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九派

作品数:180 被引量:2,038H指数:2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土壤
  • 46篇库区
  • 43篇三峡库区
  • 35篇污染
  • 25篇面源
  • 23篇面源污染
  • 17篇紫色土
  • 17篇耕地
  • 16篇农业面源
  • 16篇小流域
  • 14篇农业面源污染
  • 12篇坡耕地
  • 11篇土地利用
  • 11篇农业
  • 10篇养分
  • 10篇生态
  • 10篇水土
  • 10篇土壤侵蚀
  • 9篇氮磷
  • 7篇桑树

机构

  • 160篇西南大学
  • 19篇西南农业大学
  • 12篇宜春学院
  • 11篇重庆师范大学
  • 9篇教育部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重庆市农业资...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重庆市数字农...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国土资源
  • 1篇西南计算机有...
  • 1篇重庆市农业综...

作者

  • 179篇倪九派
  • 106篇谢德体
  • 66篇魏朝富
  • 31篇高明
  • 14篇肖新成
  • 13篇何丙辉
  • 11篇邵景安
  • 11篇张洋
  • 11篇木志坚
  • 10篇傅涛
  • 7篇王金亮
  • 7篇王子芳
  • 7篇周川
  • 6篇陈成龙
  • 6篇张洋
  • 6篇黄容
  • 5篇慈恩
  • 5篇梁增芳
  • 5篇史书
  • 5篇刘月娇

传媒

  • 16篇水土保持学报
  • 15篇西南大学学报...
  • 10篇农业工程学报
  • 8篇环境科学
  • 7篇生态学报
  • 5篇中国农村水利...
  • 5篇土壤学报
  • 5篇应用基础与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资源科学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中国岩溶
  • 3篇草业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中国农业资源...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16篇2017
  • 18篇2016
  • 14篇2015
  • 31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色土区植物篱模式对坡耕地土壤抗剪强度与抗冲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土壤抗剪强度和抗冲性是反映土壤综合对抗水力侵蚀性能和评价复合农林业模式生态效益的指标。研究植物篱模式对土壤抗剪强度、抗冲性及其坡面分布的影响,为探讨植物篱模式控制水土流失及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原位监测法测定土壤抗剪强度,原状土冲刷法测定土壤抗冲性,剖面挖掘法测定根系参数,简易比重计法、湿筛法、吸管法、环刀法等测定土壤颗粒组成、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微团聚体组成、容重等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紫色土区植物篱模式对坡耕地土壤抗剪强度、抗冲性及其坡面分布的影响。【结果】与横坡农作模式相比,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在20°坡地紫穗槐模式下的平均抗剪强度(SS)分别增加70.3%和89.3%,平均抗冲指数(ASI)分别增加84.1%和35.2%;香根草模式下,平均SS分别增加49.6%和133%,平均ASI分别增加48.0%和26.1%;13°坡地紫花苜蓿模式下,平均SS分别增加62.2%和51.9%,平均ASI分别增加188%和57.3%;蓑草模式下,平均SS分别增加89.7%和50.6%,平均ASI分别增加175%和26.9%。20°坡地植物篱模式提高土壤SS与ASI的平均效应分别为85.5%和48.4%,13°坡地的分别为63.6%和112%。土壤ASI随冲刷时间增长呈幂函数型增大,植物篱模式土壤抗冲性的增幅远大于横坡农作模式。坡面自下而上,横坡农作模式土壤抗剪强度与抗冲性呈近直线式减小或自下、中坡位急剧减小;植物篱模式的呈波浪式减小,篱带增加,作物带减小。【结论】植物篱模式明显或显著提高了土壤抗剪强度与抗冲性。就表层(0—10 cm土层)土壤而言,20°坡地紫穗槐模式提高土壤抗剪强度与抗冲性的效应大于香根草模式;13°坡地紫花苜蓿模式提高土壤抗剪强度的效应小于蓑草模式,提高土壤抗冲性效应大于蓑草模式。20°
蒲玉琳谢德体倪九派魏朝富林超文
关键词:抗剪强度抗冲性坡耕地
一种石灰性紫色土磷素分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灰性紫色土磷素分级方法,1)采用去离子水提取土壤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磷和水溶性无机磷;2)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样品中树脂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3)采用碳酸氢钠、醋酸铵、氟化铵提取样品中活性有机磷、二钙型磷酸...
张洋谢德体倪九派
不同有机物料中的磷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采用DOU的磷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猪粪沼渣(ZZ)、牛粪沼渣(NZ)、牛粪秸秆堆肥(NJD)、污泥堆肥(WD)、农村生活垃圾堆肥(NSLD)等7种有机物料中的磷形态及其比例.结果表明,有机物料中全磷及各形态总磷存在较大差异,以猪粪沼渣全磷含量最高,为23.59 g·kg-1,以牛粪沼渣全磷含量最低,仅3.61 g·kg-1.猪粪沼渣、牛粪沼渣、牛粪秸秆堆肥、污泥堆肥中各形态总磷(Pt)大小顺序为HCl-P>残留态-P>Na HCO3-P>Na OH-P>H2O-P,而3种农村生活垃圾堆肥中各形态磷含量则为HCl-P>残留态-P>H2O-P>Na HCO3-P>Na OH-P.7种有机物料中HCl提取态磷占回收全磷(Ptt)比例达47.75%~84.96%,表明有机物料中的大部分磷更容易被如HCl等强浸提剂提取,而这部分磷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各有机物料中磷以无机态磷为主,无机磷占全磷比例在53.18%~87.33%之间.各形态中的无机磷以Na HCO3-Pi占形态总磷比例最高(79.72%~94.76%),且在回收全磷中主要分布于HCl提取态,各形态中的有机磷则主要分布于HCl-P和残留态-P.经堆腐后的牛粪秸秆堆肥各形态无机磷占全磷比例较牛粪沼渣均有所增加,表明好氧堆肥有助于有机物料中磷的矿化,提高有机物料中磷的有效性.
邓佳胡梦坤赵秀兰倪九派谢德体
关键词:有机物料磷形态
一种降低堆肥产品中磷素活性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城市污泥或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中磷素活性的方法,步骤为:1)将农作物废弃物在400℃炭化热解为生物炭,粉碎过50目筛;2)将有机废弃物好氧作物秸秆与城市污泥或畜禽粪...
赵秀兰孙文彬倪九派谢德体
文献传递
一种简易双木棒交叉磨土制样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双木棒交叉磨土制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两根圆形木棒交叉叠放在待磨土样上方,然后拉动上木棒做直线往复运动,利用两根木棒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下木棒连续往返滚动,研磨土样,直至土样制备完成。本发明的制样方法适...
王谊倪呈圣倪九派钟守琴谢德体
文献传递
基于ArcGIS的岩溶区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被引量:1
2009年
以汉昌河小流域为例,利用ArcView3.2和ArcGIS9.2的数据库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对小流域进行地块单元的划分,构建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数据库,对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利用数据库信息对岩溶区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小流域内有水土流失的地块单元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布置,从而实现水土保持规划。结果表明,ArcGIS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水土保持工作,并为决策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宫春明袁克勤倪九派陈晓燕
关键词:ARCGIS岩溶区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
三峡生态屏障区人口生态转移机制与保障被引量:2
2014年
三峡生态屏障区的建设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能够起到保护三峡水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作用。然而,库区内过度的人类活动和尖锐的人地矛盾给生态屏障区的建设任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在分析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迁-安-融"三个方面建立了人口转移的运行机制,并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探讨了实施保障的构建。研究表明:迁移阶段主要是权益折算、差额置换构建补偿机制以及重点推进机制;安置阶段主要以货币化等住房方式和就业方式进行安置;融合阶段要从产业化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等方面推动产业发展,以及从户籍改革等方面加快城镇建设,同时从就业培训等方面培育安置人口,从而保证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最终实现转移工作对"生态-发展"的同促进。
杨馨越魏朝富倪九派
关键词:三峡水库
适用于植物细茎干的树干液流非侵入式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植物细茎干的树干液流非侵入式测量装置,其包括:加热组件、感温组件、主控单元和隔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感温组件固定设置于隔热组件且与所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本申...
王胜倪九派
文献传递
三峡库区农桑配置对地表氮磷流失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为优化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农桑配置方式,提高库区水土保持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本试验通过采用三带等高桑+等高耕作、三带等高桑+交叉耕作、两带等高桑+等高耕作、两带等高桑+交叉耕作、传统等高耕作等5种处理研究了不同农桑配置方式对旱坡地地表氮磷流失的阻抗效果。结果表明,农桑配置方式能够显著阻抗地表径流和氮磷流失,但不同配置方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带等高桑+交叉耕作方式较其他方式能更显著地降低地表径流中全氮(磷)、可溶性氮(磷)、颗粒态氮(磷)的流失和氮(磷)年流失负荷量,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分别以可溶性氮(约50.1%~60.2%)和颗粒态磷(约54.9%~59.6%)为主,并且硝态氮的年流失负荷(约0.19~0.27kg hm-2 a-1)高于铵态氮(约0.12~0.17 kg hm-2 a-1)。综上可知,三带等高桑+交叉耕作对地表径流和氮、磷流失的阻抗效果更显著,最符合三峡库区旱坡地开发利用的生态保护理念。
张洋樊芳玲周川倪九派谢德体
关键词:氮磷流失地表径流紫色土三峡库区
可实现坡耕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量化研究的收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坡耕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量化研究的收集系统,包括若干沿顺坡方向埋设于土体中的U型条形收集槽,所述U型条带收集槽的长度与坡面长度一致,且条形收集槽内设置有透水层;所述条形收集槽分别埋设于耕作层、心土层和母...
王谊倪九派谢德体倪呈圣高明钟守琴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