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明霞

作品数:21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学院冶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冶金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转炉
  • 5篇煤气
  • 5篇化学能
  • 5篇高炉
  • 4篇竖炉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炉内
  • 4篇值模拟
  • 3篇冶炼
  • 3篇转炉冶炼
  • 2篇冶炼终点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水模
  • 2篇气粉两相流
  • 2篇转炉冶炼终点
  • 2篇转炉终点
  • 2篇壅塞现象
  • 2篇两相流
  • 2篇炉缸

机构

  • 20篇东北大学
  • 10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新南威尔士大...
  • 1篇梅山钢铁股份...

作者

  • 21篇冯明霞
  • 19篇邹宗树
  • 17篇李强
  • 3篇高攀
  • 2篇刘炳南
  • 2篇王学斌
  • 2篇陈韧
  • 1篇袁冬冬
  • 1篇刘崇林
  • 1篇余艾冰
  • 1篇沈峰满
  • 1篇刘爱华
  • 1篇储文
  • 1篇李强
  • 1篇赵国光
  • 1篇李强
  • 1篇刘正祥

传媒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材料与冶金学...
  • 2篇钢铁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冶金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炼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2006年全...
  • 1篇第七届全国冶...
  • 1篇第十四届冶金...
  • 1篇第十六届冶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炉内还原性煤气的能量利用分析与数值模拟
2014年
基于多相传输理论和冶金反应工程学方法建立了高炉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高炉内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化学能富余情况。研究可知,在高炉中上部其热力学条件富余而动力学或传输条件不足,即反应器上部空间的热能(温度)和化学能(还原势)不匹配,为进一步开发相关新的工艺和方法奠定基础。
冯明霞陈韧李强
关键词:煤气利用率化学能数值模拟
高炉内还原煤气化学能利用的数学模拟分析
基于多相传输理论和冶金反应工程学方法,建立了高炉数值模拟模型,针对高炉生产中存在的煤气尾气CO含量高、还原势未能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用现场生产数据的技术指标及可测量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李强冯明霞邹宗树
关键词:高炉生产煤气利用率化学能数学模拟
文献传递
高炉内煤气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以优化高炉内煤气流分布为目的,建立了二维的高炉CFD模型对高炉内煤气流分布及停留时间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不同风口速度操作条件下停留时间分布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氧气高炉内气体速度在滴落带和软熔区域急剧减小,压力损失显著...
高攀李强冯明霞袁冬冬邹宗树
关键词:煤气流分布高炉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复吹转炉预直炼法成渣路线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转炉成渣路线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而预直炼法脱磷期与脱碳期任务的不同,对成渣的要求应区别对待。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对预直炼法不同时期成渣路线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铁水磷含量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成渣路线,预直炼法脱磷期和脱碳期成渣路线有明显不同。脱磷期铁水中磷含量较高,脱磷的驱动力较大,主要通过改善动力学条件来加快脱磷,宜采用铁质成渣路线。脱碳期铁水温度较高是脱磷的不利条件,因此改善热力学条件来进一步强化脱磷,宜采用钙质成渣路线。
王学斌冯明霞邹宗树赵国光刘正祥
关键词:复吹转炉脱磷
壅塞现象法测量气粉两相流音速被引量:1
2007年
实验研究了在水平等截面管道中空气-树脂粉两相流的音速.基于壅塞现象原理,提出了一种测量气粉两相流音速的新方法.得到了空气-树脂粉两相流在不同固气比下质量流量和滞止压强的关系,从而确定了发生壅塞现象的临界压强,进一步得到了临界压强比和固气比的关系式.考虑两相流连续方程确定出两相流的实际表观音速,并且与两相平衡流理论计算所得的理论音速进行了比较,仅为其0.5~0.7倍.
李强冯明霞邹宗树沈峰满
关键词:气粉两相流音速壅塞现象
复吹转炉底吹喷粉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在1:6物理模型上,通过水模实验对复吹转炉底吹喷粉时熔池搅拌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粉对熔池搅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粉条件下,均混时间随顶吹气体流量的增加存在最小值,最佳顶吹气体流量为117.0 m3/h,增加底吹气体流量对降低均混时间有利.在本实验范围内最佳顶吹流量为117.0 m3/h、最佳底吹流量为2.36 m3/h.
王学斌冯明霞刘崇林邹宗树
关键词:复吹转炉喷粉底吹水模型均混时间
基于边界移动法的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预埋在高炉炉缸内热电偶反馈的温度数据,联合数值传热计算和最优化理论的梯度下降法寻找最优化的边界移动步长因子,建立了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应用建立的模型可有效求解未知边界的传热反问题.将热电偶反馈的监测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应用建立的炉缸侵蚀监测模型对其进行未知边界问题反演求解,计算得到了炉缸内衬侵蚀形貌和残厚.把已知炉缸侵蚀形貌和相应的热电偶测温数据的高炉炉缸作为校验模型样本,模型预测与样本的侵蚀形貌对比表明其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6%,确认了炉缸侵蚀监测模型的可靠性.
李强冯明霞储文邹宗树
关键词:梯度下降法炉缸侵蚀高炉
基于移动边界法的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
基于最优化梯度下降法和预埋在高炉炉缸内热电偶反馈的温度数据,联合数值传热计算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最优化边界移动步长因子,使用移动边界法构造炉缸侵蚀形貌和炉衬残余厚度,建立了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采用建立的模型可有效求解未知边...
李强冯明霞邹宗树
关键词:炼铁厂高炉炉缸
高炉内炉料流动模式及力链分布的离散元模拟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高炉内炉料颗粒尺度运动行为的数学模型,主要研究固体炉料的运动模式和颗粒间相互作用力链的分布.结果表明:建立的离散元模型计算获得了炉内颗粒间的介观力链结构,炉底中心部位存在强力链结构支撑高炉料柱,最强力链结构对应于死料柱区,而且离散元模拟也给出炉内固体料运动模式由四个区域构成,分别为死料柱区、活塞流区、准静态滑流区和沟流区,而沟流区的力链最弱.
李强冯明霞高攀邹宗树
关键词:离散元高炉
Midrex竖炉化学能与物理能匹配及最大利用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诸如Midrex类型直接还原炼铁竖炉生产过程中存在煤气还原势化学能未能充分利用问题,设计出一种上部增设吹氧装置将过剩化学势转变成热能的竖炉。新型竖炉实现煤气化学能与物理能匹配,从而实现能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煤气消耗。根据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了竖炉静态模型对比分析传统和新型竖炉的煤气消耗,同时开发一维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炉内温度及煤气成分变化,获得了在热力学上盈余煤气的体积分数,即还原煤气过剩化学能的分布。结果表明,吹氧竖炉上部气固两相温度提高,CO和H2浓度明显下降,因而煤气利用率显著增加。在吹氧量为536.40m3.h-1,吹氧位置为6.5m高度情况下,煤气量消耗下降25.94%,尾气还原势下降53.69%。
李强刘炳南冯明霞邹宗树
关键词:吹氧煤气消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