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会

作品数:292 被引量:1,06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7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8篇细胞
  • 95篇胶质
  • 84篇胶质瘤
  • 66篇肿瘤
  • 39篇基因
  • 38篇外科
  • 33篇血管
  • 33篇手术
  • 32篇脑胶质瘤
  • 30篇干细胞
  • 29篇动脉瘤
  • 28篇血肿
  • 28篇颅内
  • 27篇血肿瘤
  • 27篇内皮
  • 26篇血肿瘤屏障
  • 24篇通透性
  • 21篇血脑
  • 21篇血脑屏障
  • 21篇脑屏障

机构

  • 262篇中国医科大学
  • 7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沈阳市第一人...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辽宁省血栓病...
  • 2篇沈阳医学院奉...
  • 2篇松原市中心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89篇刘云会
  • 98篇薛一雪
  • 43篇李振
  • 34篇喻博
  • 33篇刘啸白
  • 33篇刘丽波
  • 30篇王萍
  • 27篇程鹏
  • 25篇冯天达
  • 25篇郑健
  • 24篇李少一
  • 22篇李新星
  • 20篇商秀丽
  • 19篇王义宝
  • 18篇刁宏宇
  • 17篇关俊宏
  • 17篇蔡恒
  • 16篇胡宜
  • 16篇陈亮宇
  • 16篇洪杨

传媒

  • 54篇解剖科学进展
  • 3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4篇中华神经外科...
  • 18篇现代肿瘤医学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中国药理学通...
  • 7篇中国医师杂志
  • 7篇中国微侵袭神...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华肿瘤防治...
  • 5篇中国医师进修...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解剖学研究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12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14篇2016
  • 19篇2015
  • 19篇2014
  • 25篇2013
  • 20篇2012
  • 12篇2011
  • 16篇2010
  • 20篇2009
  • 24篇2008
  • 18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2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MTF1基因的靶向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TF1基因的抑制剂及其用途。一种MTF1基因的靶向抑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靶向抑制剂的基因序列为:5’‑GGATACAAATCACTCACTTTG‑3’(SEQ ID No.1)。该抑制...
刘云会薛一雪蔡恒郑健刘啸白阮雪雷李振马珺王振华奚卓刘丽波陈佳佳王萍巩威
文献传递
移植小胶质细胞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吞噬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移植小胶质细胞是否可聚集在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周围并吞噬Aβ颗粒。方法在大鼠左右侧海马内分别注射Aβ42与生理盐水,3d后经颈内动脉将体外培养的持续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小胶质细胞注入大鼠体内,小胶质细胞注射后3d分别计数双侧海马内荧光细胞并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移植小胶质细胞是否吞噬Aβ颗粒。结果移植小胶质细胞聚集在Aβ沉积物周围,荧光显微镜下计数Aβ注射侧的EGFP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注射侧的细胞数(P<0.05)。部分移植小胶质细胞吞噬Aβ沉积物,细胞内出现Aβ信号。结论移植小胶质细胞聚集在大鼠海马区Aβ沉积物周围,并摄取部分Aβ。
宋阳薛一雪朱丽娜刘云会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
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注意点被引量:35
2007年
目的探讨三维CT脑血管造影(3D-CTA)在诊断脑动脉瘤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总结3D-CTA检查的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其中14例初次3D-CTA显示动脉瘤不清或发现颅内非动脉瘤样血管异常者,对其进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初次3D-CTA检查正确诊断脑动脉瘤92例,其中16例为多发脑动脉瘤,共检出115个。余14例因诊断不明确进而实施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确诊动脉瘤合并烟雾病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致动脉瘤显示不清2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此5例与3D-CTA所见一致);在3D-CTA扫查范围外发现脑动脉瘤2例。对上述阳性诊断的99例进行手术,并得到证实。另7例在3D-CTA和DSA检查未发现引起SAH的原因病灶,给予保守治疗。结论在脑动脉瘤诊断中,3D-CTA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在判断动脉瘤与颅骨位置关系、操作的便捷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明显优于DSA。在应用3D-CTA对脑动脉瘤进行诊断时,有必要根据患者和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方能减少漏诊、误诊。
于宏伟袁玉会喻博关俊宏赵红宇李晓东刘云会王成林
关键词:脑动脉瘤
TBL结合双语教学在神经外科解剖知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Team-based learning)是2002年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sen在PBL的基础之上研发出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基于团队进行学习,提倡课前预习,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提倡自学和团队讨论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近年来,在国内教学中的应用发展迅猛^([1,2])。本硕连读的7年制临床课程中,要求双语教学。神经外科的神经解剖部分是神经外科疾病学习的基础和难点,结合其特点,本研究拟探讨神经外科相关知识的讲授过程当中,应用TBL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授课模式(1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相比较,讨论TBL教学的意义。
陈亮宇李姝毅喻博洪杨郑健李新星于奇刘云会
关键词:神经外科双语教学TBL本硕连读神经解剖
应用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和单纯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10例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结果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10例,8例完全栓塞,2例大部分(>95%)栓塞。应用覆膜支架治疗2例动脉瘤完全闭塞。影像随访10例3~12月,动脉瘤完全消失。临床随访12例,死亡1例。结论在栓塞宽颈颅内动脉瘤时选择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或单纯应用覆膜支架可取得满意疗效。
喻博刘云会王成林刁宏宇李少一于宏伟桑猛陈红侠刘丽
关键词:弹簧圈宽颈动脉瘤
小剂量缓激肽对C6胶质瘤细胞内钙库释放触发机制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肿瘤屏障的内在机制。方法: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后,运用免疫荧光实时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及C6胶质瘤细胞在缓激肽作用前后的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结果:1×10-6mol/L BK作用于大鼠C6胶质瘤细胞后出现1个宽广的细胞内钙离子升高期,较长的(>30 s)钙离子波峰的升高期,高峰后存在明显的平台持续期,二次高峰多见,50%的钙离子升高持续时间较长(>50 s);进一步的研究显示,C6胶质瘤细胞上存在功能性的尼诺丁敏感受体,小剂量缓激肽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升高,特别是首次刺激可以选择性引起尼诺丁受体介导的细胞内钙库释放。结论:首次小剂量缓激肽可以选择性触发C6胶质瘤细胞内的细胞内钙库释放,这可能是小剂量缓激肽可以选择性开放血肿瘤屏障的原因所在。
王义宝刘云会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缓激肽血脑屏障
脑肿瘤干细胞起源的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一、脑肿瘤干细胞 1.脑肿瘤干细胞的发现:1997年,Bonnet和Dick率先在人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发现了肿瘤干细胞,后来用干细胞培养液对恶性胶质瘤组织进行培养,得到了一群悬浮生长,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表达干细胞标记物的细胞,称之为脑肿瘤干细胞,在传过上千代的胶质瘤细胞株中也得到了这种细胞。
蒲珂马丽李少一刘云会
关键词:脑肿瘤干细胞细胞起源干细胞标记物胶质瘤细胞株胶质瘤组织DICK
神经胶质瘤中缓激肽B_(2)受体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瘤中缓激肽B2受体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的相关关系,为缓激肽及其类似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标本,用H&E染色进行神经胶质瘤的病理诊断及分级,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病理分级的神经胶质瘤中缓激肽B2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26例神经胶质瘤中Ⅰ级为9例,Ⅱ级为9例,Ⅲ级为8例,Ⅳ级为0例.胶质瘤边缘水肿带不表达缓激肽B2受体,B2受体位于胶质瘤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三组不同病理分级的神经胶质瘤中,B2受体表达水平为Ⅰ级与Ⅱ级(39480.88±5119.96对51354.25±6168.77,n=8,t=2.447,P<0.05),Ⅰ级与Ⅲ级(39480.88±5119.96对73032.13±8802.71,n=8,t=7.710,P<0.001),Ⅱ级与Ⅲ级(51354.25±6168.77对73032.13±8802.71,n=8,t=5.704,P<0.001);神经胶质瘤中缓激肽B2受体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分级Ⅰ级~Ⅲ级呈显著正相关(r=0.895,P<0.001),呈Ⅰ级<Ⅱ级<Ⅲ级状况.免疫组化法显示在三组不同病理分级的神经胶质瘤中,B2受体阳性区域面积占切片面积的百分比值为Ⅰ级与Ⅱ级(3.54%±1.51%对8.47%±3.45%,n=8,t=3.698,P<0.01),Ⅰ级与Ⅲ级(3.54%±1.51%对15.94%±1.68%,n=8,t=15.562,P<0.001),Ⅱ级与Ⅲ级(8.47%±3.45%对15.94%±1.68%,n=8,t=5.505,P<0.001);神经胶质瘤中缓激肽B2受体阳性区域面积占切片面积的百分比值与其病理分级Ⅰ级~Ⅲ级呈显著正相关(r=0.878,P<0.001),呈Ⅰ级<Ⅱ级<Ⅲ级状况.结论神经胶质瘤B2受体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分级Ⅰ级~Ⅲ级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利用缓激肽及其类似物开放血肿瘤屏障的疗效差异可能与B2受体表达水平有关.
赵逸松薛一雪刘云会付伟姜乃佳安平王萍杨智航王玉勤
关键词:缓激肽B2受体神经胶质瘤病理级别BLOT法水肿带血肿瘤
Fas/FasL与肿瘤免疫逃逸被引量:1
2003年
马永会刘云会王文军汪鸿亮
关键词:FASFASL肿瘤免疫逃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脑胶质瘤定向迁移及其DAPI标记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SMCs)向C6胶质瘤定向迁移的能力以及DAPI用于BMSCs向胶质瘤体内迁移示踪的价值。方法: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BMSCs。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体外迁移模型检测BMSCs向C6胶质瘤细胞定向迁移的能力。立体定向法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利用DAPI体外标记培养、纯化的BMSCs,经荷瘤侧颈内动脉灌注,观察BMSCs向C6胶质瘤组织的定向迁移能力,并评价这一过程中DAPI用于BMSCs标记的价值。结果:通过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传代,获得了纯化的BMSCs。体外迁移实验证实,BMSCs具有向C6胶质瘤细胞定向迁移的能力,迁移细胞数量为400倍视野下(32.1±10.5)/HP。DAPI标记后BMSCs细胞核呈蓝色荧光,阳性率达100%。经荷瘤大鼠颈内动脉灌注后BMSCs可以存活,并表现出向脑胶质瘤趋化迁移的特性,分布区域主要位于肿瘤内部血管周边。结论:DAPI可以用于BMSCs的体内示踪,BMSCs具有通过血肿瘤屏障向C6胶质瘤定向迁移的能力,经颈内动脉灌注是其有效的移植途径。
程鹏胡宜刘云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神经胶质瘤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