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翠

作品数:74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9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花叶
  • 18篇花叶病
  • 18篇花叶病毒
  • 16篇进境
  • 16篇斑病
  • 15篇环斑病毒
  • 13篇RT-PCR
  • 12篇番茄
  • 11篇检疫
  • 10篇PCR
  • 8篇灵敏度
  • 8篇免疫
  • 8篇敏度
  • 7篇实时荧光
  • 7篇芥菜
  • 7篇番茄斑萎病毒
  • 7篇大豆
  • 6篇烟草环斑病毒
  • 6篇南芥菜花叶病...
  • 5篇番茄环斑病毒

机构

  • 73篇上海出入境检...
  • 19篇上海海洋大学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中国检验检疫...
  • 2篇合肥师范学院
  • 2篇北京出入境检...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上海辰山植物...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江苏出入境检...
  • 1篇淮安出入境检...
  • 1篇江西省棉花研...

作者

  • 74篇于翠
  • 59篇杨翠云
  • 15篇陈舜胜
  • 14篇宋绍祎
  • 13篇于子翔
  • 10篇易建平
  • 9篇印丽萍
  • 7篇张舒亚
  • 7篇郑建中
  • 6篇戚龙君
  • 6篇胡亚萍
  • 6篇代欢欢
  • 6篇胡培龙
  • 6篇焦彬彬
  • 5篇张丽莉
  • 5篇马青
  • 5篇乔艳艳
  • 5篇张露茜
  • 4篇周国梁
  • 4篇孙娟

传媒

  • 16篇植物检疫
  • 12篇上海农业学报
  • 8篇植物病理学报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检验检疫学刊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境棉籽中棉花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和监控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对从澳大利亚进境的多批棉籽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培养后得到3株疑似棉花枯萎病菌的菌株FOV-093、FOV-130和FOV-245。形态学观察表明:菌株FOV-093、FOV-130和FOV-245均产生典型的棉花枯萎病菌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前者呈镰状或椭圆形弯曲,后者呈假头状着生,多数为单孢,卵圆形;用通用引物ITS4/ITS5和特异引物FOV-F/R扩增,分别获得518 bp和354 bp的DNA片段,测序后通过BLAST比对表明,其与GenBank中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序列同源性为100%,;致病性测定表明:3个菌株均可侵染棉花并致其萎蔫死亡。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FOV-093、FOV-130和FOV-245鉴定为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加强进境棉籽的检疫和病害监控,是防止该真菌扩散和传播的有效方法。
孙娟陈舜胜乔艳艳于子翔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菌
鸢尾黄斑病毒几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带有鸢尾黄斑病毒的烟草叶片为材料,研究建立了IYSV的普通RT-PCR、免疫捕获RT-PCR和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RT-PCR方法,并比较了几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DAS-ELISA检测灵敏度较低,为1 mg带毒叶片。而各种PCR方法的灵敏度均高于DAS-ELISA 100倍以上,其中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RT-PCR检测灵敏度最高,可从0.4μg的带毒叶片中检出IYSV,而RT-PCR的灵敏度为40μg带毒叶片,IC-RT-PCR的检测灵敏度是RT-PCR的4倍。鉴于DAS-ELISA灵敏度较低,建议在用ELISA初筛时,如样品OD405值与阴性对照OD405值之比在2.0左右时需要再用分子方法加以确证,以防漏检。
代欢欢杨翠云周琦于翠
关键词:PCR灵敏度
上海郊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鉴定和防治对策被引量:7
2013年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蔬菜基地温室内发现大量黄瓜植株发病,叶片出现花叶、斑驳、皱缩和变形等症状,发病率达50%以上。经DAS-ELISA、RT-PCR和摩擦接种试验鉴定,发现引起黄瓜发病的病原生物是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胡亚萍董萍赵驾浩张艇于子翔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进境美国柚子中冬生疫霉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
2017年
从美国加州进境柚子表现褐腐症状的组织中分离到1个疫霉菌株9099,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PCR检测、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V8培养基上菌落平贴,呈花瓣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边缘不规则,白色。孢子囊卵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8.4~46.8)μm×(16.3~23.8)μm(平均37.5μm×19.4μm),长宽比为1.7~2.2∶1(平均1.9∶1)。菌株为同宗配合,卵孢子黄橙色,球形,满器,大小26.3~39.3μm(平均32.7μm),壁厚1~3μm。利用冬生疫霉(Phytophthora hibernalis)特异引物对PHIB1/PHIB2和751F/752R扩增9099的基因组DNA分别得到407 bp和616 bp的预期目标条带。菌株9099的ITS序列与Gen Bank中P.hibernalis的序列相似性为99.89%~100%。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9099与P.hibernalis聚在同一个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创伤接种柚子果实,接种处组织出现典型褐腐症状。根据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分析等,将菌株9099鉴定为P.hibernalis。
焦彬彬刘劼宋绍祎陈仲兵于翠易建平
关键词:柚子
南芥菜花叶病毒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以感染ArMV的百合种球制备粗提液,分别用聚乙二醇(PEG-6000)和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进行富集处理,以富集处理后的样品进行ELISA、RT-PCR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表明:富集处理能显著提高这些方法从百合种球样品中检测ArMV的灵敏度。PEG-RT-PCR可检测稀释至10^(-5)的样品,IMB-RT-PCR可检测稀释至10^(-3)的样品。实时荧光RT-PCR检测也表明,PEG对百合种球中ArMV的富集效果优于IMB处理。对19批进境百合种球进行ArMV的RT-PCR检测,发现PEG或IMB富集处理提高了阳性样品的检出率。
吴东妮陈舜胜杨翠云于翠
关键词:南芥菜花叶病毒聚乙二醇免疫磁珠敏感度
进境旅客携带物中大豆黄化普通花叶病毒的检测被引量:2
2012年
大豆黄化普通花叶病毒(Soybean yellow common mosaic virus,SYCMV)是新近报道的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属Sobomovirus的一个种[1]。SYCMV自然寄主范围较窄,主要侵染大豆和中国野生大豆,引起叶片黄化和花叶等症状,可通过种子以及叶甲等昆虫介体传播,也可摩擦接种[1]。
吴东妮陈舜胜于子翔杨翠云朱雅君于翠
关键词:普通花叶病毒野生大豆叶片黄化旅客携带物南方菜豆花叶病毒MOSAIC
液相芯片技术在植物病毒检疫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2
2010年
液相芯片是一个在悬浮液态体系中进行的生物分子间反应,并以100种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作为探针载体的一类新型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宽的线性范围及操作简便等众多优势,可用作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的高通量检测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液相芯片的检测原理、优势,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及在植物检疫中的展望作一简要介绍。
代欢欢陈舜胜杨翠云戚龙君于翠
关键词:液相芯片
免疫磁珠结合RT-PCR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被引量:7
2010年
以感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黄瓜种子为材料,建立了免疫磁珠结合RT-PCR直接检测种子携带病毒的高灵敏度方法。结果表明:当磁珠的包被单克隆抗体浓度为1.5×10^(-5)mg/mL时,可检测到的最低抗原浓度为7.813×10^(-3)mg/mL,相当于8 ng种子中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免疫捕获RT-PCR(IC-RT-PCR)的灵敏度高出8倍。
阚春月衣杰荣王守法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RT-PCR免疫磁珠分离黄瓜种子
建兰花叶病毒检测标准方法的建立
杨翠云于翠顾劲翊黄晓璪王寿南郑建中袁文辉
2004年10月,上海市科委下达技术标准专项“建兰花叶病毒检测标准方法的建立”,课题编号为04DZ05064。  2005年,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认科[2005]48号文件“关于下达2005年出入境检验...
关键词:
关键词:建兰花叶病毒
进境苹果果实中苹果牛眼果腐病菌的检疫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对来自美国的苹果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结果在果实中分离到1株疑似苹果牛眼果腐病菌的菌株Nk-2968。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k-2968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及β-tubulin引物(Bt-T2m-Up/Bt-LVL-Lo)分别扩增和测序,菌株Nk-2968与Gen Bank中登录号AF281462.1、HG793110.1和HG793112.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接种苹果8 d后开始发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Nk-2968鉴定为苹果牛眼果腐病菌(Neofabraea kienholzii)。这是我国口岸首次在进境的苹果果实上截获该危险性有害生物。
张露茜胡培龙李薇于子翔焦彬彬易建平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分子检测致病性测定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