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丙辉

作品数:365 被引量:3,370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5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7篇农业科学
  • 4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经济管理
  • 27篇生物学
  • 11篇天文地球
  • 11篇水利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19篇土壤
  • 54篇紫色土
  • 48篇水土
  • 38篇库区
  • 35篇三峡库区
  • 31篇水土保持
  • 31篇径流
  • 27篇养分
  • 24篇植被
  • 22篇土壤侵蚀
  • 21篇水土流失
  • 21篇降雨
  • 21篇耕地
  • 20篇土壤养分
  • 19篇土地利用
  • 19篇坡耕地
  • 17篇施肥
  • 16篇生态
  • 16篇坡面
  • 15篇入渗

机构

  • 275篇西南大学
  • 86篇西南农业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成...
  • 1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0篇重庆市林业科...
  • 7篇宜春学院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水利水电...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5篇四川沃尔宜环...
  • 5篇中国电力工程...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四川省水土保...
  • 3篇长安大学
  • 3篇教育部

作者

  • 361篇何丙辉
  • 29篇陈晓燕
  • 25篇谌芸
  • 24篇李天阳
  • 16篇刘玉民
  • 16篇缪驰远
  • 14篇包维楷
  • 13篇李建兴
  • 13篇丁德蓉
  • 13篇倪九派
  • 13篇魏朝富
  • 12篇谢德体
  • 12篇闫建梅
  • 11篇马云
  • 11篇何建林
  • 9篇秦川
  • 9篇姚荣江
  • 9篇田太强
  • 9篇汪时机
  • 8篇徐小军

传媒

  • 56篇水土保持学报
  • 33篇西南大学学报...
  • 17篇水土保持研究
  • 13篇西南农业大学...
  • 1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2篇环境科学
  • 10篇西南师范大学...
  • 9篇生态学报
  • 9篇中国生态农业...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9篇中国水土保持
  • 8篇灌溉排水学报
  • 7篇草业学报
  • 5篇土壤学报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西南农业大学...
  • 4篇亚热带水土保...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23篇2016
  • 17篇2015
  • 23篇2014
  • 32篇2013
  • 16篇2012
  • 22篇2011
  • 29篇2010
  • 21篇2009
  • 20篇2008
  • 16篇2007
  • 13篇2006
  • 22篇2005
  • 37篇2004
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林复合经营实践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2年
从农林复合经营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角度出发 ,论述了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发展过程和研究进展的状况及特点 :国外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早、种类多样 ,在结构、功能以及生产力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 ,但对农林复合经营的整体研究较少 ,而我国的农林复合经营发展历史悠久 ,但种类比较单一 ,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 ;同时对未来农林复合经营研究的方向作了简要的探讨 。
王玲玲何丙辉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生物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林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GIS地理信息是空间属性与描述同性的结合体。GIS地理信息的意图性、信息源性、无比例性等构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性。通过对这些基本特征的介绍 。
缪驰远彭莉何丙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森林资源
重庆山地血橙园不同模式土壤水分物理性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变异系数,结合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了重庆山地血橙园地血橙-红薯、血橙花生、血橙玉米、血橙纯林、血橙-茄子5种模式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异程度,建立了土壤入渗参数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血橙园地各水分物理指标变异程度不同,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持水量、土壤自然含水量、有机质、排水能力的变异系数〈15%,为弱变异;非毛管孔隙度、机械组成、土壤通气度的变异系数值处于15%~75%之间,为中等变异;土壤入渗特征的变异系数〉75%,为强变异。血橙-红薯,血橙-茄子模式的持水能力较强,砂粒含量较少,粉粒,黏粒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初始含水率,通气度,排水能力,有机质等也较高,而血橙纯林的上述指标大小规律相反;土壤容重与稳定入渗率呈显著负相关,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排水能力与稳定人渗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同时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影响土壤稳渗速率主要因子的线性回归方程。
李天阳何丙辉张怡闫建梅田家乐李振林
关键词:重庆山地
按大类招生模式下林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被引量:3
2014年
专业核心课程是按大类招生模式下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课程.考虑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和社会对林业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结合林学专业大类招生后课程设置现状,在对比和分析按专业和按大类两种招生模式下的专业课程设置差异及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按大类招生模式下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由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森林培育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木病理与昆虫学共6门课程23学分构成.
辜夕容练彩霞张勇刘芸杨水平姚荣江何丙辉
关键词:大类招生林学核心课程
WEPP模型在紫色土坡面侵蚀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1
2003年
WEPP模型是一种基于侵蚀过程的计算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本文通过对遂宁市紫色土产流、产沙侵蚀的观测,运用WEPP模型进行单次降雨侵蚀预测,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比较结果,认为WEPP模型对紫色土侵蚀过程预测合理,为进一步研究WEPP模型对紫色土多年侵蚀预测提供参数参考。
陈晓燕何丙辉缪驰远吴咏
关键词:WEPP模型紫色土坡面侵蚀
高海拔原始暗针叶林采伐迹地次生植被结构与物种多样性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高海拔原始暗针叶林次生植被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生态优势度SN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分析不同恢复时间序列次生植被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次生植被在垂直结构上,灌木高度总体呈增加趋势,草本高度变化不明显;在水平结构上,灌木层盖度与草本层盖度变化一致,都呈增加趋势;次生植被物种出现了消长变化,灌、草层优势种发生了变化;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H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草本正好相反.群落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物种丰富度呈相反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在恢复时间梯度上,优势种和亚优势种的变化改变了群落优势度.
龙海何丙辉包维楷游秋华
关键词:采伐迹地次生植被植被结构
西南喀斯特山地林下经济模式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为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地不同林下经济模式与土壤水分渗透性之间的关系, 以不同空白林地作为对照, 对重庆荣昌县6种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林地和同一林地不同层次土壤渗透各指标存在很大差异, 0~10 cm土壤总渗透量在麻竹林下种菌模式中最强, 达到449 mL; 其次是黄葛树林下种草模式, 为427.5 mL; 再次是麻竹林下养禽模式, 为389.4 mL; 以桉树林下种菌模式最差, 仅有241.5 mL。各林地土壤渗透能力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在3种模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模型中, 通用经验方程拟合效果最优, Kostiakov方程次之, Philip方程效果最差。土壤渗透性评价得分显示: 麻竹林下种菌模式土壤渗透性最好, 其次是黄葛树林下种草模式, 再次是麻竹林下养禽模式, 以桉树林下种菌模式最差。土壤渗透性能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显示: 土壤渗透与土壤有机质、含水率、总孔隙度和0.005~0.01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与土壤容重和0.05~0.25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合相关分析, 筛选出8个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土壤理化性质因子, 通过主成分分析, 得到表征土壤渗透性能综合参数α和表征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的理化性质指标的综合参数β, 并构建了土壤渗透性各指标及其综合参数α与β的线性回归模型, α=0.249 初入渗率+0.254 稳渗率+0.252 平均渗透速率+0.254 渗透总量, β=0.167 有机质+0.183 含水率+0.200 总孔隙度+0.174 非毛管孔隙度 0.145 P0.05~0.25+0.131 P0.005~0.01+ 0.106 P0.001~0.005 0.200 容重(P0.05~0.25、P0.005~0.01、P0.001~0.005分别表示0.05~0.25 mm、0.005~0.01 mm和 0.001~0.005 mm颗粒含量)。
秦华军何丙辉赵旋池杨明山张野邓雪梅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林下经济土壤渗透性土壤理化性质
重庆缙云山两种林分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季节响应差异性被引量:8
2016年
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争论,需要进一步研究。选择重庆缙云山的马尾松林和柑橘林开展了氮添加实验,分别设置3个氮添加水平(低氮T_5:20 g N m^(-2)a^(-1),中氮T_(10):40 g N m^(-2)a^(-1)和高氮T_(15):60 g N m^(-2)a^(-1))和对照(T_0:0 g N m^(-2)a^(-1))共4个水平的处理,各林分每个处理各9次重复,每个处理量分4次,在每个季度开始各施1次。采用ACE(Automated Soil CO_2 Exchange Station,UK)自动土壤呼吸监测系统测定两林分土壤表层(0—10 cm)的呼吸、温度和湿度,分别在当年的7月、9月、11月、第2年的1月、2月、3月、5月、6月各连续测定4d,每天(8:00—18:00)4次,以揭示两种林分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季节动态响应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1)柑橘林与马尾松林林下土壤表层呼吸表现出一致的季节变化动态趋势: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但柑橘林土壤呼吸显著高于马尾松林(P<0.05)。(2)总体上氮沉降抑制了2种林分土壤表层呼吸,而N沉降量大抑制程度越高。只在冬季土壤湿度低的马尾松林下氮沉降促进了土壤呼吸。(3)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指数关系(P<0.01),而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有显著的二次模型拟合关系,但均受到氮沉降量处理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在亚热带山区2类森林下的典型案例结果支持氮沉降抑制土壤呼吸的认识。
曾清苹何丙辉毛巧芝秦华军李源黄祺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呼吸土壤温度马尾松林
喀斯特区3种草篱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0年
为探索喀斯特区地埂草篱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的差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在重庆酉阳喀斯特顺层坡分上、中、下坡位分别布设二月兰、光叶苕子和沿阶草3种草篱,测定复合体抗剪强度、根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复合体内根系的形态指标和化学成分指标,计算复合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结果表明:1)在抗剪强度方面,上/中坡复合体抗剪强度表现为沿阶草显著大于二月兰、光叶苕子(P<0.05),下坡三者之间则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坡位之间,仅沿阶草复合体抗剪强度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中坡>上坡>下坡(P<0.05);2)各坡位复合体黏聚力和中坡内摩擦角均为沿阶草、光叶苕子显著大于二月兰(P<0.05);沿阶草复合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光叶苕子复合体黏聚力均表现为中坡显著大于上、下坡(P<0.05),二月兰则各坡位间无显著差异;3)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叶苕子和沿阶草复合体黏聚力与其根区土壤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3,二月兰则无显著相关关系;这3种草篱复合体黏聚力与根系形态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达0.99。综上所述,沿阶草抗剪性能最好,最优坡位为中坡。二月兰、光叶苕子和沿阶草草篱主要通过影响复合体黏聚力来影响其抗剪性能。
强娇娇颜哲豪谌芸何丙辉唐菡刘枭宏
关键词:沿阶草根系黏聚力有机质
网格式生物埂对坡面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的时间效应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网格式生物埂护坡的时间效应,以无生物埂护坡的裸坡为对照,运用分形学原理,对实施年限为1~4年的黄花生物埂坡面土壤机械组成及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特征进行研究,并将两者的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各实施年限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介于2.634~2.786之间,且表现为T4>T3>T2>T1>CK,与<0.05mm粒级颗粒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2)各实施年限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介于2.486~2.602之间,且表现为CK>T1>T2>T3>T4,与<0.01mm粒级颗粒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3)坡位对土壤机械组成及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明显,1~4年的黄花生物埂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值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值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而作为对照的裸坡分别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规律;(4)土壤机械组成、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均极显著相关。
姚云何丙辉李建兴李翠莲黄欢秦川
关键词:丘陵山区土壤机械组成微团聚体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