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占瑞芬

作品数:26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热带
  • 8篇气旋
  • 8篇热带气旋
  • 7篇季风
  • 6篇水汽
  • 5篇青藏
  • 5篇青藏高原
  • 5篇夏季
  • 5篇季风槽
  • 5篇二度梅
  • 5篇副热带
  • 4篇对流层
  • 4篇西太平洋
  • 4篇流层
  • 4篇副热带高压
  • 3篇振荡特征
  • 3篇年代际
  • 3篇年际
  • 3篇准双周振荡
  • 3篇温室气体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上海市气象局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中国气象局
  • 3篇江苏省气象局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美国夏威夷大...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作者

  • 26篇占瑞芬
  • 10篇李建平
  • 8篇何金海
  • 3篇金小霞
  • 2篇余晖
  • 2篇祁莉
  • 2篇温敏
  • 1篇孔春燕
  • 1篇潘静
  • 1篇张莹
  • 1篇赵兵科
  • 1篇李泓
  • 1篇王盘兴
  • 1篇吴立广
  • 1篇殷岳
  • 1篇孙国武
  • 1篇李丽平
  • 1篇应明
  • 1篇丁一汇
  • 1篇张祖强

传媒

  • 2篇大气科学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大气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2008年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太平洋副高双脊线及其对1998年“二度梅”的影响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日本气象厅提供的T资料研究了1998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突然偏南的原因。结果表明,认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突然“南撤”有其一定局限性,事实上应是副高脊线在南侧的一次“重建”过程。针对这次重建,...
占瑞芬李建平何金海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高二度梅
文献传递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统计特征被引量:15
2005年
利用4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双脊线的普遍性和若干统计特征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表明,副高双脊线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锁相特征和地域性.7月中旬到9月中旬,双脊线事件频繁出现在北印度洋中东部到北太平洋中部一带,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双脊线事件极其活跃.基于这一点,重点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双脊线的若干统计特征,指出大部分副高双脊线的生命史都非常短暂,但有些双脊线过程仍能持续较长时间;夏秋季是双脊线事件最频繁的阶段,而冬春季双脊线事件较少;西太副高双脊线事件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而这种周期在70年代中期发生了明显的突变.此外,文中也探讨了西太副高双脊线事件与副高南北移动的关系.
占瑞芬李建平何金海
关键词:统计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半球NCEP/NCAR再分析资料副热带地区
亚洲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年际变化与亚洲夏季风的联系被引量:7
2012年
亚洲地区是物质由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在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本文主要利用卫星资料和欧洲中心ERA40再分析资料,借助Wei诊断模式研究亚洲地区夏季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水汽分布和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特征,重点着眼于水汽交换的年际变化,并探讨其与亚洲夏季风的联系.结果表明,季风区UTLS水汽较赤道地区偏多,且通过磁带记录信号的传播,可穿越对流层顶影响下平流层水汽的多寡.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表现出明显的年际特征,其年际变化与亚洲季风强弱变化有密切联系,尤其与南亚夏季风的关系更为显著.在亚洲夏季风影响下,亚洲地区出现异常的大气环流和垂直运动,从而影响平流层-对流层之间水汽的交换.这些结果对认识其它大气成分的输送过程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占瑞芬李建平
关键词:水汽年际变化
热带气旋活动对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影响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STE)是控制自然和人为排放的化学微量物质对大气成份影响的主要过程,其化学效应还会影响全球辐射通量平衡。热带气旋(TC)作为强大的、有组织的对流系统在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关注热带气旋...
占瑞芬王玉清
关键词:热带气旋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在亚洲地区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的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40资料,借助Wei诊断模式研究平流层一对流层水汽交换过程,重点分析亚洲地区夏季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的年代际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在其变化中的作用.气候学特征表明,北半球夏季“亚洲南部半岛-印度洋-太平洋交汇区”为全球最强的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通道,它能将亚洲季风区丰富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平流层,影响平流层水汽的分布和变化.北半球夏季亚洲地区穿越对流层顶水汽交换整体上都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在近44a可以分为三段比较稳定的时段:1958~1977年、1978~1992年和1993。2001年.在这三个时段中,孟加拉湾.东亚大陆及南海海域的水汽交换通道作用在逐渐减弱,而西北太平洋地区在水汽交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热带西北太平洋热源的年代际异常是亚洲地区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44a来青藏高原和热带西北太平洋的热力作用均发生了重大调整,在年代际尺度上两者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亚洲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异,从而影响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的年代际异常.然而不同时段不同地区两者的贡献有所不同,尤其是1992年以后,高原热源影响明显减弱,而热带西北太平洋热源在影响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中起主要作用.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其他大气成份输送过程和正确评估人类活动(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占瑞芬李建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年代际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上对流层水汽及其低频振荡特征
上对流层水汽(UTWV)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而青藏高原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水汽交换及平流层水汽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利用高精度AIRS卫星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UTWV及其季节内振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夏季...
占瑞芬李建平
关键词:温室气体低频振荡
文献传递
ENSO在青藏高原积雪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关系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6年
已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随后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具有典型的负相关.本文基于长时间观测资料对二者关系进行再探讨,发现两者的年际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跃变,即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随后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显著的负相关仅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1993-2012年),而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1976-1992年)二者的联系较弱.进一步本文对引起这种跃变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部型ENSO在加强青藏高原积雪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3-2012年间,青藏高原积雪与中部型ENSO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青藏高原积雪偏多年(少),中部型ENSO多为冷位相(暖位相),这种分布一方面加强了青藏高原积雪与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继而与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强了青藏高原积雪对热带气旋生成相关的动力环境场的调控,因此在这一时段青藏高原积雪与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的相关得到了显著增强.然而,在前一时段青藏高原积雪与ENSO的联系较弱,青藏高原积雪对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和台风生成区域动力场调控较弱,因而其与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之间的关系减弱.此外,通过能量诊断进一步表明,在1993-2012年中部型ENSO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强西北太平洋纬向风的正压能量转化来实现的.结果将为提高热带气旋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占瑞芬丁一汇吴立广雷小途
关键词:热带气旋青藏高原积雪ENSO
季风影响下的青藏高原上空甲烷、水汽及云的变化被引量:8
2011年
为进一步了解季风对于水汽及其它大气成分的输送作用,利用美国Aqua卫星上AIRS反演的甲烷(CH4)和MODIS反演的水汽、云高和云量等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2003至2010年中国青藏高原上空CH4、水汽和云在季风期间的变化及其与季风指数的关系。研究发现:夏季(6月至9月)高原上空水汽、云量和云顶高度的变化与季风指数有很好的相关;在强对流影响下,输送到高原上空的水汽增多,引起云量增多,云顶高度增加,而向上输送的甲烷引起高原上空CH4浓度增加,并在青藏高压强大的反气旋的阻塞下CH4不断积累,在季风期的后半程维持一个高值,但最大值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比季风指数的峰值晚近一个月。随着季风减退和青藏高压的消失,甲烷的高值快速消失。由此可见,夏季青藏高原的强对流输送无疑是甲烷高值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CH4作为一种长寿命的温室气体,有潜力作为一种示踪气体来帮助研究季风和季风期间高原上空强大的反气旋动力机制的变化。
熊效振张莹陈良富占瑞芬李建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季风青藏高压甲烷水汽
太平洋混合层厚度(d_(ml))年际异常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用太平洋区域30a逐月混合层厚度(dml)及浅层海温(Ts)距平资料,分析了20°S以北太平洋区域dml年际变率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得到两个纬向dml高变率带,它们分别位于北太平洋(45°N附近)和赤道中、西太平洋。重点分析了赤道太平洋dml高变率带,并对其上混合层气候位置、dml年际异常与ElNino事件关系及伴随强ElNino事件的dml正异常东传等作了初步分析。
李泓李丽平王盘兴占瑞芬支风梅
关键词:混合层厚度年际异常
青藏高原地区上对流层水汽及其低频振荡特征
上对流层水汽(UTWV)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而青藏高原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水汽交换及平流层水汽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利用高精度AIRS卫星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UTWV及其季节内振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夏季...
占瑞芬李建平
关键词:温室气体低频振荡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