法则GA%结果可能被低估。
- 史德宝吕礼应
-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溴甲酚绿免疫比浊法
-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抗内毒素肝损伤作用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本文研究了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拈抗剂BN52021及BN50739的抗大鼠内毒素肝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BN52021及BN50739能使内毒素所致的肝线粒体膜磷脂降解及溶血磷脂的聚集、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得到明显改善,提示BN52021及BN50739是两种强有效的抗内毒素肝损伤的药物,可用于内毒素肝损伤的治疗。
- 吕礼应康格非
- 关键词:内毒素磷脂类肝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