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宏伟

作品数:37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8篇动脉瘤
  • 8篇肿瘤
  • 8篇细胞
  • 8篇颅内
  • 6篇星形
  • 6篇外科
  • 5篇星形细胞
  • 5篇细胞瘤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瘤
  • 4篇星形细胞瘤
  • 4篇血管
  • 4篇造影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显微外科
  • 4篇疗效
  • 4篇颅内动脉
  • 4篇颅内动脉瘤
  • 3篇动脉

机构

  • 37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一人...
  • 2篇札幌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化集团...
  • 1篇辽宁省血栓病...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37篇于宏伟
  • 19篇王成林
  • 14篇关俊宏
  • 12篇刘云会
  • 11篇袁玉会
  • 8篇潘蔚然
  • 7篇刁宏宇
  • 7篇喻博
  • 6篇赵红宇
  • 5篇陈铎
  • 4篇冯天达
  • 3篇李少一
  • 3篇杨涌杰
  • 2篇景方坤
  • 2篇刘岿然
  • 2篇魏翔泰
  • 2篇董欣明
  • 2篇唐少珊
  • 2篇左光银
  • 2篇高芸

传媒

  • 9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敏剂ATX-S10.Na(Ⅱ)在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不同组织中分布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ATX-S10.Na(Ⅱ)在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和代谢。方法在已经建立的SD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中,经尾静脉注射ATX-S10.Na(Ⅱ)(20mg/kg)。分别于1h、2h、4h、8h、12h和24h后处死并取出大鼠的血液、皮肤、肿瘤组织、瘤周组织以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连续测定ATX-S10.Na(Ⅱ)在大鼠C6胶质瘤模型各种组织中的分布和代谢。结果ATX-S10.Na(Ⅱ)的药物浓度于静脉注射2h后在肿瘤组织中达到峰值,以后8h维持在一个持续较高的水平,显著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及瘤周组织。而正常皮肤和脑组织中也吸收少量的药物,但是它们峰值很低,并且几乎均在4h内完全代谢消失。结论新型光敏剂ATX-S10.Na(Ⅱ)具有优良的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度,并且能快速从体内清除。
刁宏宇李少一王浩高芸喻博于宏伟刘云会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胶质瘤光敏剂
环氧合酶-2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COX-2的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各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及非肿瘤组织中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OX-2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强度(IODA值)分别为:非肿瘤组织(2.19±0.88),肿瘤组织(6.38±3.68);COX-2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非肿瘤组织(33.3%),肿瘤组织(83.3%);COX-2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为:非肿瘤组织(43.49±19.73),肿瘤组织(119.67±46.56);COX-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COX-2的过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引起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相关基因之一;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与弥漫性浸润性星形细胞肿瘤的遗传基础不同,是一种在生物学和形态学上所发生的基因改变不同于其它胶质瘤的星形细胞肿瘤;COX-2除参与肿瘤形成、炎症的发生等病理过程外,在人体器官发育及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过程中也起到比预期更为复杂的作用。
冯天达刘岿然周欣王成林于宏伟
关键词:星形细胞肿瘤环氧合酶-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及不同转输方式的比较(英文)
2005年
背景:利用肿瘤过继免疫和基因转移技术将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的载体导入运载细胞回输到体内,使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肿瘤局部高浓度表达,既可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又能减少对其他组织的毒副作用。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及不同转输方式对荷瘤裸鼠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0-01/2001-12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和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完成。TJ8510细胞(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细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提供;实验动物:先天性无胸腺BALB/C裸鼠36只。方法:在肿瘤坏死因子α反转录病毒转移系统的建立及运载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制备的基础上,利用构建的单克隆病毒细胞株PLC-2和PLJC-5将标记基因NeoR和目的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导入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然后对其进行细胞增殖、肿瘤坏死因子表达、体外抗瘤活性的检测。将36只裸鼠接种肿瘤后随机分为6组,局部转输对照组、局部转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局部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静脉转输对照组、静脉转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静脉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对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基因转导前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②体外抗瘤活性的测定。③动物实验结果。结果: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Neo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3组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Neo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肿瘤坏死因子�
关俊宏于宏伟潘尉然杨涌杰王成林任长山陈红隋承光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杀伤肿瘤细胞随机对照实验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病例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24~69岁,平均36.5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视力、视野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经单侧额下入路13例,经翼点入路17例,经额纵裂入路8例。结果本组手术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6例。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30例,无明显变化6例,视力加重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17例患者获得随访3个月-5年,14例生活自理,3例需照顾,其中随访期内复发1例,第1次手术2年后再次手术。结论根据肿瘤不同生长方式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及手术策略,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经验,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术后视力恢复程度与手术技术、术前视力受累时间及程度密切相关。
陈铎关俊宏潘蔚然于宏伟王成林刘云会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显微外科手术
白细胞介素-6在人脑胶质细胞瘤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袁玉会于宏伟刘云会
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对研究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OVID、PubMed,运用Meta.disc1.4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计算,计算合并敏感度(SE)、特异度(SP)、诊断比值比(DOR)等相关数值,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之间存在较高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得到合并SE、SP、DOR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86.9%(95%可信区间:83.0%-89.9%)、91.4%(95%可信区间:89.2%-93.3%)、69.288(95%可信区间:38.79-123.77)、AUC为0.9550,Q指数为0.8973。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石晓辰唐少珊于宏伟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META分析
乳腺乳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1994年
乳腺乳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110003)于宏伟,余云乳腺乳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Pap-illomaofBreast以下略为IPB)目前仍是乳腺外科中难以正确诊断和处理的疾患之一,有时与早期乳头状瘤即使...
于宏伟余云
关键词:乳腺乳头状瘤乳管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胶质瘤干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分别在体内及体外条件下,观察恶性胶质瘤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侵袭能力,检测恶性胶质瘤不同细胞亚群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9(MMP-9)的表达,探讨其与CSCs侵袭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培养基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恶性胶质瘤细胞,应用自我更新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体内成瘤分析等技术鉴定CSCs细胞亚群。分别在体内、体外条件下,应用细胞侵袭分析技术观察不同肿瘤细胞亚群的侵袭能力,应用实时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亚群中MMP-2、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的恶性胶质瘤细胞被分离鉴定为CSCs和非肿瘤干细胞(non-CSCs)。胶质瘤CSCs的促侵袭能力明显强于non-CSCs;MMP-2的表达水平在两个细胞亚群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1),且均明显高于MMP-9表达;在胶质瘤CSCs接种的动物脑组织中,MMP-2与MMP-9的表达均呈时间依赖性增高,MMP-9则仅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其表达增长率高于MMP-2,且主要定位于肿瘤的边缘。结论:在不同的条件下,胶质瘤CSCs可能是通过MMP-2或MMP-9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肿瘤的侵袭性生长。特异性抑制胶质瘤CDCs明胶酶分泌,尤其是MMP-9,将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未来针对于CSCs与其它MMPs家族成员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述胶质瘤的侵袭机制,同时也将为抗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赵红宇金辉于宏伟刘云会
关键词: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超声造影在单发转移性肝癌与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单发转移性肝癌(MHC)与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超声造影动脉相均呈"环状"增强的12例单发MHC和16例单发SNNL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灶大小、二维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等进行对比。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MHC组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SNNL组[(60.2±11.3)岁vs(41.0±9.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0,P<0.001)。MHC组病灶平均直径为(2.86±1.22)cm,SNNL组为(2.97±0.96)c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9,P=0.790)。MHC组病灶内部回声复杂、不均,边界以模糊为主;SNNL组病灶多以右叶多见,低回声为主,大部分边界清晰。两组病例彩色多普勒病灶内均未检出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动脉相,两组病灶周边均可见环状增强,MHC组平均厚度为(5.00±1.69)mm,SNNL组为(2.37±0.8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4,P<0.001);MHC组延迟相较动脉相病灶内无增强范围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8,P=0.001)。SNNL组延迟相与动脉相病灶内无增强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9,P=0.660)。结论超声造影动脉相"增强环"的厚度及延迟相无增强范围增大与否,有助于鉴别单发性MHC与SNNL。
李晶唐少珊于宏伟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转移
脑动脉瘤手术中穿通支的损伤及其并发症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研究脑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及穿通支损伤对脑动脉瘤预后的影响,探讨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以施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5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术中载瘤动脉及其穿通支损伤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发现脑动脉瘤57个。有载瘤动脉及穿通支损伤9例,其中术中破裂4例。大脑前动脉穿通支损伤4例,引起失语、偏瘫,出现严重的脑水肿、脑疝;大脑中动脉穿通支损伤3例,引起肢体活动不灵;前脉络膜动脉损伤2例,引起下肢为重的偏瘫、失语和意识障碍。结论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易引起载瘤动脉及其穿通支的损伤,应在显微镜下充分解剖蛛网膜下腔,避免在解剖关系不清的状态下盲目操作。
于宏伟关俊宏喻博谷春雨潘蔚然王成林
关键词:脑动脉瘤并发症载瘤动脉显微外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