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辉 作品数:56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及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生物膜的影响,为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连续稀释法测定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XTT法检测其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50%细胞活性的浓度(SMIC50),镜下观察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白念珠菌对薰衣草精油高度敏感,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MIC为12.5μL/mL,MBC为25μL/mL;对生物膜的SMIC50是100μL/mL,对白念珠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薰衣草精油在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抑菌作用。 刘璇 邵玉龙 吴泽钰 高凡凡 吴恺琪 刘素辉 陈锋关键词:白念珠菌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生物膜 人类寿命与肠道元基因组 孙玉萍 倪萍 刘素辉大蒜提取物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检测大蒜提取物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最小抑真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fungal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真菌浓度(minimalfungicidalconcentration,MFC);观察其体外抗真菌作用。方法:采用沙保培养基(SabouraudDextroseAgar,SDA)液体稀释培养法和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菌落法分别测定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和MFC。结果: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红色毛癣菌的MIC为1∶256,MFC为1∶128;絮状毛癣菌的MIC为1∶256,MFC为1∶128;石膏样小孢子菌的MIC为1∶512,MFC为1∶256;犬小孢子菌的MIC为1∶512,MFC为1∶128;白假丝酵母菌的MIC为:1∶128,MFC为1∶64;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512;MFC1∶256。结论:蒜氨酸仅对白假丝酵母菌有抑制作用,对其它试验菌无抑制作用;蒜酶对所有试验菌均无抑制作用;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则具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 张炳华 刘素辉关键词:体外抗真菌作用 大蒜提取物 石膏样小孢子菌 白假丝酵母菌 红色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针对专业特点开展疾病预防等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1 2011年 按照预防医学等专业特点开展微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出高质量不同专业医学人才,达到知识的传递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人才将来的去向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切实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质量。 孙玉萍 刘素辉 张蓓 陈峰关键词:微生物实验教学 疾病预防 包虫病人唾液抗体的三种免疫学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用间接法、点免疫法、ABC-ELISA法三种免疫学试验检测46例包虫病人唾液抗体,并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点免疫法简便、敏感、准确,综合评估成绩最高,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间接法特异性好,ABC一ELISA法敏感度高,二者组合使用,可提高免疫诊断价值,适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分析。 钱丽 张彤 姜国枢 刘素辉关键词:包虫病 唾液 抗体 DOT-ELISA 浅谈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3年 作为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总结经验,摸索不同实验教学形式,针对目前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提高微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效果。 刘雪莉 刘素辉 倪萍 张蓓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裂解谱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医院外环境及病人脓汁标本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分析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临床分离宿主菌的裂解情况。方法采集医院外环境、病人脓汁标本共69份,以标准菌株对其进行噬菌体的分离、培养及纯化。对所得噬菌体用123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经双层平板法对其进行裂解谱的测定。结果共分离得到6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其中4株分离自医院未处理污水,2株分离自病人脓汁标本,总体分离率为8. 7%。医院未处理污水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裂解能力高于病人脓汁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 4,P <0. 01)。结论医院未处理污水及病人脓汁标本中存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且分离得到的噬菌体之间对临床菌株裂解能力存在差异。医院未处理污水及病人浓汁标本中存在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可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有裂解作用,后期可对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杨敏 周静茹 李琴 迪拉热·力迪甫 刘素辉 倪萍 陈邬锦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固定桥桥体龈底形态对接触区黏膜微生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烤瓷桥桥体龈端不同形态设计对牙槽嵴顶黏膜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磨牙烤瓷修复的患者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和计算机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种类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均有增多。其中,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细菌种类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舟底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各组链球菌和奈瑟菌的组成比例变化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细菌组成比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桥体底黏膜微生态的影响考虑,烤瓷桥舟底式桥体优于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磨牙桥体设计。 汪振华 王金玉 刘素辉 季平 道采梅 袁祥民关键词:接触区 微生态 黏膜 牙槽嵴顶 烤瓷桥 奈瑟菌 西帕依固龈液和没食子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测定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体外观察西帕依固龈液和没食子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并对二者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西帕依固龈液和没食子的抑菌和杀菌效果。结果:西帕依固龈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0mg/ml;没食子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mg/ml,杀菌浓度(MBC)为50mg/ml。结论:没食子提取液和西帕依固龈液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李泽慧 聂晶 钟良军 李刚 王进涛 刘素辉关键词:口腔念珠菌病 没食子 西帕依固龈液 盐碱戈壁药用植物骆驼刺内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9 2019年 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是新疆民间常用药用植物。为了解骆驼刺内生菌的多样性,获得骆驼刺的内生菌资源,本实验在新疆维吾尔克拉玛依盐碱戈壁(北纬45°16’,东经85°2’)采集骆驼刺。利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进行植物内生菌菌株的分离、培养,测定菌株16S r DNA基因序列,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进行鉴定。从骆驼刺中共分离到可培养内生菌50株,分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胞杆菌属(Bacillus)、芽胞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微杆菌属(Exiguobacterium)、气球菌属(Aerococcus)、巨型球菌属(Macrococcus)、多米杆菌(Domibacillus)、巴尔加瓦菌属(Bhargavaea)、微球菌属(Micrococc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考克菌属(Kocuria)、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副球菌属(Paracoccus)、马西利亚菌属(Massilia)和耐辐射球菌属(Deinococcus)15个菌属。其中葡萄球菌属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芽胞杆菌属,为环境和植物当中广泛存在的菌属,分离获得的其他细菌与骆驼刺生长环境(盐渍化严重,高辐射)有关,内生菌多样性与骆驼刺在新疆干旱、寒冷、盐碱土壤环境中的适应性机制具有密切的联系。 张晓波 马燕 熊文娟 郑倩 魏婕 陈锋 刘素辉 孙玉萍关键词:骆驼刺 植物内生菌 群落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